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4篇
  2篇
综合类   24篇
农作物   22篇
园艺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胡梅桦  雷东阳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3):16093+16098
[目的]研究和探讨两系超级杂交早稻(Oryza sativa L.)陆两优996亲本陆18S和R996的生育期感温特性,尤其对双亲播种至始穗历期与积温的关系进行研究,有利于合理安排其父母本播差期和早期花期预测与调控。[方法]陆18S分5期(3月26日、4月14日、5月21日、6月7日、6月21日)播种,R996也分5期(3月26日、4月20日、5月27日、6月12日、6月29日)播种,分别记载父母本早季低温和晚季高温两播期播种至抽穗期的日期,观察生育动态,并对亲本生育期各阶段有效积温的稳定性以及有效积温与播始历期进行相关和回归分析。[结果]R996感温级别为Ⅵ级,属于中等感温类型;陆18S感温级别为Ⅶ级,属于强感温类型,双亲的感温特性略有差异。[结论]该研究可为解决陆18S与R996组合制种父母本花期不遇问题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42.
极端温度、干旱和高盐等逆境胁迫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会导致作物大幅度减产。分子遗传和基因组学研究表明,大量基因受到逆境胁迫的诱导,包含转录因子在内的许多信号因子参与了逆境响应。基因芯片能够进行整个基因组范围的基因表达分析,利用基因表达谱分析,结合代谢组学和蛋白组学研究,已在阐明植物抗逆机制和发掘植物逆境胁迫响应相关基因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综述利用基因芯片对植物在极端温度、干旱和高盐等非生物逆境胁迫下基因表达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3.
44.
水稻耐热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70,自引:5,他引:70  
随着工业化的加快和温室效应的加剧,短期异常高温发生频繁,高温已成为作物生长的主要灾害因子之一.综述了高温对水稻生长发育、产量、品质、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和水稻耐热性遗传与育种及克服高温危害措施的研究进展,对进一步开展水稻耐热性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5.
水稻光温敏不育系C815S异交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对水稻光温敏不育系C815S不同原始株系与培矮64S的异交特性研究结果表明,C815S不同原始株系盛花期在抽穗后第2~6天,日开花高峰为09:30-12:00,与南京11花时吻合较好;颖花张开时间长达2.5 h,柱头生命力强且持续时间长(6 d),柱头外露率高,包颈粒率低;C815S与父本9311,9113,R527,Z02杂交制种,均有较高的异交结实潜力,其异交结实率明显高于培矮64S.  相似文献   
46.
杂交水稻抽穗扬花期高温对结实率及相关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7个杂交水稻组合及其恢复系为材料,以汕优63作对照,通过分期播种试验和人工气候室高温处理,研究了杂交水稻抽穗扬花期高温对结实率及相关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抽穗扬花期高于32℃的日均温能引起结实率明显下降,供试组合在高温下结实率的稳定性依次为:汕优63、Ⅱ优838、陆两优106>丝优63、金优725、汕优桂99>Ⅰ优198、两优培九;杂交水稻耐高温能力与其父本呈显著线性正相关;在37℃高温处理下,杂交水稻叶片中丙二醛(MDA)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增加,类胡萝卜素(Car)含量显著降低,耐热性较强的组合在高温胁迫下累积可溶性糖的能力较强,而MDA和Car含量的变幅相对较小,这3种指标可以作为水稻耐热性鉴定的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47.
SSR标记是在PCR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分子标记,已开始应用于基因组研究的各个领域。概述了SSR类型、特点、原理,总结了其在水稻遗传育种方面的应用,并讨论了其所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8.
为明确新选育的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的农艺性状和异交特性,本试验以目前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两用核不育系C815S为对照,对新育成的两用核不育系阳S和浩S的特征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阳S分蘖力强、株型紧凑、植株较矮、花时集中、不育起点温度低,综合性状优良;浩S每穗总粒数多、颖间距大、开颖历期长、柱头外露率高、柱头活力强,异交特性好,具备高产制种的潜力;但浩S不育起点温度偏高,有必要进一步筛选低不育起点温度的核心单株,确保生产上制种安全。  相似文献   
49.
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和应用中若干问题的思与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指出了当前我国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和应用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即两系法杂交水稻体系中不育系的称谓和分类不规范,生产上利用的水稻两用核不育系育性温光反应特性研究不清楚,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繁殖和两系法杂交稻制种基地选择不当等。针对当前情形,结合多年育种实践,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及措施。建议将水稻两用核不育系分为长光高温不育型、高温不育型、短光低温不育型、低温不育型等四种类型。提出了水稻光温不育机理设想,即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育性转换是主效不育基因与其位置相近的发育感光基因或(和)发育感温基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微效不育基因可影响两用核不育系的不育起点温度。只有深入研究光温敏型不育系育性的光温组合效应,且获得具体的光温指标,才能更好地指导两系法杂交水稻制种和不育系繁殖。提出了水稻两用核不育系育性光温特性的鉴定方法以及两系法杂交稻种子生产应根据不育系育性温光特性和历史气象资料来合理安排基地和时段。  相似文献   
50.
两系法杂交水稻制种不安全问题的解决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制种安全问题已严重制约两系法杂交水稻健康持续发展。水稻两用核不育系不育起点温度偏高、两系杂交稻制种基地和时段选择不当以及不育起点温度漂变是导致两系杂交稻制种不安全的主要原因。本研究表明,选育不育起点温度低和耐受低温时间长的水稻两用核不育系能降低制种风险;根据历史气象资料和两系杂交稻制种“三个安全期”对气象条件的要求,利用计算机技术,研制了两系杂交稻制种基地和时段气象决策支持系统,解决了以往生产上盲目选择两系杂交稻制种基地和时段的问题;研创了株系育性鉴定方法和一季加再生冷水串灌繁种技术,采用该方法生产原种能降低原种生产世代数,防止水稻两用核不育系不育起点温度漂变。通过以上研究可从种性、种源和制种地三方面提高两系法杂交水稻制种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