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2篇
农学   19篇
基础科学   2篇
  9篇
综合类   35篇
农作物   9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旱地棉田渗灌补水效应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该文着重研究了渗灌不同补水量和渗水管道埋深对旱地土壤含水率和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棉花关键需水期进行渗灌补水,增产增收效果显著。丰水年每次渗水225~300 m3/hm2,皮棉产量可提高196.8~310.7 kg/hm2,增产率为17.3%~27.3%;干旱年份,每次渗水225~300 m3/hm2,比对照增产24.35%~42.55%。与大水漫灌相比,渗灌补水既避免了表层蒸发,又没有形成重力水下渗,大幅度提高了水分利用率。渗水管道埋深在13~20 cm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42.
田间小区试验条件下,研究了喷施不同组合的铁锌混合肥对豌豆子粒(Pisum.sativum.L)中铁、锌含量及其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含铁混合肥(0.1%FeSO4+0.2%腐殖酸+0.5%尿素)能显著提高豌豆子粒中Fe含量,但对其累积Zn有不利影响;喷施含锌混合肥(0.2%ZnSO4+0.1%腐殖酸+0.5%尿素)能显著增加豌豆子粒中Zn含量,但对其累积Fe亦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本试验条件下,豌豆子粒铁锌混合肥最优肥料组合为:0.1%FeSO4+0.2%ZnSO4+0.2%腐殖酸+0.5%尿素。铁锌混合肥不但能显著提高豌豆子粒中铁、锌的含量,还能显著提高维生素C和可溶性糖的含量,降低硝态氮的含量,改善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43.
1988~1990年,我们在临猗、万荣等县,进行抗旱耕作法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麦收后留高茬覆盖浅耕少耕技术,增加了土壤有机质,改善了土壤理化性质,培肥了地力,提高了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和水分利用率。小麦增产增收,省工节能,是小麦高产稳产持续增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4.
【目的】基于山西运城8年(2008—2015)长期定位试验,研究免耕覆盖下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团聚体活性有机碳分布特征、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变化特征,分析土壤水分、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其有机碳组分对小麦籽粒产量的协同关系,为选择适宜黄土高原旱作农业区最佳耕作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传统耕作秸秆翻耕还田(CT-SP)和免耕秸秆覆盖还田(NT-SM)两种耕作措施,在冬小麦收获期,利用干筛法测定土壤团聚体各粒级质量分数;测定各粒级土壤团聚体有机碳(SOC)及活性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DOC;易氧化有机碳,EOC;微生物量碳,MBC)含量;测定土壤水分(土壤体积含水量,θv;播种前贮水量,SB;收获后贮水量,SA;生育期耗水量,ET;降水利用效率,PUE;水分利用效率,WUE)和作物产量等关键指标。【结果】(1)与CT-SP处理相比,NT-SM处理显著提高0.25—2 mm团聚体含量、>0.25 mm 团聚体含量(R0.25)和几何平均直径(GMD),分别提升13.9%、8.8%和9.6%。(2)与CT-SP处理相比,NT-SM处理中全土SOC、>2 mm和0.25—2 mm粒级团聚体SOC与MBC含量分别提升17.7%与23.6%、18.4%与18.2%和22.4%与39.2%。0.25—2 mm粒级团聚体对SOC和MBC的贡献率,分别提升18.4%和28.4%。(3)与CT-SP处理相比,NT-SM处理提高了SA、PUE、WUE和小麦产量,分别提升17.7%、8.92%、14.98%和8.92%,并且SOC、WUE、R0.25、MWD和GMD等指标与小麦产量相关系数均达到0.9以上。(4)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发现,土壤团聚体DOC和EOC通过协同效应影响MBC的变化,MBC含量对SOC的总效应为0.88,是影响SOC变化的主导因子。(5)土壤贮水量、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其有机碳分布协同影响小麦产量,并且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对小麦产量表现为极显著正效应。【结论】在黄土高原旱作农业区,免耕秸秆覆盖还田可改善土壤团聚体结构,增加土壤水分含量,提高小麦水分利用效率,显著增加耕层土壤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组分含量,从而实现土壤固碳保墒和作物增产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45.
棉花高产抗逆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高产抗逆栽培技术李永山,苏彩虹,王靖稳,范巧兰山西省农科院棉花所运城044000山西省棉花产量低,经济效益差。全省每公顷皮棉750kg以上,但不同地区、不同生产条件之间单产水平悬殊较大。有几个县单产稳定在1125k/hm2左右,也有部分县单产只有...  相似文献   
46.
为评价小麦品种的抗晚霜冻能力,以16个小麦品种为材料,在自然霜冻条件下测定叶片相对电导率、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光合速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及幼穗冻伤率、产量及产量结构等,应用各指标相对值进行隶属度(D值)综合评价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小麦拔节期霜冻胁迫后,叶片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光合速率的平均值分别降低5.9%、1.0%、34.4%,叶片SOD活性、POD活性、CAT活性、MDA含量、相对电导率平均值分别上升46.7%、33.7%、8.4%、20.8%、32.8%,各指标品种间存在显著(P0.05)或极显著的差异(P0.01)。参试品种的平均隶属度值为0.192~0.911,幼穗冻伤率为1.3%~41.8%,产量为4 328.1~8 222.3 kg·hm~(-2),产量和产量结构差异显著。通过隶属度平均值(D值)、幼穗冻伤率和产量聚类,将16个小麦品种聚为5类,I类:济麦22、临Y8012、山农28;II类:舜麦1718、济麦23、中麦36、烟农1212;III类:山农30、晋麦84号、衡杂102、师栾02-1、科农2009、周麦18;IV类:冀麦325、西农585;V类:西农529。从第I类品种到第V类品种,冬性越来越弱,春性越来越强,抗晚霜冻能力越来越弱。  相似文献   
47.
为了评价玉米带耕沟播模式下不同沟灌形式对水分利用效果和产量构成的影响。采用玉米带耕沟播的窄行沟灌(T2)、宽行沟灌(T3)、宽窄行共灌(T4)三种模式与生产常规大水漫灌(T1)模式进行了大田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与大水漫灌相比,带耕沟播三个灌水方式增加了玉米有效穗数和穗粒数,提高了玉米百粒重,玉米产量提高了6.23%、7.08%和8.62%;T2,T3和T4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了133.22%、78.67%和23.08%;灌溉水利用效率分别提高了112.69%、42.35%和11.81%;灌水周期天数缩短了62.55%、53.69%和27.15%。因此带耕沟播窄行沟灌是一种高效节水灌水模式。  相似文献   
48.
为评价转基因大豆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选取2个转基因品种94Y20和TN1以及1个非转基因品种运豆101作为材料进行盆栽试验。结果表明,转基因大豆对土壤放线菌全生育期没有影响;转基因大豆对土壤鼓粒期和成熟期土壤细菌具有一定影响;转基因大豆对苗期土壤固氮菌和氨化细菌具有一定影响,对其他生育期没有影响;转基因品种TN1的花期土壤真菌显著减少。结果说明转基因大豆对土壤微生物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49.
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的《河北省植物保护条例》是国内第一部全面规范植物保护行为的地方性法规。本文概述了制定《条例》的意义、立法过程和规范的主要内容,这对推进河北省植物保护法制化建设必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0.
冀中南棉区第5代棉铃虫发生规律杨海珍,李永山,刘超,王书魁,董巧凤,李振峰,齐清秀(河北省植保总站,050031)(成安县植保站)棉铃虫在河北省一般年份发生4代。1992年以来出现了第5代,虽然发生较晚,却为害严重,据1994年调查,导至夏播及晚播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