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0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2篇
  2篇
综合类   46篇
农作物   23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巴州区白云乡,去年集中成片示范种植了水稻-草莓-莴笋多元多熟高产栽培技术农田300亩,获得亩平1.2万元的好效益。现将主要作法介绍于后:1.深沟高厢除湿害。改善排水系统、降低土壤湿度,是战胜湿害、减轻病害、提高土壤功能作用的基础措施。在水稻收获后,划厢开沟,一般厢宽250厘  相似文献   
42.
<正> 沙参是直根系作物,以取地下茎为主体,叶、秆、根均可作药材,也是食用佳品,全身是宝,具有适应性广、抗逆性强、营养丰富、产量高、经济价值高的特点。无论高山平地均可种植。一、播种高质量,壮苗打基础沙参种籽小,播种密度和质量对培育壮苗至关重要,为培育壮苗要严把  相似文献   
43.
探讨了乌泥坡模式免用除草剂免耕抛秧技术(简称双免法).该技术是通过低割稻桩、深水泡田除草,而不施用化学除草剂的环保型水稻免耕抛秧技术.双免法具有生态环保、省工节本、简便易行、高产高效等特点.经过3 a的试验,该技术能较好地防除前季稻茬再生苗、落粒谷苗和杂草,比使用化学除草剂免耕模式更简便节本增效.  相似文献   
44.
2004年晚季在大田条件下,对免耕抛秧、常耕抛秧、稻草还田免耕抛秧和稻草还田常耕抛秧的立苗速度与立苗期的根系生长及其产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免耕抛秧比常耕抛秧增产7.64%.稻草还田免耕抛秧与稻草还田常耕抛秧产量差异不大,但分别比常耕抛秧高10.72%和8.22%。免耕抛栽秧苗前期立苗速度较慢,后期立苗速度较快,总的立苗时间较常耕抛栽秧苗多1d。免耕使立苗期根系及分枝数量、根系的总长度和根毛区长度及根系氧化能力下降。但是.稻草还田增加了立苗期根系及分枝数量和根系长度,提高了根系氧化能力,因而对抛栽水稻立苗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其促进作用在免耕条件下更明显.  相似文献   
45.
梦是民族梦,也是种粮大户智能化、信息化的现代农业梦。
  在种粮大户看来,种田能种出一番大事业,除了辛勤耕耘,更得益于党的惠农政策来化解种田靠天吃饭的风险;有农机帮忙,使大面积、规模化耕种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46.
梦是民族梦,也是种粮大户智能化、信息化的现代农业梦。在种粮大户看来,种田能种出一番大事业,除了辛勤耕耘,更得益于党的惠农政策来化解种田靠天吃饭的风险;有农机帮忙,使大面积、规模化耕种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47.
2003年晚稻在荔浦县进行的试验结果表明,在早稻收割后第5天(即再生稻和落粒谷苗已长出)喷施农民乐747,喷药后间隔6~7 h回水抛秧,或收割早稻后当天每公顷施750 kg碳酸氢铵和375 kg钙镁磷肥封杀再生稻和落粒谷并作基肥,第2天回水泡田,第5天抛秧,这2个处理对再生稻和落粒谷苗有较显著的防除效果,并取得较好的产量。早稻收割后第5天喷药,当天回水抛秧处理每公顷产量6 570 kg,比收割早稻后当天喷药,第2天回水,第5天排浅水抛秧处理增产697.5 kg/hm2,增长11.88%。  相似文献   
48.
针对我区旱地行比乱,荫蔽重,用养失调,生产效益低,光热水土利用差的问题,我们以0.84m:0.84m窄幅定型为基础,分带轮作为核心,进行科学组装,充分发挥地力资源优势,创建了一种旱地新四熟模式,并探讨了不同定型行比对各季作物的生产效应。  相似文献   
49.
为了解决高螃望天田水稻秧苗迟栽、小麦迟播低产少收问题,特进行“黄莲白-大蒜-辣椒-花生”分带轮作栽培。每亩可获得产值1.2万元的好效益。其栽培技术如下: 1、标准留行水稻收获后,稻田按照334厘米划厢对半分带种植。甲带:先种黄莲白→收获后种绿肥或养地→翻春后深挖抗土→施足底肥栽辣椒→收获后栽大蒜。乙带:栽大蒜→收获后栽花生→再栽黄莲白。  相似文献   
50.
近几年来,随着农村科学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及晚秋生产的迅猛发展,调优保优、扩库增源和增施基肥,稳定密度,化促化控,抓综防的综合配套技术的推广,经济产量明显提高,但时间差,空间差,茬口衔接,土地合理利用等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春播小麦正是弥补的有效措施.2002年巴州区农技站对春小麦高产模式作了重点研究,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