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1篇
农学   2篇
  46篇
综合类   54篇
水产渔业   9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改性磷矿粉对油菜幼苗生长和土壤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用γ-聚谷氨酸(γ- PGA)与摩洛哥磷矿粉(MPR)混合处理后,在红壤、黄棕壤、黄褐土上分别进行了油菜幼苗盆栽试验和土壤培养试验。结果表明,盆栽试验中,3种土壤上改性磷矿粉处理的生物量都高于其它处理。红壤上,改性磷矿粉处理与对照(CK)和磷酸二氢钙(SP)相比达到显著差异。改性磷矿粉处理的油菜幼苗含磷量和吸磷量都高于相应的单施磷矿粉处理,甚至显著高于SP;并可提高植株的磷吸收效率和磷肥利用率。在土壤培养试验中,磷矿粉施入3种土壤后,均能提高土壤pH值、有效磷和交换性钙镁含量,降低红壤中交换性铝含量。上述各指标增加或降低幅度大小顺序均为:改性磷矿粉磷矿粉对照。  相似文献   
42.
多种有机酸共存对可变电荷土壤吸附磷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研究了2种或3种有机酸在不同浓度组合时对可变电荷土壤吸附磷酸根离子的影响,结果表明:(1)有机酸的种类、各自的浓度及总浓度对土壤吸附磷有显著影响;(2)土壤组成及表面性质不同时,有机酸与磷的竞争效果也不大相同;(3)多种有机酸混存对土壤吸附磷量的影响不等于各单一有机酸贡献的简单加和。因此,根际环境中有机酸、磷在土壤表面的相互作用还有许多待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3.
研究了2种或3种有机酸在不同浓度组合时对可变电荷主壤吸附磷酸根离子的影响,结果表明:(1)有机酸的种类、各自的浓度及总浓度对土壤吸附磷有显著影响;(2)土壤组成及表面性质不同时,有机酸与磷的竞争效果也不大相同;(3)多种有机酸混存对土壤吸附磷量的影响不等于各单一有机酸贡献的简单加和。因此,根据环境中有机酸、磷在土壤表面的相互作用还有许多待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4.
研究水淹持续时间、水淹深度对消落带土壤有机氮和无机氮形态及其含量的影响,为准确预测消落带土壤氮形态及其含量的演变趋势提供支撑。在重庆市开州区渠口镇三峡水库消落带,通过原位浮台装置,将盛有消落带土壤的试验组塑料盆悬挂于水深2、5和15 m处,水淹60、180 d,出露180 d,再次水淹180d;对照组塑料盆置于原位浮台上。结果表明:水淹处理的土壤pH高于对照组,土壤氮形态及含量也发生了显著变化;水淹环境会导致消落带土壤不同形态氮之间发生相互转化,对照组土壤全氮、酸解全氮和氨基糖态氮含量均值分别为(1 188.11±83.46)、(702.79±154.81)、(170.78±70.86) mg/kg,水淹处理的土壤全氮含量(1 287.25±15.93) mg/kg、酸解全氮含量(872.04±20.73) mg/kg,氨基糖态氮含量均值(148.13±18.99) mg/kg;随着水淹深度的增加,土壤全氮、酸解全氮含量呈增加趋势,氨基糖态氮、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呈下降趋势;水淹-出露-再水淹会导致消落带土壤碳、氮等营养元素的流失,再次水淹180 d,消落带土壤全碳、全氮、酸解氨态氮、氨基糖态氮、硝态氮含量低于对照组;消落带土壤氮的形态相互转化过程受土壤酶活性及水淹环境(光照和水温等)的影响,土壤脲酶与全氮、氨基酸态氮、酸解氨态氮、硝态氮显著正相关,与非酸解氮显著负相关。硝酸还原酶与全氮、酸解全氮显著负相关;亚硝酸还原酶活性与酸解全氮、氨基酸氮和酸解氨态氮显著正相关,羟胺还原酶活性与硝态氮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45.
为推广种植再生稻提供科学依据,在湖北省荆门市黄棕壤性水稻土上设置了3种不同用肥量和用种量耦合模式,展开了用种量和用肥量对‘新两优233’再生稻产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两季均以Z1F2用肥量产量最高,分别为17.83 kg/plot和11.36 kg/plot,用肥量比用种量对产量的影响更大,中用肥量(F2)的产量效益较佳;用种量和用肥量共同调节再生稻植株对N、P、K养分的吸收,对N素、P素的吸收总为相互促进作用,对K素的吸收与N素、P素存在相互拮抗作用。综合用种量和用肥量对两季产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在黄棕壤性水稻土上种植‘新两优233’再生稻推荐的最佳肥种耦合模式为ZIF2模式。  相似文献   
46.
淹没–出露条件下三峡水库小江消落带土壤性质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强  张志永  胡红青  万成炎  胡莲  刘晖 《土壤》2014,46(5):927-932
以2010—2011年间采自三峡水库小江流域不同海拔消落带土壤为材料,研究了淹没前后土壤有机质、磷、氧化铁等性质的变化,以揭示消落带土壤的变化特征及其环境影响。结果表明:小江消落带土壤淹没后,土壤p H、有机质及速效磷、全磷、非晶质铁、游离氧化铁、黏粒含量增加;土壤出露后,监测点各海拔土壤的有机质、速效磷、非晶形铁、游离氧化铁及黏粒含量降低;消落带土壤经过一个"淹没–出露"周期后,双江、高阳监测点海拔170 m和165 m土壤的铁活化度降低,而海拔150 m土壤的铁活化度明显升高,增幅分别达12.4%和94.5%。消落带土壤在经过淹没–出露过程后,磷有累积现象,其环境风险增大,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47.
Bt蛋白在不同矿物上的吸附动力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简称Bt)近缘于蜡状芽胞杆菌,革兰氏染色阳性,是一种产生伴孢晶体,能寄生于昆虫体内引起昆虫发病的芽胞杆菌。自Vaeck等[1]首次报道转Bt基因抗虫植物以来,从苏云金芽孢杆菌中提取的Bt毒素蛋白被广泛运用于育种实践,这些作物在大田种植过程  相似文献   
48.
在荆门市白散土(黄棕壤发育的水稻土)上进行的田间小区试验表明,稻草覆盖小麦田后,土壤速效钾含量大幅提高,并能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显著增加土壤含水量,调节地温,提高土壤肥力。覆草与对照相比,可明显增加小麦有效穗和千粒重,产量由不覆盖的2899 5kg/hm2增高到3558kg/hm2。实验室淋溶试验可看出,3小时后稻草中84%的钾就被淋溶出来。而在大田试验中4个月后,有90%的钾进入土壤。所以秸秆还田是缓解钾肥资源不足的一项有效措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9.
土壤有机酸与磷素相互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胡红青  李妍  贺纪正 《土壤通报》2004,35(2):222-229
土壤有机酸包括低分子量有机酸和腐殖酸,它们构成土壤有机组分中性质较活跃的部分。特别是低分子量有机酸,在土壤形成、养分和污染物的转化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受到土壤、植物营养和环境科学工作者的高度重视。本文着重从它们与磷素相互作用的角度,阐述有关研究进展。主要内容包括:(1)磷营养与植物根系分泌有机酸的特征;(2)有机酸对土壤吸附磷的影响;(3)有机酸与磷的解吸、释放与转化。旨在促进研究工作的深入,并为合理利用磷素,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0.
本文对幕阜山五个海拔高度计21个土层的土样,测定了粘粒矿物组成,阳离子交换量,电荷量和对磷酸根的吸附。结果表明,随着海拔升高、粘粒的层状矿物,氧化物组成和有机质含量出现规律性变化,从而导致了粘粒的表面电荷性质和离子吸附特性出现相应差异,表现为阳离子交换量和阴离子交换量升高,土壤可变电荷量增高,对磷酸根离子的吸附量增大,解吸率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