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7篇
林业   32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1篇
  4篇
综合类   44篇
园艺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盐胁迫对国槐与核桃气孔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在重新理解1856年Hugo von Mohl 对气孔结构的认识基础上,通过扫描电镜研究盐胁迫条件下国槐与核桃气孔开度与气孔导度的变化,为树木抗盐生理机制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核桃气孔存在不均匀关闭现象,国槐不存在气孔不均匀关闭现象;盐胁迫明显影响核桃气孔开度的日变化;盐胁迫后国槐气孔开度与对照相同时刻相比变小,并且气孔开放时间延长.盐胁迫对两个树种气孔导度日进程都有影响,峰值出现的时间比对照提前,峰值减小,其中核桃的变化程度大于国槐;气孔导度表现的差异是两树种盐胁迫后光合速率表现差异的原因之一;核桃的气孔为人们正确地区分气孔的边界与保卫细胞内侧壁的外缘提供了很好的样本.  相似文献   
42.
油松人工林密度与养分循环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该文以北京市八达岭林场37年生油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以每木检尺、树干解析和化学分析的数据为基础,对不同密度类型(900、1 500、2 000株/hm2林分Ca、K、Mg、Cu、Fe、Mn、P、Zn 8种养分元素的循环状况进行分析比较. 结果表明:密度为1 500株/hm2的林分,其林木各器官中的养分积累量、林分养分的吸收和利用效率均处于较高水平. 因此得出结论,在八达岭地区最合理的油松人工林成林密度应是1 500株/hm2左右.   相似文献   
43.
植株间伤害信息的传递:信号分子及感受机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植物在遭受到机械损伤或昆虫取食后释放出的伤诱导挥发物,除了具有防御功能外,还可作为伤害信息在植株间传递,引起群体诱导抗性的产生.文中就伤诱导挥发物在植株间传递伤害信息的存在证据、伤害信息分子的可能标准以及植物对伤害信息的感知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4.
叶片δ13 C与长期水分利用效率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测定并研究了不同水分处理下,不同黑杨无性系的长期水分利用效率(WUEL)、叶片δ13C、光合作用、气孔及其相互关系.结果显示:无性系间WUEL、δ13C、光合作用、气孔都存在差异. 4个水分处理下J2、J6、J7、J8、J9都是WUEL较优的无性系,同时它们的δ13C高、净光合速率Pn和瞬时水分利用效率WUEi较高、气孔频度和气孔大小适中、上/下表皮气孔数目比大.气孔的差异是导致无性系间Pn和WUEi差异,并最终导致WUEL、δ13C差异的关键因子.δ13C和WUEL呈正相关,充分供水条件下相关性最好.   相似文献   
45.
[目的]研究多穗柯在重庆市生长环境的土壤养分和有机质含量的差异,为该区野生甜茶的资源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集多穗柯生长区土壤样品,对土壤样品化学性质进行测定。[结果](1)经过不同地区土壤剖面有机质含量比较,重庆市奉节龙池乡华吉村多穗柯生长区土壤表层有机质在各个地区含量最多,为3.95g/kg,并对多穗柯茶生长区土壤化学性质具有很大的影响。(2)各个地区多穗柯生长区土壤剖面化学性质存在显著性差异,尤其是土壤全N含量在土壤表层和深层存在及其显著性差异。(3)土壤全N含量在重庆梁平龙胜乡龙胜村样地表层出现最大值,达到了0.94g/kg;土壤速效钾含量也是在重庆市梁平龙胜乡龙胜村样地表层出现最大值,达到了115mg/kg;土壤速效磷含量在重庆北碚东阳镇艾路村样地出现最大值,为4.7g/kg。[结论]依据多穗柯甜茶生长区土壤肥力状况差异,结合样地实际情况分析表明,重庆市梁平龙胜乡龙胜村地区的土壤肥力水平在各个调查样地是最优的。  相似文献   
46.
毛白杨对15N-硝态氮和铵态氮的吸收、利用及分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毛白杨新无性系50号插条苗为试材,应用15N示踪技术研究在相同施氮量下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苗木对不同形态氮素的吸收、分配及利用特性。结果表明:不同处理下毛白杨苗木在施肥1周后对肥料氮的吸收呈逐渐上升趋势,并在施肥后28d达到最大值,NO3-15N处理苗木全氮量为0.67g/株, NH4-15N处理苗木全氮量为0.60g/株;吸收NO3-15N为0.26g/株,吸收NH4-15N为0.12g/株,分别占苗木全氮的比例39.15%和19.95%。毛白杨苗木对两种氮素的利用程度差异显著,在利用率最高时期,NO3-15N利用率可达25.83%,约为NH4-15N(12.03%)的2倍。氮素在各器官中分配差异显著,总体趋势为叶﹥根﹥茎。叶中NO3-15N的分配率显著高于NH4-15N  相似文献   
47.
通过扫描离子选择电极技术及15N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3种黑杨无性系02-34-334、03-04-97和108号对于硝铵的吸收及累积规律,揭示02-34-334号较03-04-97和108号更能适应低氮环境的原因。离子电极试验设置0 mmol/L NH4NO3(CK)、0.25 mmol/L NH4NO3和0.5 mmol/L NH4NO33种氮素水平1。5N同位素示踪试验设置2 g15NH4NO3和2 g NH415NO3(中氮)两种氮素处理。结果表明:①在0.25 mmol/LNH4NO3水平下,02-34-334号苗木根部硝铵的吸收比值为1.3,而其他两个无性系苗木根系在所有处理下的硝铵吸收比值均较低。说明02-34-334号在0 mmol/L NH4NO3(CK)到中氮范围内对于硝态氮的吸收较另两个无性系具有明显的潜在优势。②02-34-334号无性系与另两个供试无性系相比,根部15NO3-的氮素分配率低,而地上部分15NO3-的氮素分配率高。说明02-34-334号在中氮水平对于硝态氮有较强的转运能力。对硝态氮较强的吸收潜力及较强的转运能力可能是02-34-334号黑杨无性系更能适应低氮环境的原因之一。结果为进一步研究黑杨无性系的氮高效机制及生产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8.
为了说明H2O2是否可以作为第二信使参与系统防御反应,对经机械损伤和昆虫取食的合作杨(Populus simonii xp.pyra.midalis‘Opera8277’)叶片中过氧化氢代谢及相关酶活性进行研究,发现机械损伤和昆虫取食处理可以引起损伤叶片及同株未损伤叶片中过氧化氢(H2O2)含量的积累,相应的抗氧化酶(SOD、CAT、APX)活性提高。但经DPI(NADPH氧化酶抑制剂)预处理的机械损伤叶片中H2O2含量降低,并导致SOD、CAT、APX括性下降。上述结果表明,昆虫取食和机械损伤可以诱导叶片中H2O2的系统进发,且其代谢受到SOD、APX和CAT活性变化的共同影响。通过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可以减轻膜脂过氧化程度,有效的诱导防御反应的产生。图1表3参16。  相似文献   
49.
为了选择最适栽培品种及栽培措施,通过毛白杨无性系区域化密度栽培试验(以4个无性系和7种栽植密度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以河北威县营造的试验林为研究对象),揭示密度对无性系生长的作用规律。结果表明:从造林当年开始,树高、胸径在无性系间就具有显著差异,S86和BT17无性系明显优于1316和B331无性系;密度对胸径生长的显著影响在造林后2年出现,且显著程度随林龄增大而增大,密度对树高生长的影响在造林后2~3年差异最大;密度×无性系互作对4年生林分胸径、树高的影响不显著;833株/hm2是4个无性系密植的最小底线,高于该密度无性系对胸径的影响,随林龄和密度增大而减小,低于该密度随林龄增大而增大、随密度减小而降低;高密度下无性系对树高的影响随林龄增大或密度减小呈先降低后增大趋势,低密度下随林龄增大呈先增后降趋势;无性系对胸径遗传变异系数的影响在密度间差异不大,无性系×区组互作变异系数及基因型内株间变异系数2年生前在密度间差异较大;无性系×区组互作对树高遗传变异系数的影响随年龄增大呈先增后减趋势,而树高在株间的变异系数随年龄增大而增大;以无性系均值计算的树高广义遗传力在密度间不显著,以单株值计算的树高广义遗传力在密度间差异显著,而2种方式计算的胸径广义遗传力在密度间差异均极显著,在年龄间差异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50.
试验以‘京白梨’优良单株‘孟3’为试验材料,旨在通过外植体筛选、消毒方式优化、增殖和生根培养基筛选,建立‘京白梨’高效快繁体系,为脱毒苗快速培育提供科学支撑。结果表明:选用老枝条为外植体进行接种后污染率达到93.3%,而采用嫩梢污染率为0,因此在外植体的选择上应尽量采用‘京白梨’植株幼嫩组织,如花芽或刚萌发的嫩梢。采用2%的次氯酸钠与0.1%的升汞消毒,污染率分别为33%、18%,虽然升汞比次氯酸钠处理效果好,但考虑到安全和环境保护,建议使用次氯酸钠进行外植体消毒。1/2 MS培养基与1.5 mg/L赤霉素浓度对‘京白梨’花芽愈伤组织诱导较好。对‘京白梨’优良单株的组培体系建立过程中发现,采用3 mg/L 6-BA+0.5 mg/L NAA+1.5 mg/L GA3对‘京白梨’‘孟3’外植体的愈伤组织形成、不定芽个数的形成、增殖率、芽长度、叶片生长情况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增殖率为94%。生根培养试验结果表明:在S3、S5、S7、S9培养基中,15 d观察后发现‘京白梨’组培苗的基部有根原基形成,但在此期间未诱导形成根,45 d后观察发现,S10、S11培养基中的‘京白梨’组培苗成功诱导生根。以植株幼嫩组织作为外植体、2%的次氯酸钠作为消毒剂、采用3 mg/L 6-BA+0.5 mg/L NAA+1.5 mg/L GA3作为增殖培养基、S10和S11作为生根培养基,可有效提高‘京白梨’优良单株组培快繁育苗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