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8篇
林业   3篇
农学   37篇
基础科学   3篇
  5篇
综合类   88篇
农作物   48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22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41.
两熟种植模式一直是华北平原的主要种植模式,冬季作物以小麦为主,夏季则以玉米、大豆、棉花和薯类等作物为主。为研究不同夏播前茬作物对后茬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选用玉米(T1)、大豆(T2)、花生(T3)和甘薯(T4)四种夏播作物,在播种前和收获后检测田间土壤养分变化,以及后茬小麦的籽粒产量和品质。结果表明,大豆收获后,15~30 cm土层土壤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分别提高129.75%和43.93%,远高于其他前茬处理;花生收获后,15~30 cm土层土壤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与播前相比基本保持平衡;四种前茬处理下土壤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均显著增加。玉米前茬和花生前茬处理下,小麦产量和籽粒中氮、磷、钾的积累量显著高于大豆前茬和甘薯前茬处理,小麦产量比甘薯前茬处理分别提高38.15%和31.13%。花生前茬能够有效提高后茬小麦籽粒干基蛋白、湿面筋含量和籽粒容重,大豆前茬能够提高后茬小麦籽粒的干基淀粉含量,甘薯前茬能够提高后茬小麦的出粉率。总的来看,选择花生做前茬,在保持后茬小麦产量较高的同时,能够提高小麦籽粒的品质性状。  相似文献   
42.
能力验证活动能够了解本实验室的检测水平,有针对性地学习和提高相关业务,在确定实验室检测能力和技术水平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其在植物检疫领域的应用起步较晚,还有待深入研究和完善。本文分析我国植物检疫实验室能力验证的现状和不足,提出了植物检疫实验室能力验证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3.
黄姜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甾体激素药源植物。提高栽培黄姜皂素含量是实现黄姜-甾体激素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一。通过对近几年初步试验研究和情况进行分析,我们认为, 影响栽培黄姜皂素含量的主要因素包括黄姜品种、生长年限、黄姜生长环境、肥料与耕作制度。  相似文献   
44.
采用水培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Pb2 胁迫对小麦幼苗呼吸作用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Pb2 浓度的升高,小麦幼苗叶片和根的呼吸速率及琥珀酸脱氢酶(SDH)活性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2)对细胞色素氧化酶(COD)、苹果酸脱氢酶(MDH)、异柠檬酸脱氢酶(IDH)同工酶的电泳分析表明,Pb2 对小麦幼苗叶片和根中COD、MDH、IDH同工酶的表达在整体上均呈现出低浓度诱导,高浓度抑制的效应;同时,Pb2 胁迫诱导了根中新的MDH、IDH同工酶带的表达。  相似文献   
45.
小麦籽粒戊聚糖含量及相关遗传特性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2001~2002年选用18个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测定了其籽粒总戊聚糖含量和水溶性戊聚糖含量,探讨了戊聚糖含量的遗传特性及与穗部性状的相关性,以期为专用小麦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同一生态环境条件下,不同小麦品种间的籽粒总戊聚糖含量、水溶性戊聚糖含量均存在极显著差异;总戊聚糖含量和水溶性戊聚糖含量具有较高的遗传力,水溶性戊聚糖含量遗传进度较大;结实小穗数与总戊聚糖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单位面积穗数与水溶性戊聚糖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穗粒数、穗粒重与水溶性戊聚糖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46.
为调整南裕固族自治县牧区经济产业结构,加快发展特色经济,拓宽农牧业增收渠道,增加农牧民收入,实现自治县农牧业经济的跨越发展转型升级,结合立足自治县生态资源丰富地大物博等优势,肃南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组织科技人员大力推广发展黑枸杞的种植,该文主要介绍了黑枸杞人工栽培种植技术。  相似文献   
47.
采用节水栽培并减少氮肥用量是实现豫北冬小麦生产的高产、高效和环境友好发展的必然选择,探明限水减氮对冬小麦产量和植株各层次器官干物质运转的影响,可为该地区冬小麦节水栽培和合理施用氮肥提供科学依据。2009—2010和2010—2011年连续2年在河南浚县钜桥进行小麦田间裂区试验,主区设置2个灌溉水平[拔节水(W1)和拔节水+开花水(W2)],副区设置5个氮肥水平[330 kg hm~(–2) (N4,豫北地区小麦生产中常规施氮量)、270 kg hm~(–2) (N3)、210 kg hm~(–2) (N2)、120 kg hm~(–2) (N1)、0 kg hm~(–2) (N0)],测定了籽粒产量和植株各层次器官干物质运转量、运转率和对籽粒贡献率。减量施氮与N4相比,各营养器官向籽粒运转的干物质量均有增加,其中,穗轴+颖壳的干物质运转量增加了323.2%,增幅远高于茎节的24.5%和叶片的4.6%,且穗轴+颖壳的干物质运转率和对籽粒贡献率增幅也远高于茎节和叶片。减量施氮处理的叶片干物质运转量的增加主要源于倒三叶和倒四叶,分别增加28.7%和201.1%,而茎节干物质运转量的增加主要源于除穗位节外的其他茎节,分别增加21.7%(倒二节)、71.8%(倒三节)、44.5%(倒四节)和31.1%(余节)。与W2相比, W1干物质运转量无显著差异,但干物质运转率略高(24.6%vs. 23.8%),对籽粒贡献率较高(35.1%vs. 30.0%),籽粒产量降低11.2%,水分供应量减少750 m3 hm~(–2)。可见,减量施氮促进了营养器官,尤其是穗轴+颖壳和下层器官(倒三叶、倒四叶、倒三节、倒四节和余节)的干物质向籽粒的运转,提高了对籽粒贡献率,有利于提高籽粒产量。  相似文献   
48.
从黑河的历史与现实出发,提出对黑河流域进行综合治理是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生产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并侧重从实施全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节水农业等方面对环境建设的效益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9.
种植密度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小麦衰老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以半冬性小麦豫麦49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叶面喷施GA3、PP333、6—BA对旗叶衰老过程中MDA合量及小麦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低密度处理有效地减缓了旗叶衰老,提高了千粒重和穗粒数;植物生长调节剂以不同的方式调节小麦旗叶的衰老,影响小麦产量性状,其中PP333和6—BA能较好地协调产量构成因素间的关系,提高作物产量,GA3增产效果不明显。在高密度处理中,PP333能改善产量性状。从总体效果看,基本苗105万/hm^2与PP333相结合为较为适宜的处理组合。  相似文献   
50.
 运用张力计法对河南省7种主要类型土壤低吸力段持水特性进行了研究,按照θ=AS#+(-B)模式建立了低吸力持水曲线方程,分析了土壤性质与持水特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各类型土壤的水分变化过程均存在明显的滞后圈,其中两合土、立黄土滞后圈宽度较大,红胶土和砂姜黑土滞后圈宽度最窄,且各类土壤均呈现从表层到深层滞后圈由宽变窄的趋势。从A·B值和比水容量进行评价,立黄土、两合土持水特性最好,潮褐土、淤土次之,砂姜黑土、红胶土和黄褐土较差。在0.020~0.090Mpa吸力段,土壤持水量与质地关系密切,在极低吸力段,土壤持水量与容重、孔隙度关系密切,有机质含量与整个低吸力段的持水量均有正相关关系;A·B值和比水容量与质地、容重及总孔隙度有密切关系,用A·B值和比水容量的大小可作为土壤抗旱性的综合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