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6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8篇
  11篇
综合类   38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28篇
畜牧兽医   37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以10%大功臣WP为试验药剂,以40%水胺硫磷EC为对照,研究10%大功臣WP对梨木虱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10%大功臣WP 30、40、50mg/L防治梨木虱幼龄及老龄幼虫,均有一定效果,对幼龄幼虫防效优于老龄幼虫。50mg/L施用量,防效可达72%~91.8%,建议生产中10%大功臣WP用于防治梨木虱幼龄幼虫,并注意与其它内吸药剂的轮换施用,推荐施用剂量50mg/L。  相似文献   
42.
洪湖市位于江汉平原腹地,四湖水系尾端,东南临长江,北靠东荆河,西有348平方公里的洪湖与监利接壤,历史上洪湖属古云梦泽的一部分。经过建国40年的治理,洪、涝、旱等灾害得到一定治理,渍害的威胁成为影响农业生产的突出问题。据土壤普查:全市184.5万亩耕地中,有渍害低产田80.7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43.7%,有60.3万亩农田因地下水位过高,不能冬播,只能种一季中稻,严重制约了全市粮食生产的发展。为了大面积治理渍害低产田,摸索经验和作好示范,市政府于1986年9月正式批准成立“洪  相似文献   
43.
李忠义 《水产学报》2006,30(5):654-661
采用碳氮稳定同位素技术和聚类分析法对春季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虻(Erisphex potti)的饵料组成、摄食随体长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虻的食物由大于900 μm的浮游动物、细螯虾(Leptochela gracilis)、太平洋褶柔鱼 (Todarodes pacificus)、双喙耳乌贼 (Sepiola birostrata)、火枪乌贼(Loligo beka)、日本枪乌贼(Loligo japonica)、脊腹褐虾(Crangon affinis)和仔稚鱼组成,优势饵料为浮游动物,其重量贡献率为69%~75%。(2)虻的食物组成及摄食量在体长为60 mm时发生较大变化,脊腹褐虾、仔稚鱼及软体动物等饵料对体长大于60 mm的虻的贡献率增大,增幅为1%~12%。  相似文献   
44.
朊病毒(PrPSc)是由动物体内正常朊蛋白PrPc构象改变形成的,PrPSc与PrPC在氨基酸序列上完全一致,PrPC中α-螺旋丰富而PrPSc富含β-折叠。目前,科学家还未研究清楚PrP的生理机能。人们普遍认为:人和动物感染朊病毒病时除PrP外还存在一些重要的辅助因子影响着PrPC变构、PrPSc传播、PrPSc引起神经细胞凋亡等病变过程,因此,研究朊蛋白的各种辅助因子将有助于阐明这方面的问题,这些辅助因子包括各种金属离子,如Ca2+、Cu2+、Fe2+、Mn2+。作者概述金属离子对朊蛋白结构和功能的影响,以及它们在朊病毒病的发病过程中可能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45.
黄渤海春季甲壳类群落结构的空间变化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吴强  王俊  陈瑞盛  李忠义  孙坚强  金显仕 《水产学报》2012,36(11):1685-1693
为了解黄渤海甲壳类动物资源状况, 于2010年5月采用底拖网调查, 对黄渤海甲壳类动物的群落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黄渤海共捕获甲壳类32种, 其中虾类18种, 蟹类13种, 口足类1种; 不同海区优势种类组成差异较大, 脊腹褐虾在各海区均为优势种, 是黄渤海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甲壳类物种之一; 对黄渤海各海区甲壳类平均相对资源密度组成进行研究, 各海区甲壳类生物量均以蟹类密度最高, 黄渤海蟹类平均相对资源量为2.97 kg/h, 丰度均以虾类密度最高, 黄渤海虾类平均资源密度为1 825 ind/h; 对黄渤海甲壳类生物量的空间分布进行研究, 各海区生物量排序为黄海北部>黄海南部>黄海中部>渤海; 对黄渤海各海区甲壳类的生物多样性进行研究, 无论根据生物量还是丰度, 黄海南部的多样性指数最高, 黄海中部的多样性指数最低; 对各海区甲壳类群落结构相似性进行研究, 毗邻海区甲壳类群落结构的相似性指数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46.
不同栽培模式对氮磷钾养分径流流失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寻求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养分流失、减少环境污染的最佳种植模式,在广西丘陵坡耕地进行定位观测,研究广西主要经济作物、农民常规施肥和主要种植模式下的坡耕地养分径流流失特征,结果表明,木薯+玉米模式径流水中的总磷、总钾、硝态氮流失量最大,其次为总氮、铵态氮;木薯+花生模式径流水中的养分流失量除总磷(245.1 g/hm2)最多外,其他养分流失量均较少,氮素流失以硝态氮为主,占总氮的50%以上。产生径流量最多的模式是木薯+花生为60 974 L/hm2,其次是甘蔗模式为58 583 L/hm2,最少的模式是木薯+玉米为52 676 L/hm2;木薯+玉米种植模式下作物吸收氮、磷、钾的量最多(7月13日),甘蔗吸收氮、磷、钾的量均是最多的(11月13日)。三种种植模式中施肥量最大的是木薯+玉米,其次是木薯+花生,甘蔗是最少的。养分氮、磷径流率最大的均为甘蔗单种模式,养分钾径流率最大的为木薯+玉米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47.
渤海鱼类群落结构关键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2012—2016年每年8月渤海鱼类资源量底拖网调查数据,对鱼类群落进行了CLUSTER聚类分析和MDS标序,根据组间差异种和组内相似种年际贡献率,筛选鱼类群落结构关键种,结果显示:(1)在29.93%~35.69%的相似性水平上,2012—2016年各年度渤海鱼类群落分组情况良好,相应MDS系数都小于0.2。(2)2012—2016年渤海鱼类组间种类组成差异都极显著(P=0.001),贡献组间80%累积差异性,且出现率超过50%的鱼类,4个年度共有的种有鳀(Engraulis japonicus)、3个年度共有的种有黄鲫(Setipinna taty);组间差异性贡献率大于10%,且出现率超过50%的鱼类,3个年度共有种仅有鳀,2个年度共有种仅有黄鲫。(3)贡献2012–2016年渤海鱼类群落组内相似性80%累积贡献率,且出现率超过50%的鱼类,2个年度共有的种有鳀、矛尾虾虎鱼(Chaeturichthys stigmatias)和矛尾复虾虎鱼(Synechogobius hasta);组内相似性贡献率大于10%,且出现率超过50%的鱼类,3个年度共有种有鳀,2个年度共有种有矛尾虾虎鱼和矛尾复虾虎鱼。(4)依据2012—2016年渤海鱼类群落结构相似性与差异性中各鱼种累积贡献率和单贡献率的大小和出现频率,推断鳀是渤海鱼类群落结构的首要关键种,其次为黄鲫,然后是矛尾虾虎鱼和矛尾复虾虎鱼。这4种鱼的站位平均资源量对中上层鱼类及底层鱼类站位平均资源量的比例及相关性和回归性,以及年度的优势度指数也证实上述关键种观点。综上所述,渤海鱼类群落结构首要关键种为鳀,其次为黄鲫,渤海鱼类关键种的研究可为渤海捕捞产业的调整和渔业资源的养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8.
牛病防治     
牛病防治的方针是"防重于治",即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坚持每年春、秋两季预防注射,打好预防针非常关健. 1 传染病 牛的传染病很多,主要介绍以下两种. 1.1牛炭疽 俗称"飞疔",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  相似文献   
49.
黄海南部银鲳的摄食生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应用汞质量平衡模型评估了黄海南部银鲳的日摄食量,为5.87 g wet/100 g wet/d。结合1998~2000年海上声学评估获得的资源量,计算了黄海南部银鲳年饵料消耗量为4.78×105 t,食物转换效率为1.46%。根据观察食道侧囊和分析胃含物,确认水母是银鲳的食物源之一,食道侧囊能够高效碾磨水母,是银鲳重要消化器官,胃内鳞片不是银鲳摄食对象。亟需对银鲳摄食水母的生态过程进行深入研究,从而确定银鲳控制水母暴发的潜在可能性。  相似文献   
50.
李忠义  林群  李娇  单秀娟 《水产学报》2019,43(9):1870-1880
本文对中国海洋牧场自建设以来的研究工作进行了综述,分析了国内外海洋牧场建立的背景与必要性,介绍了我国海洋牧场的研究内容和基本状况。阐述了国外海洋牧场研究内容与研究经验,特别是日本在海洋牧场研究方面的经验总结,国外研究者提出海洋牧场建立的终极目标是恢复自然生态系统。我国海洋牧场当前的研究侧重于牧场本身的建立与增殖种群数量恢复方面,对于牧场生态系统的研究虽有所涉猎,但多停留在研究初级阶段,研究精度与深度不够。提出我国海洋牧场今后研究重心应集中于牧场生态系统实时食物网结构与能量传递方面,在此基础上提高海洋牧场生产力,并建立海洋牧场与周边水域的自然营养通道以逐步改善与恢复海洋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