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1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2篇
  8篇
综合类   30篇
农作物   21篇
畜牧兽医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秸秆还田配施氮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春玉米产量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为了探明秸秆还田配施氮肥耕层构造对春玉米产量及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2014-2015年在辽宁铁岭设置了秸秆0 kg/hm~2+纯N 0 kg/hm~2(S0F0),秸秆9 000 kg/hm~2+纯N 0 kg/hm~2(SN0),秸秆9 000 kg/hm~2+纯N 112.5 kg/hm~2(SN1),秸秆0 kg/hm~2+纯N 225 kg/hm~2(S0N2)(当地传统种植方式,CK),秸秆9 000 kg/hm~2+纯N 225 kg/hm~2(SN2),秸秆9 000 kg/hm~2+纯N 337.5 kg/hm~2(SN3)6个处理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秸秆还田配施氮肥耕层构造对春玉米产量、土壤物理性状、根系形态等指标影响显著(P0.05)。全量还田9 000 kg/hm~2和配施纯氮225 kg/hm~2产量最高,比秸秆不还田2 a增产1.10%~11.56%,但产量并未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持续增加;群体生物产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收获指数在0.46~0.59之间。秸秆还田配施氮肥耕层构造可显著提高土壤含水量,降低土壤容重,调节土壤三相比;秸秆还田配施氮肥耕层构造春玉米根数、根长、根体积、根干质量等根系形态指标均优于秸秆不还田,且随着氮肥施入量的增加,各项指标均表现越好。因此,综合分析认为,秸秆还田量9 000 kg/hm~2和配施氮肥225 kg/hm~2是辽北棕壤区比较理想的耕层构造模式和秸秆还田技术,在该区域农业发展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2.
玉米施用氮肥和有机物N2O释放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张海楼  安景文 《玉米科学》2012,20(2):134-137
氧化亚氮(N2O)是除二氧化碳和甲烷之外的一种重要温室气体。N2O通量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夏季高于春秋两季;不施肥料及猪粪、秸秆不还田的玉米田N2O排放通量明显高于空地,表明种植玉米促进N2O排放;施用氮肥N2O排放通量在整个玉米生长季均高于不施肥的处理,表明施肥促进土壤N2O排放通量的增加。在施用化肥基础上,玉米秸秆还田、施用猪粪N2O排放通量均高于只施用化肥,在两个排放高峰期表现尤为明显。玉米秸秆、猪粪含有较多的C、N物质,进一步促进了土壤中微生物的硝化和反硝化作用,有利于N2O的生成及排放。在等碳量条件下,施用猪粪N2O排放通量高于玉米秸秆还田;在碳不等量条件下,玉米秸秆还田或猪粪量越高,N2O排放通量越大,表明在一定用量范围内增施有机物料,能增加N2O排放通量。  相似文献   
43.
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对东北春玉米光合性能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秸秆还田配施氮肥是解决旱作农田"耕层变浅"、"土壤紧实"、"有效耕层土壤减少"问题的重要措施之一,在旱作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意义。为探明秸秆深翻还田配施氮肥对东北春玉米光合性能和产量的影响,本研究于2014—2015年在辽宁铁岭设置S0F0(秸秆0 kg hm~(–2)+纯NPK 0 kg hm~(–2))、SN0(秸秆9000 kg hm~(–2)+纯N 0 kg hm~(–2)+纯P 112.5 kg hm~(–2)+纯K 90 kg hm~(–2))、SN1(秸秆9000 kg hm~(–2)+纯N 112.5 kg hm~(–2)+纯P 112.5 kg hm~(–2)+纯K 90 kg hm~(–2))、S0N2(秸秆0 kg hm~(–2)+纯N 225 kg hm~(–2)+纯P 112.5 kg hm~(–2)+纯K 90 kg hm~(–2),当地传统种植方式,CK)、SN2(秸秆9000kg hm~(–2)+纯N 225 kg hm~(–2)+纯P 112.5 kg hm~(–2)+纯K 90 kg hm~(–2))、SN3(秸秆9000 kg hm~(–2)+纯N 337.5 kg hm~(–2)+纯P 112.5kg hm~(–2)+纯K 90 kg hm~(–2))6个处理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对春玉米籽粒产量和生物产量影响显著,秸秆还田9000 kg hm~(–2)和配施氮肥225 kg hm~(–2)处理的籽粒产量最高,比秸秆不还田和施氮量225 kg hm~(–2)处理(CK)2年平均增产6.33%,增产的主要原因是百粒重和行粒数的显著提高和秃尖的显著降低;玉米籽粒产量并未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持续增加;相同施氮量条件下,秸秆还田比秸秆不还田2年平均群体生物产量增加2.95%。秸秆还田配施氮肥能够增加春玉米株高、茎粗、叶面积,提高叶绿素含量和光合作用,相同施氮量条件下,秸秆还田比秸秆不还田处理2年平均灌浆期叶面积增加2.71%,光合速率提高4.80%。综合分析认为,秸秆还田9000 kg hm~(–2)和配施氮肥225kg hm~(–2)是辽北棕壤区春玉米生产比较理想的还田和施肥模式,在该区域农业发展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4.
辽西北地区是玉米早衰的高发地区。通过大田定位施肥试验,对春玉米生育后期穗位叶叶绿素含量、保 护酶活性、根系干重和叶片枯黄比例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叶绿素含量、根系干重都呈增加的趋 势,黄叶比例逐渐下降;SOD、POD 活性在灌浆期、乳熟期和蜡熟期随玉米生育期的推进呈逐渐降低的变化趋势;施 氮量240 kg/hm2可明显提高SOD、POD 活性,叶绿素含量、根系干重都达到较高值,黄叶比例最低,有效延缓了玉米 叶片的衰老速度,籽粒产量最高达到9 284 kg/hm2,与无肥对照比较增产40.09%。  相似文献   
45.
试验在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进行,研究了滴灌条件下不同施肥处理即常规肥料与缓释肥料对马铃薯块茎产量、肥料利用率及土壤养分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肥料相比,缓释肥处理可以显著提高马铃薯产量及肥料利用效率,可使块茎增产13.5%,肥料利用率提高2.1%~8.4%。缓释肥处理养分释放规律与作物生长趋势比较一致,避免了常规肥料造成的前期养分释放较高、后期供应不足的现象,是一种比较安全的减投增效、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6.
研究连续2年秸秆还田下氮肥用量对玉米产量、氮肥利用率及土壤硝态氮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产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逐渐增加,施氮量达到216 kg·hm-2时,产量最高,施氮量超过216 kg·hm-2时产量有降低的趋势。相同施氮处理玉米产量年际变化明显,2010年较2009年产量提高0.69%~4.75%。氮肥利用率、氮肥农学利用率和氮收获指数随着秸秆还田年限的增加,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2年0~100 cm土层土壤硝态氮含量均以施氮240 kg·hm-2最高,且有向土壤深层迁移的趋势,对浅层地下水构成潜在的威胁。与施氮240 kg·hm-2相比,施氮168、192 kg·hm-2和216 kg·hm-2处理0~100 cm土壤无机氮残留量2年平均减少39.87%、35.84%和29.38%。相同施氮处理,0~100 cm土壤无机氮累积量2010年较2009年略有降低。综合考虑玉米产量、氮肥利用率与生态环境效益,该地区最适施氮量200 kg·hm-2左右。  相似文献   
47.
马铃薯品种改良后需要有配套的专用肥配合才能发挥其增产作用。试验证明,育苗专用土壤调制剂在投入较低的情况下,增产30.19%,增加产值60.10%,所有处理与对照相比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48.
以25个毛白杨无性系纤维特征指标为对象,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将11纤维指标简化为木纤维壁腔比和腔径比、导管比例与纤维比例、微纤丝角与木素含量、纤维长和纤维长宽比几个综合变量;在主分量分析的基础上对25个无性系进行聚类分析,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和各主分量值的排序,结合生长性状,可选出满足不同纸张要求的优良纸浆材毛白杨无性系。  相似文献   
49.
在辽宁省康平县碱性草甸土上进行的磷石膏试验表明,磷石膏中的氟不会对土壤和作物造成危害,在土壤和作物籽粒中的残留很少,可为农田所用。  相似文献   
50.
引进或者培育新的抗病品种是使作物抵抗生物学胁迫的有效方法。这种方法对禾谷类作物更为有效,现已育成的许多抗黑穗病、锈病的新品种就说明了这一点。制定一个有效育种方案的首要条件是抗性基因的鉴定。最近,通过分子遗传学标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