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487篇
  免费   1547篇
  国内免费   3575篇
林业   7702篇
农学   4832篇
基础科学   5074篇
  5726篇
综合类   31991篇
农作物   2940篇
水产渔业   1712篇
畜牧兽医   8628篇
园艺   6809篇
植物保护   2195篇
  2024年   189篇
  2023年   944篇
  2022年   1102篇
  2021年   1339篇
  2020年   1543篇
  2019年   1915篇
  2018年   944篇
  2017年   1453篇
  2016年   1830篇
  2015年   2393篇
  2014年   4671篇
  2013年   3958篇
  2012年   5477篇
  2011年   6051篇
  2010年   5797篇
  2009年   5839篇
  2008年   6306篇
  2007年   5290篇
  2006年   4973篇
  2005年   4119篇
  2004年   2132篇
  2003年   1495篇
  2002年   1079篇
  2001年   1071篇
  2000年   795篇
  1999年   599篇
  1998年   530篇
  1997年   511篇
  1996年   544篇
  1995年   469篇
  1994年   495篇
  1993年   253篇
  1992年   283篇
  1991年   240篇
  1990年   248篇
  1989年   212篇
  1988年   76篇
  1987年   61篇
  1986年   59篇
  1985年   34篇
  1984年   50篇
  1983年   34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18篇
  1980年   27篇
  1979年   11篇
  1978年   11篇
  1977年   11篇
  1965年   25篇
  1957年   4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为探究纳豆芽孢杆菌细胞壁肽聚糖提取工艺及其结构,本实验以纳豆芽孢杆菌为研究材料,采用响应面优化超声波破碎法,提取纳豆芽孢杆菌细胞壁,然后经三氯乙酸、乙酸钠、氯仿、甲醇、胰蛋白酶处理等操作分离得到较为纯净的肽聚糖并对其组成成分和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用超声波破碎法提取的纳豆芽孢杆菌细胞壁得率为45.8%,纯化后得到的肽聚糖得率为8.5%。所得纳豆芽孢杆菌胞壁肽聚糖中总糖占39.77%,蛋白质占54.47%,总脂含量占4.5%。溶菌酶溶解实验9 h后眼观变为澄清。经红外光谱(IR)和高效液相分析提取的肽聚糖样本与肽聚糖已知结构特征相一致。经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经溶菌酶水解后的肽聚糖分子量约为60 ku。  相似文献   
42.
为了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冬小麦产量、土壤酶活性、土壤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和微生物多样性等指标的影响。以河北省辛集市马庄乡保高丰农场为试验地点,在增施生物有机肥的基础上,设置化肥减量10%,30%,50%,100%的施肥处理。与常规施肥处理(T5)相比,生物有机肥处理+化肥减量30%处理(T3)、生物有机肥+化肥减量10%处理(T2)、生物有机肥+化肥减量50%处理(T4)的冬小麦产量分别为6 510.65,6 237.30,6 084.15 kg/hm~2,显著高于常规施肥处理(T5)和仅施用生物有机肥处理(T1),其中生物有机肥处理+化肥减量30%处理T3产量最高,比常规施肥处理(T5)增产13.42%。从土壤酶活性变化看,与常规施肥处理(T5)相比,单施生物有机肥处理(T1)、生物有机肥+化肥减量10%处理(T2)、生物有机肥处理+化肥减量30%处理(T3)、生物有机肥+化肥减量50%处理(T4)的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分别提高了14.33%,15.60%,14.08%,9.12%,脲酶活性分别提高了8.22%,7.22%,10.47%,5.41%,纤维素酶活性分别提高了63.89%,30.35%,66.45%,57.19%。分析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发现,增施生物有机肥所有处理与常规施肥处理(T5)相比,土壤中可培养微生物的总量、细菌、真菌数量升高,但真菌占比降低。从土壤微生物的种群分析,增施生物有机肥的所有处理的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增加,其中生物有机肥+化肥减量30%处理(T3)的Shannon指数、Chao1指数、ACE指数分别比常规施肥处理(T5)提高了3.61%,19.74%,22.43%,土壤微生物菌群含量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43.
为了充分利用周年光热资源,确定河北平原冬小麦适宜播期和夏玉米适宜收获期,在河北藁城进行了冬小麦夏玉米周年试验。冬小麦采用播期×品种二因子裂区试验,夏玉米采用均匀试验设计,研究了小麦产量对播期和冬前积温、玉米产量对收获期的响应特点。结果表明,冀麦585和金禾9123对播期不敏感,适播期较长,冬前≥0℃积温分别在324~560℃和362~566℃均可获得较高的小麦产量。根据藁城多年积温数据,该积温下限对应的日期为10月20日左右。夏玉米产量与播期、收获期均呈线性关系,而不同年份播期和收获期对产量的影响程度不同。玉米生育后期平均气温高于有效灌浆温度(16℃)的截止日期为10月17日,假如玉米收获期由农民传统的9月22日推迟至10月17日,积温可增加476,100℃积温可增产527. 7 kg/hm~2,玉米可有2 511. 9 kg/hm~2的增产潜力。可见,小麦推迟播种时间、玉米延迟收获时间是发挥两季作物均衡增产的重要措施,玉米收获期最晚推迟至10月17日,小麦播种期最晚推迟至10月20日。  相似文献   
44.
以采集于秦巴山区的野生麦冬根、叶及花为试材,采用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的方法,研究了超声辅助提取麦冬花多酚的提取工艺并评价了麦冬不同部位的多酚含量及其抗氧化功效,以期优化麦冬不同组织类多酚提取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麦冬花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超声时间31min,提取温度57℃,乙醇浓度63%,料液比1∶19g·mL~(-1),其多酚提取量(32.95±0.14)mg·g-1,麦冬块根、叶及须根的多酚含量分别为(24.64±0.05)、(20.52±0.04)、(17.42±0.03)mg·g~(-1)。与常规抗氧化剂维生素C对比,不同部位的麦冬多酚均具有较好地清除O_2~、·OH、NaNO_2的能力,其总体清除活性顺序为麦冬花麦冬块根麦冬叶麦冬须根≈抗坏血酸;麦冬花多酚对O_2~、·OH和NaNO_2的清除IC50值分别为(0.41±0.01)、(0.097±0.005)、(0.021±0.005)mg·mL~(-1),而同浓度条件下维生素C溶液的清除IC50值分别为(0.80±0.01)、(0.14±0.01)、(0.012±0.002)mg·mL~(-1),表明不同部位的麦冬多酚均具有相对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45.
11个冬小麦品种在定西旱地的引种表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定西旱地对11个冬小麦品种进行试验,结果表明,陇中5号和陇育10号综合性状优良,成穗率高,抗旱性强,条锈病免疫,产量构成要素优。折合产量分别为3 241.67 kg/hm~2和3 183.33 kg/hm~2,较对照品种长6878分别增产15.43%、13.35%。综上分析,陇中5号和陇育10号适宜在甘肃中部干旱半干旱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46.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火灾隐患越来越大。如何避免火灾的一再发生是林业系统的重大问题。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自动监测火灾发生装置。使用单片机来实现自动化检测,利用相应的传感器来实现实时监控,通过烟雾的浓度和温度等指标来确定火灾发生的大小与范围,并用相应的稳态电路来减小非线性误差,实现精准测量。  相似文献   
47.
根据大豆植株分杈个数可以预估大豆的产量。为了满足现代农业预测农产品产量的需要,本文提出一种大豆植株分杈数自动提取算法,即首先将采集到的大豆植株图片进行灰度变换、滤波、阈值分割得到二值图像,再进行形态学中的闭运算操作得到大豆植株的轮廓,然后基于Zhang并行快速细化算法提取骨架,最后借助改进的角点检测算法对大豆植株的所有分杈点进行标记并自动统计分杈数,仿真结果与大豆植株实际分杈点一致。  相似文献   
48.
49.
丹参多糖是丹参主要化学成分之一,其药用价值高,在生物医药方面具有十分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当前丹参多糖提取的常用方法,包括溶剂法、酶提取法、超声波提取法、微波辅助法等,以期为丹参多糖的提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0.
在通辽地区,通过使用"闪讯~(TM)"害虫远程实时监测系统、屋式诱捕器与传统测报灯,对亚洲玉米螟发生情况监测效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闪讯~(TM)"害虫远程实时监测系统针对玉米螟的监测,与常规性诱芯监测、测报灯诱蛾及田间虫害发生情况略有差别,爆发高峰期基本保持一致,但在诱虫量上还需要进一步探索与研究,加强性诱剂诱集量与田间监测对象实际发生情况关系的研究,建立相应的监测预警指标,进一步推进害虫远程实时监测技术的规范化、简约化、自动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