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28篇
  免费   93篇
  国内免费   150篇
林业   390篇
农学   221篇
基础科学   152篇
  203篇
综合类   1453篇
农作物   199篇
水产渔业   170篇
畜牧兽医   866篇
园艺   205篇
植物保护   11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83篇
  2019年   111篇
  2018年   91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200篇
  2013年   145篇
  2012年   171篇
  2011年   172篇
  2010年   162篇
  2009年   171篇
  2008年   148篇
  2007年   175篇
  2006年   149篇
  2005年   148篇
  2004年   137篇
  2003年   135篇
  2002年   96篇
  2001年   85篇
  2000年   106篇
  1999年   109篇
  1998年   114篇
  1997年   96篇
  1996年   81篇
  1995年   75篇
  1994年   88篇
  1993年   88篇
  1992年   86篇
  1991年   70篇
  1990年   76篇
  1989年   53篇
  1988年   37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31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1篇
  1964年   3篇
  1960年   3篇
  1959年   5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高质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是新农村建设、农村劳动力市民化和农村居民收入倍增的重要前提。劳动力培训作为公共事业,是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体现。在培训工作中上下级政府间由于信息不对称,容易产生下级政府隐藏行动和隐藏信息的道德风险,从而降低培训质量。通过对上下级政府间建立委托代理模型,设计科学合理的监管指标,有利于规避委托代理关系中的道德风险。在使用这些指标中应注意几方面问题:充分考虑不对称信息情况下委托代理关系中对下级政府的奖惩;财政支出应采取竞争性原则;切实把握监管指标间的内在关系;建立就业跟踪系统。  相似文献   
42.
【目的】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膳食结构的改善,越来越多的稻田被转为蔬菜种植,影响了土壤碳氮转化过程及其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因此有必要探究稻田转为蔬菜种植,特别是该土地利用方式转变初始阶段的温室气体(CH4和N2O)排放特征及其关键影响因素。【方法】试验选取了长期种植水稻的双季稻田,将其中一部分转为蔬菜种植,另一部分继续种植水稻,每个处理设置了3个重复,按照当地常规模式进行管理。采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连续3年进行田间原位观测,比较分析稻田和由稻田转变的菜地CH4和N2O排放特征及其年际变化差异,明确稻田转为菜地初始阶段CH4和N2O排放的关键影响因素。【结果】稻田是重要的CH4排放源,其第一年的排放强度(183.91 kg CH4-C·hm-2?a-1)明显低于后续两年(241.56—371.50 kg CH4-C·hm-2?a-1),这主要归功于后两年降雨量的增加引起了土壤水分含量的升高。稻田转为菜地显著减少了CH4排放,减少量相当于稻田CH4年累积排放量的83%—100%。菜地第一年的CH4累积排放量(31.22 kg CH4-C·hm-2)显著高于第二年(0.45 kg CH4-C·hm-2)和第三年(0.89 kg CH4-C·hm-2),表明稻田转菜地对CH4排放的影响具有时间滞后效应。稻田是弱的N2O排放源(1.35—3.49 kg N2O-N·hm-2?a-1),其转为菜地显著增强了N2O排放。菜地第一年的N2O累积排放量(95.12 kg N2O-N·hm-2)显著高于第二年(38.28 kg N2O-N?hm-2)和第三年(40.07 kg N2O-N·hm-2)。菜地土壤异养呼吸对N2O排放的影响在第一年明显高于第二、三年,表明稻田转为蔬菜种植的第一年,有机质矿化对N2O排放有重要贡献。在100年尺度CO2当量下,稻田转为蔬菜种植第一和第二年的综合增温潜势(GWP)相对于稻田分别显著增加了390%和98%,主要是由于增加的N2O增温潜势超过了减少的CH4增温潜势。但是,稻田转为菜地的第三年,菜地的GWP((16.72±3.25) Mg CO2-eq·hm-2)与稻田((14.84±1.39) Mg CO2-eq·hm-2)相比无显著差异,主要是由于减少的CH4 增温潜势完全抵消了增加的N2O增温潜势。这些研究结果表明稻田转菜地对GWP的影响主要集中在该土地利用方式转变的第一年。【结论】稻田转为菜地显著减少了CH4排放,增加了N2O排放,增强了菜地第一和第二年的综合增温潜势。有机质矿化过程对新转菜地第一年较高的N2O排放有重要贡献。这些研究结果表明了评价土地利用方式转变初始阶段温室气体排放特征的重要性,便于及时采取有效管理措施缓解温室气体排放,实现环境友好型农业可持续生产。  相似文献   
43.
随着陕北地区养殖由传统放牧型向设施规模化的转变,陕北绒山羊公羊尿结石是严重制约陕北地区养羊业发展的疾病之一,根据近年的临床诊断经验,就羊尿结石的发病机理、临床症状、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44.
本文报道河北省亚麻科一种新记录植物——垂果亚麻(Linum nutans Maxim).  相似文献   
45.
侧金盏属植物在我国分布较广,资源量较大,具强心苷等多种活性成分,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心脏病。目前对其他活性成分的药理和临床应用研究较不充分,在广泛文献检索基础上,对侧金盏属的种类、成分、药理、临床应用和禁忌等进行了综述,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46.
47.
简述了组织结构特性、采后生理特性、酶、营养成分等因素对木薯块根耐贮性的影响,总结了木薯块根贮藏保鲜技术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包括采前处理、隔氧保鲜、低温贮藏、热处理、药剂处理、短波紫外保鲜等方面的研究情况,同时指出了木薯块根贮藏保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48.
为了探讨施肥对泡核桃结实及品质的影响,试验选取刚挂果的泡核桃进行连续3a施肥处理。设置5个施肥处理:(1)不施肥;(2)4.0?kg复合肥(15-15-15)/株;(3)3.0?kg复混肥(8-10-12)/株+50g硼砂/株+50g硫酸锌/株;(4)4.0?kg复混肥(8-10-12)/株+50g硼砂/株+50g硫酸锌/株;(5)5.0kg复混肥(8-10-12)/株+50g硼砂/株+50g硫酸锌/株。结果表明,施肥能显著提高核桃单树果数、总果实重、总果仁重、核桃仁总氨基酸和核桃仁蛋白分别达对照组的318.18 %-572.72 %、384.83 %-752.32 %、406.96 %-775.42 %、16.64 %-23.47 %和17.36 %-22.22 % ,但不同处理间的核桃仁脂肪含量差异不显著。施肥可以显著提高核桃不同部位叶片中的氮、磷、钾、锌和硼含量。相关性分析表明,核桃果实数和果实重与核桃上部叶片磷、钾含量、核桃下部叶片硼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核桃果仁重与核桃叶片磷、钾含量和核桃下部叶片硼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核桃仁总氨基酸含量与核桃下部叶片氮、磷含量、核桃下部叶片的钾和硼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核桃仁蛋白含量与核桃叶片磷、核桃上部叶片的锌和核桃下部叶片的硼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核桃仁脂肪含量与核桃叶片养分含量相关性不显著。综合核桃产量和品质指标,研究表明施用有机质含量为15%的4.0 kg复混肥(8-10-12)/株+50g硼砂/株+50g硫酸锌/株的效果最佳,该施肥配比可在凤山核桃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9.
甘油三磷酸酰基转移酶(GPAT)基因编码参与植物油脂生物合成的酶。为了提高油菜籽含油量,促进油菜增产增油,改善菜籽油脂肪酸组分,克隆甘蓝型油菜Napin启动子与三酰甘油合成相关基因BnGPAT9,构建pBI121-Napin-BnGPAT9植物过表达载体,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拟南芥,采用气相色谱法分析种子中脂肪酸组分,通过索式抽提法测定种子中油脂含量,研究在种子中过表达BnGPAT9基因对种子油脂合成的影响。Napin启动子在线分析表明,克隆到的启动子具有大量TATA-box、CAAT-box以及ABRE、GCN4等特征元件,完全具备种子特异性表达功能;种子中脂肪酸组分分析显示,拟南芥种子中油酸(C18∶1)含量提高0.70~1.01百分点,亚油酸(C18∶2)和芥酸(C22∶1)含量降低;拟南芥种子含油量测定结果显示,种子中含油量显著增加1.91~2.56百分点。综上,甘蓝型油菜BnGPAT9基因对植物油脂合成具有重要作用,利用Napin启动子在拟南芥种子中过表达BnGPAT9基因可提高种子含油量并改善脂肪酸组成成分,为BnGPAT9基因应用于油菜油脂改良方面打下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50.
以‘克新1号’马铃薯为试验材料,试验设置低、中、高3个施肥量处理,在复合肥和有机肥的基础上,每个处理中固体胶冻样类芽孢杆菌微生物菌剂设置4个不同的梯度处理,在马铃薯块茎膨大期冲施定量的液体胶冻样类芽孢杆菌微生物菌剂,探究增施胶冻样类芽孢杆菌微生物菌剂对马铃薯生长指标、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等的影响,旨在找出适合蒲县当地的科学施肥方法,为其马铃薯的高产优质生产提供理论和生产实践依据。结果表明,适量增施微生物菌剂有利于提高马铃薯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等指标,但高浓度的微生物菌剂却抑制马铃薯的生长,在本试验中以低肥量处理下的T2组效果最佳,其株高、出苗率、维生素C含量、产量及净利润比常规施肥组分别提高了6.83%、5.31%、92.11%、27.0%和16.94%,还原糖含量降低了18.42%,是高产优质马铃薯的科学施肥配方及标准化生产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