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2篇
  2篇
综合类   9篇
畜牧兽医   5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小麦灌浆过程籽粒水分变化的核磁共振检测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花期至成熟期是小麦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麦穗的水分状态随着干物质的积累而呈现出独特的变化特征。为了揭示活体冬小麦灌浆过程的水分变化规律,利用核磁共振技术的无损检测特性,结合核磁共振质子密度加权成像和核磁共振T2弛豫谱分析,对小麦麦穗进行了连续活体检测。核磁共振质子密度加权成像结果表明,灌浆前期籽粒的水分不断增加,至花后15 d籽粒的水分含量达到最大值,此后小麦籽粒的水分逐渐减少。在此过程中,灌浆物质在籽粒中积累的顺序是由外向内、自上而下的。经核磁共振T2弛豫谱分析,麦穗中的水分可分为结合水、半结合水和自由水三种相态。从籽粒形成至完熟期麦穗不同相态的水分都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小的特点,但涨落步调不尽相同,其中结合水含量的增长期最长,至蜡熟期结束时(花后33 d)才达到最大值。籽粒形成后麦穗总水分含量维持在较高水平,即使在籽粒干质量快增期(花后15 d至花后27 d),籽粒中干物质的迅速积累也并未导致水分含量的明显减小,单穗的总水分含量与最大水分含量相比仅仅减少了十分之一。花后30 d之后,随着颖片及穗轴逐渐变黄衰老和籽粒的脱水成熟,麦穗水分含量才急剧减小。小麦灌浆中期麦穗维持较高水分含量,说明水分在同化物积累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除了灌浆中期较高的水分含量,蜡熟期的快速脱水亦有利于营养物质的贮存并减少呼吸消耗,对于小麦产量的形成和稳定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2.
通过对利用控根容器和大田栽培的4个乌克兰甜樱桃品种和对照红灯品种的树体生长量、物候期、果实性状等的比较,结果表明:利用控根容器栽培的甜樱桃树高和冠径较大田栽培的稍小,但树体中庸;物候期,特别是果实的成熟期较大田栽培提前1~2 d,果实品质和风味特征与大田栽培相似。因此,利用控根容器栽培甜樱桃,是实现其矮化密植、早果、丰产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3.
新型益生素产品益宝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英国研制出一种叫作“益宝素(Multi-germ)”的新型益生素产品,该产品主要特点是以发芽大麦为载体,通过乳酸发酵形成以乳酸杆菌为主的有益菌群。 1 大麦发芽的益处 1.1 产生赤霉素 对大麦进行发芽处理期间,当水和氧气进入种子后,大麦内能够产生天然植物激素赤霉素。赤霉素的作用之一,是通过增强对氧气的利用,使植物开始进行呼吸作用,从而打破休眠状态。更为重要的足,赤霉素影响种子糊粉层中部分酶的合成和释放。谷物发芽后营养价值的提高,主要与这些酶活性有关。如蛋白酶将谷物中的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和肽,一部分氨基酸用于合成新的植物蛋白,但有很大一部分以游离态形式存在(Wagner和Piend,1976),这部分氨基酸进入畜禽消化道后,消化利用率很高。有证据表明,来自糊粉层中的糊精酶,有助于降解胚乳细胞壁和淀粉粒壁层;。-淀粉酶则降解淀粉自身;纤维素酶降解纤维素;脂酶降解脂类;磷酸化酶和磷酸酶降解磷酸盐。  相似文献   
44.
去皮豆粕的技术工艺和品质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半个世纪以来,大豆制油工艺经历了由机械压榨到有机溶剂浸提,再到去皮浸提的技术变革,使相应副产品大豆饼、大豆粕和去皮豆粕的营养和品质不断改善。去皮浸出是大豆制油工艺的进一步发展。去皮加工中分离出了约占大豆重量8%的豆皮,减少了豆皮对油脂的吸附作用,节省了浸提溶剂的使用量,提高了出油率,使油厂取油设备的处理能力和利用率提高10%,尤其去皮加工可提高大豆分离蛋白的生产质量。  相似文献   
45.
采用感官鉴定及物理检测方法 ,以豆粕的色泽、形态、气味、手感、容重及 1 6目筛上物的比例为指标 ,建立感官评价标准 ,对 1 2个去皮豆粕和 5 8个带皮豆粕样品进行感官评价研究。结果显示 :去皮豆粕总的表现为淡黄色、细粉或粗粉状、气味清淡、手感滑爽或稍粗糙、容重值较大 ,约为 6 6 7.3g/L、1 6目筛上物比例较小 ,约为 4 5 .7%。去皮豆粕的感官特性有别于带皮豆粕。豆粕感官指标与营养成分指标之间存在相关性 (P <0 .0 5 ) ,以豆粕的感官指标为自变量建立了估测营养成分指标的经验公式 ,为豆粕加工品质的在线判断及豆粕在畜禽饲养中的合理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6.
研究体重和采食量的变化规律是准确模拟动物生产性能、生长变化的基础和前提。几十年来营养学家们投入了大量精力研究动物体重和采食量的变化规律。在我国,有关猪体重和采食量变化规律的专门研究报道很少,这主要是由于体重和采食量变化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试验规模小很难准确揭示其变化规律。受饲养管理水平等多方面的限制,我国生长猪往往表现为早期生长缓慢,采食量低,难以完全应用国外有关预测猪体重和采食量变化规律的方程。  相似文献   
47.
研究体重和采食量的变化规律是准确模拟动物生产性能、生长变化的基础和前提。几十年来营养学家们投入了大量精力研究动物体重和采食量的变化规律。在我国,有关猪体重和采食量变化规律的专门研究报道很少,这主要是由于体重和采食量变化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试验规模小很难准确揭  相似文献   
48.
益生素"活清"对肉仔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研究了“活清”对不同生长阶段肉仔鸡生产性能的影响,并与肉仔鸡日粮中添加抗生素做比较。  相似文献   
49.
试验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化设计,研究了乳酸菌、酵母菌混合物饲料添加剂“活清”对不同生长阶段肉仔鸡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选用288只1日龄AA肉仔鸡,随机分成4个处理,分别为抗生素组、无抗生素加活清(0.3%)组、无抗生素加活清(0.5%)组、抗生素加活清(0.3%)组,每个处理8个重复,每重复9只鸡。结果表明,抗生素加活清(0.3%)组的鸡死亡率最低;0~3周龄、4~6周龄、第7周龄、0~7周龄各处理间的日增重、日采食量、饲料转化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抗生素加活清(0.3%)组0~3周龄与4~6周龄的日增重及料肉比均有高于其它3组的趋势。由此可见,在肉仔鸡生产中,活清可以作为抗生素的替代物。  相似文献   
50.
营养素除了能维持动物正常健康外,还在免疫方面起重要作用。一些营养素能直接影响免疫反应。抗坏血酸和维生素 D 似乎可以活化免疫细胞或者可诱发细胞增殖。维生素 E 和维生素 A 可起到抗氧化剂的作用。此外,维生素A 在免疫细胞分化方面能发挥一定的作用。矿物质在细胞活化和维持细胞完整性方面有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