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园艺   29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 毫秒
41.
大白菜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RAPD技术对64份大白菜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从OPE,OPF,OPG和OPH 4套共80条引物中选出了16个条带清晰、且具有多态性的引物分析供试材料,结果共产生100条扩增带,其中72条带具有多态性,多态性频率平均为72%。由RAPD分析结果可初步得出芜菁、小白菜和大白菜的特征谱带,这些特征谱带可分别作为这3个亚种的RAPD标记,据此可鉴定这3个亚种。将扩增出来的72条多态性片断进行统计,采用UPGMA进行聚类分析,取相似距离0.721为阈值,将大白菜种质资源分为6个类群,而小白菜(66号,苏州青)和芜菁(67号)各成一类,共8个类群。  相似文献   
42.
孟淑春  徐秀苹  宋顺华 《蔬菜》2021,(12):46-49
净度是评价种子批播种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影响着种子批的发芽率和商品性。净度分析是种子检验的重要项目之一,是体现种子检验机构检验能力的关键所在,是保持国际种子检验协会ISTA认可资质的决定性检验项目。目前我国的种子净度检验工作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如国内符合国际标准的检测机构偏少、净度分析技术力量较薄弱、缺乏种子标本库、有害杂草入侵日趋严重,需要提升检验人员的净度检验技术水平和检验能力等,这是作物丰产的可靠保障,对现代农业生产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3.
对无籽西瓜种子进行引发处理试验,研究其对种子萌发特性及幼苗苗期生长的影响,引发过程影响处理效果的因素,处理种子保存过程中活力的变化。结果表明,引发处理显著提高了种子萌发速度和整齐度,提高了三倍体西瓜种子萌发率,还提高了出苗速度和幼苗特性,增加了幼苗质量和胚轴长度。引发处理的效果与种子自身及处理条件相关,处理后的干燥速度对引发效果影响极大,过快、过慢都会降低引发效果。将处理后的2个西瓜品种的种子与未处理的种子一起放在4℃或室温下保存约1年,种子活力未发生明显变化,引发效果得到保持。对引发方法的选择、引发效果的影响因素、引发与种子健康的关系以及商业应用的风险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4.
为明确西瓜生产中一种幼苗新病害的病原菌种类,分离纯化获得菌株XG1601,并测定其致病性,利用形态学特征和rDNA ITS序列分析技术明确了该病原菌的分类地位,研究了不同杀菌剂及干热处理西瓜种子对该病害的防治效果。结果显示,结合形态特征及rDNA ITS序列技术分析最终确定菌株XG1601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f. sp. niveum。该病原菌为种子传带,引起西瓜种传枯萎病,西瓜种子种皮和种胚的带菌率分别为5.4%和1.7%,在温室中播种30 d左右,幼苗的发病率可达35.7%~41.1%。种子处理对该病害的防治试验结果显示,6.25%精甲霜灵?咯菌腈悬浮种衣剂和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包衣种子对病害的防治效果分别为67.0%和68.6%,80℃干热处理种子72~96 h的防治效果均为100.0%,且对处理种子的发芽势、出苗率和鲜重均无不利影响。说明80℃干热处理种子72~96 h对西瓜种传枯萎病的防治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5.
以葫芦和南瓜种子为材料,比较了68、72、75、80℃4个干热处理温度条件及6℃和常温2种种子保存条件对种子质量的影响;通过田间栽培试验检测了种子干热处理对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Cucumber green mottle mosaic virus,CGMMV)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68~80℃的温度处理种子72 h后,不会影响葫芦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但显著降低了南瓜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高温干热处理后,3个葫芦品种的种子分别在常温和6℃下保存15个月后,种子发芽势均显著下降;2个南瓜品种分别在常温和6℃下保存12个月后,除68℃和72℃处理的南瓜京欣砧2常温保存种子的发芽势以外,其他处理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都显著下降。通过3 a 3种不同栽培模式的田间试验,不同带毒率的葫芦砧木种子经过72℃干热处理72 h后,嫁接西瓜在田间均未发生CGMMV。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葫芦科作物种类,甚至不同品种对温度的敏感性不一样;干热处理种子是防治CGMMV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6.
本文介绍了湖南柑桔裂皮病的发病历史、田间病状、栽培品种的感病情况以及对该省67个重要栽培品种(系)和41株初选良种母本树感病情况的指示植物鉴定结果,并初步确证表现裂皮病典型病状的品种(系)有26个。其中外来品种21个,国内原有品种5个,占供测品种总数的38.8%。  相似文献   
47.
不同发酵条件对瓜类细菌性果斑病菌感染西瓜种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甜)瓜果斑病是西瓜嗜酸菌Acidovorax citrulli侵染瓜类作物引起的典型细菌病害,种子带菌是该病最重要的传播方式,防止种子感染是病害预防的首要环节。本研究分析了西瓜种子不同发酵条件对种子感染病菌的影响。研究通过人工接种西瓜发酵液,设置发酵温度为20℃和30℃,检测在不同发酵时间下发酵液pH、A.citrulli菌量、种子外部带菌量、种子内部带菌率,以及出苗发病率,系统地分析比较发酵条件对西瓜嗜酸菌侵染种子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开始发酵到发酵24h,发酵液中A.citrulli菌量快速增长并达到峰值1011cfu/mL,随后逐渐减少;发酵24h的种子外部带菌量最高,达到4×109 cfu/mL;发酵过程中A.citrulli可侵染种皮内部(10%)及种仁(1%);发酵温度对种子感染A.citrulli及幼苗发病率的影响不显著;此外,发酵液菌量与pH相关性显著。以上研究结果表明:控制发酵温度并不能够减少A.citrulli菌的种子感染,减少发酵时间才是减少病菌增殖感染种子的防控关键。  相似文献   
48.
正我国是世界西瓜生产与消费第一大国,西瓜收获面积占全球总面积的58.06%,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76.5%(赵姜和吴敬学,2012)。采用嫁接栽培可以提高西瓜对土传病虫害的抗性,但西瓜嫁接苗生产中育苗温室内相对的高温和高湿环境容易导致病虫害的发生蔓延(别之龙,2011)。2014年以来,在北京市西瓜种植区的育苗温室内,用南瓜嫁接砧木的幼苗上发生一种褐斑病,导致嫁接苗长得弱小。目前国内外还未见关于该病害的研究报道。为明确  相似文献   
49.
本文围绕目前我国西瓜生产中西瓜蔓枯病、细菌性果斑病、黄瓜绿斑驳病毒病等重要的种传病害,阐述了其发生与危害;讨论了国内外在病原物种子传带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比较种子健康传统检测技术与现代分子检测技术的优点与局限性;总结现有的种子处理方法,最后提出了尚未明确和亟须研究的问题,为西瓜种传病害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0.
为了探讨白菜种子萌发热抑制的机制,以新收获的白菜种子为材料,研究了种子萌发对不同温度的响应,后熟、冷层积和植物激素处理对种子萌发的作用,以及种子萌发和不同处理与细胞壁降解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当萌发温度 ≥ 20 ℃时,种子的萌发率显著降低,热抑制的种子不表现次生休眠。后熟、层积和GA3处理能有效地降低种子萌发的热抑制;相反,ABA处理则增强种子萌发的热抑制。种子萌发过程中内切–β–甘露聚糖酶、β–甘露糖苷酶和α–半乳糖苷酶的活性增加。与新收获的种子相比,后熟、层积和GA3处理增加上述3种酶的活性;ABA处理增加内切–β–甘露聚糖酶的活性,但不影响β–甘露糖苷酶和α–半乳糖苷酶的活性。在不同温度下吸胀48 h的种子的内切–β–甘露聚糖酶和α–半乳糖苷酶的活性变化与随后种子的萌发没有直接关系。说明新收获的白菜种子具有明显的萌发热抑制,这种特性能被后熟、层积和GA3处理以增强细胞壁降解酶活性的方式有效地解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