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1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1篇
  23篇
综合类   4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为探究稻农绿色生产行为、产业组织模式选择及其收入之间的内在联系,以中国水稻主产区黑龙江、吉林、安徽和湖北4省1 487份农户调研数据为基础,采用带有工具变量的CMP模型分析绿色生产行为对稻农产业组织模式选择的影响,并进一步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研究不同产业组织模式的收入效应。结果表明:1)稻农产业组织模式选择以传统市场交易模式为主,纵向协作模式和横向合作模式较少;就纵向协作模式和横向合作模式占比来看,黑龙江比例最大,吉林和安徽次之,而湖北占比最小,存在一定的空间差异。2)进行绿色生产正向推动稻农选择纵向协作模式和横向合作模式,而对选择传统市场交易模式产生负向影响。3)相比传统市场交易模式,稻农选择纵向协作模式和横向合作模式分别提高15.9%和5.3%的水稻收入水平。因此,为了推动产业组织模式发展、保障农户持续增收,应加大绿色生产技术推广,多角度挖掘双方盈利空间,增加彼此紧密度以建立全面深入的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42.
发展循环经济已成为国家战略,2004年12月3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逐步构建节约型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2005年10月11日在北京召开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认真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突出的环境问题,在全社会形成资源节约的增长方式和健康明的消费模式。”循环农业就是把循环经济的理念应用于农业生产,在农业生产过程和产品生命周期中延伸产业链条,减少资源、物质的投入量和减少废物的产生排放量,达到生态和经济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43.
日本农林水产省科研布局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分析日本农林水产省科研组成及区域布局现状的基础上,从区域布局与区域研究分工等方面总结了日本农林水产省科研区域布局的经验,并结合中国的部属农业科研机构的发展现状,提出了部属国家级农业科研区域布局的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44.
在分析南方红黄壤地区粮食生产波动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三点弱化粮食生产波动的建议。  相似文献   
45.
美国在全球有机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其有机农业发展经验与政策实践具有借鉴意义。本文回顾了美国有机农业发展状况,系统梳理了其有机农业政策演变。美国有机农业已由早期的供过于求转变为近期的供不应求。20世纪90年代,美国主要致力于制定与实施全国性统一有机标准,以激发有机产品需求;2002年以来,陆续实施了资助有机农业研究、分摊有机认证成本与有机转型成本等政策,以扩大有机产品供给。鉴于美国经验,建议加强有机标准监管以在有机农业内建立起诚信机制,加强对有机农业研究的资助力度,以及加大对有机农业生产的补贴强度。  相似文献   
46.
无机肥配施粪肥对华北褐土团聚体分布及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为研究无机肥配施粪肥对华北褐土团聚体分布、稳定性及对土壤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 SOC)保护性机制的影响,于2012年采自河北省徐水县试验站冬小麦-夏玉米定位试验田进行了试验。设置1个空白对照CK,1个单施化肥处理N10,4个粪肥与化肥配施处理M1N9、M2N8、M3N7、M5N5,采集0~20 cm耕层土样,测定土样团聚体稳定性和SOC含量。结果表明:单施化肥不能明显提升土壤中SOC含量;配施粪肥能显著地提高R0.25和大团聚体中OC(Organic carbon)的含量。M3N7处理能显著提高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Mean weight diameter,MWD)、几何平均直径(Geometric mean diameter,GMD)和各级团聚体中OC的含量。M2N8、M3N7、M5N5处理中SOC主要分布在2~0.25 mm的大团聚体上,CK处理中SOC主要分布在微团聚体上,大团聚体含量较低,说明微团聚体比大团聚体形成的早,稳定性高于大团聚体,验证了微团聚体通过胶结作用形成大团聚体的层次性机制。该褐土的团聚体-SOC相互作用说明大团聚体的层次性形成和稳定性对SOC的保护具有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47.
为筛选能够降低土壤硝态氮残留量并具有显著经济效益的华北旱作区夏播种植模式,在河北省徐水县设置夏播作物的不同单间作模式田间对比试验。结果显示,各处理中,玉米大豆间作的作物总吸氮量最大,使土壤硝态氮残留量明显降低并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其土地当量比也大于1,且在提高后茬冬小麦籽粒产量、秸秆产量、作物吸氮量方面效果较好。与玉米单作比较,玉米大豆间作模式0~200 cm土层硝态氮残留量降低56.66 kg.hm-2,作物整体吸氮量提高6.17 kg.hm-2,经济效益增加2054.62元.hm-2;后茬冬小麦的籽粒产量、秸秆产量、作物吸氮量分别提高了197、673 kg.hm-2和5.91 kg.hm-2。  相似文献   
48.
目的 全面测度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水平及其时空变化,并揭示关键影响因素。方法 文章利用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不包含西藏、港、澳、台)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等方法,对2010—2021年农业农村信息化的发展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1)当前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综合水平为0.398,总体仍然偏低。(2)2010—2021年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水平呈现出逐年提升态势,年均增长率为1.22%;从空间差异看,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呈现出“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特征。(3)人均GDP、城镇化率和农村平均受教育程度分别在1%、5%和1%的显著性水平上对农业农村信息化具有正向影响。结论 (1)抓住数字乡村与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历史机遇提升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综合水平,(2)打破信息壁垒,持续缩小农业农村信息化的地区差异。  相似文献   
49.
我国是一个拥有9亿多农民的农业大国,“三农”问题是我国面临的最大挑战。围绕农业、农村发展的一系列农业科技问题,如优良畜禽和农作物品种的选育、动植物病虫害防治、农业资源环境监测与预警、农产品质量安全等都是农业公益科研的重要领域。农业公益研究将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  相似文献   
50.
[目的]水稻田具备重要的生态服务价值,通过调查城乡居民对稻田生态服务价值的支付意愿,量化水稻田的生态服务价值。[方法]以苏州市为例,在稻田生态系统服务及价值评价方法的基础上,采用意愿调查法(CVM)法和相关计量模型研究了稻田生态服务价值和城乡居民对稻田生态服务价值的支付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1)苏州市稻田生态服务价值为3.75×1010元,单位面积稻田生态服务价值为4.52×105元/hm2;(2)68.99%市民和65%的农民家庭愿意为稻田生态服务价值付费,支付额度分别为1 230.43元/户和434.67元/户;(3)受教育程度、家庭总人数、工作人数(劳动力人数占比)、被抚养人数和家庭收入等是影响城乡居民支付意愿的重要因素。[结论]稻田生态服务价值有其重要性,有必要将稻田生态服务价值纳入资源配置决策,建立稻田生态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