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12篇
林业   15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2篇
  2篇
综合类   26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为分析不同气候因素对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引起的松材线虫病的影响程度,本文以江西省全南县(代表赣南,松墨天牛一年2代)和德兴市(代表赣北,松墨天牛一年1代)遭受松材线虫病危害的马尾松林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获取2018年-2021年松材线虫病普查数据和1990年-2021年的主要气象因子数据,结合滑动平均法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法比较分析两地的气候差异和疫情年间气候变化对松材线虫病发病面积的影响。结果显示:除德兴市的年均相对湿度和年降水量与历年平均值相比有所降低外,两地其他气象因子均呈上升趋势;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年均最高气温和年均风速是影响赣南松材线虫疫情的重要气象因子,年均最高气温和年降水量是影响赣北松材线虫疫情的重要气象因子;气温升高促进松材线虫和其媒介昆虫的生长繁殖与活动,风速升高可使媒介昆虫远距离传播松材线虫,降水量减少可降低松材线虫和媒介昆虫染病死亡几率。赣南赣北气候的整体变化趋势都有利于松材线虫病的扩散蔓延。  相似文献   
42.
近些年来,松材线虫入侵对三峡库区马尾松林造成严重危害,并严重威胁着三峡库区松林资源和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生态安全。以不同的马尾松林生态系统(健康、感病1年、感病3年、感病5年、感病7年)为研究对象,采用样方法和每木调查法,分析松材线虫入侵早期马尾松林群落植物群落结构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动态变化。共调查了37种乔木物种,隶属于30科33属,其中马尾松是群落内的优势树种(IV=49.63%),樟树、槲栎、栓皮栎和檵木等树种的重要值也较高,为亚优势种;与健康林地相比,感病林地内马尾松的数量显著下降,平均胸径和平均树高呈现明显增加趋势;松材线虫入侵对群落内植物不同空间结构(乔木、灌木、草本)的物种多样性影响较大,且物种多样性指数随感病年限变化规律符合“中间高度膨胀理论”;此外,不同感病年限马尾松林群落内土壤的化学性质变化不显著,但是与水分相关的物理性质变化显著。本研究明确阐明了松材线虫入侵早期,三峡库区典型马尾松林群落内植物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动态变化,旨在为改变三峡库区单一的马尾松林结构、增加群落的健康程度,从而为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生态安全提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43.
苹果异胫小卷蛾是世界范围内重要的检疫性有害生物,目前我国没有发生,但近几年我国口岸已多次截获。本研究利用CLIMEX 1.0适生性分析软件与Arc GIS 10.2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对苹果异胫小卷蛾在我国目前的潜在地理分布进行预测。研究表明,苹果异胫小卷蛾可能在我国南部地区适生,总的适生面积约为187万km2,占国土面积的19%。高度适生区主要为云南大部分地区、广东、广西、福建、浙江南部等地区,以及这些省份以南的所有地区;中度适生区分布范围较小,低度适生区面积与高度适生区分布范围面积相差不大。鉴于苹果异胫小卷蛾在我国的适生性分析结果,针对其传入和定殖的能力,建议采取相应的有效防控策略,加强苹果异胫小卷蛾检疫力度,严防该有害生物的入侵和传播。  相似文献   
44.
[目的]分析松材线虫病各疫情指数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气候因素对松材线虫病发病程度的影响规律。[方法]以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遭受松材线虫病危害的马尾松林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获取其2006—2013年松材线虫病疫情指数数据和发病年份主要气候因子数据,结合数学方法来定量分析不同年份松材线虫病疫情指数与气候因子的关系。[结果](1)松材线虫病发病前两年气候条件表现为:年平均气温明显要高于历年平均值,降水量和平均相对湿度要低于历年平均值,整体表现出高温干旱的气候条件;(2)松材线虫发病程度严重的年份,夷陵区主要表现出高温、低湿的气候条件;松材线虫病危害程度较轻的年份,则主要表现出强降水量、相对湿度较高的气候条件;(3)RDA分析表明,月相对湿度较高的气候因素有助于松材线虫病在各个林班之间的扩散传播,月平均风速增大时有利于松材线虫的媒介昆虫松墨天牛进行远距离的传播扩散,月平均最高气温、月平均气温和月日照时数的增加,会导致马尾松病死总株数和危害面积的增大。[结论]明确马尾松发病林班个数和病死总株数是评估夷陵区内松材线虫病危害程度最重要的指标,月平均气温、月平均最高气温、月平均相对湿度和年降水量是主导松材线虫病疫情发生的主要气候因子。预期研究结果有助于预测松材线虫及松墨天牛种群动态变化,为松材线虫病的预警和防控管理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5.
李扬  石娟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25):55-60
海藻糖葡萄糖和小分子多元醇在昆虫滞育及接受低温刺激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般情况下小分子多元醇及海藻糖和葡萄糖含量变化能从一定程度反映昆虫的生理状况。通过气相色谱测定舞毒蛾整个滞育阶段海藻糖、葡萄糖、甘油、甘露醇、山梨醇、肌醇6种重要物质含量变化。试验结果表明:海藻糖浓度升高再下降,冷处理30天时达到峰值(273.5±19.34) μg/mL,将低温处理150天的卵放入25℃后,海藻糖含量大幅下降。葡萄糖在试验开始时含量升高,但是低温刺激后又急剧下降,此后仅略有起伏,舞毒蛾卵放入25℃后,与海藻糖不同葡萄糖含量没有明显变化。试验中肌醇含量不断升高;甘露醇在滞育前期含量缓慢升高,但是低温刺激60天之后含量逐步下降;山梨醇含量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含量波动较大;甘油含量先是大幅升高然后下降,低温刺激后含量又反而升高。从葡萄糖、海藻糖以及小分子多元醇变化趋势看,以舞毒蛾卵内化学物质变化作为卵滞育开始或解除的标准并不可靠。试验期间,舞毒蛾卵肌醇含量一直升高,而其他5种化学物质都经历先升高随后持续下降的过程,说明在滞育期间卵内仍进行活跃的代谢活动;低温刺激后,平均卵重并没有发生剧烈的变化,同时试验中几种物质含量是先升高再降低,此时卵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3种小分子多元醇在试验初期含量先升高后下降,低温刺激之后含量又进一步升高,但是随着低温刺激的继续,含量又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说明多元醇在特定条件下仍可以转化为糖类为代谢提供能量。  相似文献   
46.
内蒙古大青沟新渡户树蜂危害特征调查与防控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渡户树蜂在我国吉林口岸有截获,国内少有发生的报道。2013年,内蒙古大青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生了新渡户树蜂危害,研究明确了其形态特征和危害情况,并提出防控对策。研究表明:在大青沟危害樟子松的树蜂为新渡户树蜂;其明显的形态鉴别特征为:雌成虫足和触角全部为黑色;雄成虫腹部第3~10节全部为橙黄色;樟子松为目前发现的唯一寄主,多为胸径11~19 cm的衰弱树;新渡户树蜂在樟子松林水平空间呈聚集分布,产卵后树干出现泪状流脂现象,羽化孔圆形,分布在树干90~180 cm处;针对已发生的虫情,建议采取拔除虫源和科学营林的防控策略,同时加强新渡户树蜂检疫力度,严防其传播和蔓延。  相似文献   
47.
运用@risk软件评价红脂大小蠹风险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参照国际上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方法,应用新推出的@risk软件对红脂大小蠹Dendroctonusvalens LeConte进行了风险性评价,表明红脂大小蠹属于高度危险的有害生物.用@risk软件对条件影响因子的敏感性分析表明,在所有评判指标中,潜在危害性及国内已分布区域这两项指标对红脂大小蠹在我国造成的巨大风险贡献度最高,分别为0.501和0.425.  相似文献   
48.
  目的  桉树枝瘿姬小蜂是我国一种入侵性小蜂,自2007年传入我国广西省,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危害了我国南部的桉树种植地,造成严重经济损失。本研究利用MaxEnt模型对桉树枝瘿姬小蜂在中国现在和未来的适生区进行预测,以了解桉树枝瘿姬小蜂在温度变化的影响下其适生地范围的变化。  方法  采用MaxEnt预测模型—最大熵模型,通过收集桉树枝瘿姬小蜂在中国报道的分布地数据、调查最新发生地危害轻重程度对该蜂在中国的适生区现在以及未来RCP8.5气候情景下的适生区进行模拟并检测模拟结果的精准度。  结果  模型模拟结果的测试遗漏率与理论遗漏率基本吻合。AUC 值为0.898,标准差为0.022,表明所使用的数据无空间自相关,模型筛选的参数结果可靠且准确度高。MaxEnt模型预测得到桉树枝瘿姬小蜂在中国的最佳适生区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的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等地,在RCP8.5气候情景下其未来中度适生区面积有小范围的下降,但整体适生区范围显著增加。  结论  通过适生地范围预测结果的分析,本研究对桉树枝瘿姬小蜂的监测以及潜在危险入侵地区制定有效的防治手段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9.
松树蜂原产于欧洲、亚洲的格鲁吉亚共和国和蒙古国以及北非,是国际上具有极高风险的林业外来入侵生物。先后传入多个国家,对各国松树资源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2013年首次发现入侵我国并定殖于东北地区樟子松林,所以目前急需有效的监测技术来摸清其种群传播态势。本文综述有关松树蜂的繁殖行为和化学生态调控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繁殖行为方面:松树蜂为雄蜂先熟,羽化的松树蜂中,雄蜂数量占绝对优势,其羽化受气候和在树干上羽化孔的高度影响。求偶行为受到物理因素(光、声音)和化学因素(寄主植物挥发物、信息素)的调控。该虫既可孤雌生殖,也可进行两性生殖;孤雌生殖后代全为雄蜂,两性生殖受精卵发育为雌蜂,未受精卵发育为雄蜂。松树蜂雌蜂羽化后即可产卵,部分雌蜂交配后再进行产卵,产卵量受到温湿度、处女蜂体型、树干内部共生菌的共同影响;产卵偏好于受害和衰弱木。化学生态调控方面:松树蜂信息素是两性交流的重要因子,雌蜂表皮中具有接触信息素能引诱雄蜂进行交配;雄蜂释放信息素可以聚集雌、雄两性树蜂;松树蜂信息素释放节律与交配节律表现出一致性。健康寄主、衰弱木、受害木均对树蜂有吸引作用,特别是受胁迫后(农药注干处理和环割)释放的挥发物,主要包括单萜烯,倍半萜烯、芳香族化合物、绿叶气体和碳水化合物等;受到胁迫后释放的挥发物变化存在动态节律。松树蜂可以携带淀粉韧革菌属的共生菌,挥发物主要成分为单萜类、醛类、酯类,酮类,共生真菌的挥发物可以吸引交配后的松树蜂,同时对松树蜂的寄生蜂也有吸引力,说明寄生蜂利用松树蜂的共生真菌来定位松树蜂幼虫和卵的位置。最后,改善林分结构、天敌和线虫防治、卫星遥感监测、检验检疫是近年来常用的松树蜂林间监测和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50.
甘肃哈思山天然油松林新渡户树蜂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渡户树蜂(Sirex nitobei)是我国重要的林木蛀干害虫,报道了新渡户树蜂在甘肃省有分布。通过木段饲养试验获得标本并记录数据,研究新渡户树蜂的形态特征、羽化规律、雌雄对比等生物学特征。结果表明,新渡户树蜂雌虫虫体明显大于雄虫;在甘肃哈思山的羽化期为9月上旬至10月上旬;羽化孔直径1.45~4.77mm,其数量在树干210~280cm高处最多。通过对其形态及发生规律的研究,为新渡户树蜂的形态鉴定、监测和综合防治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