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7篇
农学   2篇
  3篇
综合类   20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2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研究了不同浓度CO2及CPPU处理对瓠瓜(Lagenaria leucantha Rusby)光合作用及果实产量的影响,并探讨了CO2加富对瓠瓜果实产量影响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提高大棚中的CO2浓度(1 000 μl/L,2 000 μl/L)增强了CPPU对瓠瓜果实增产的效果,但不同浓度CO2对自然授粉株的果实产量影响不大.CPPU处理提高了植株光合速率,增加了瓠瓜座果数,达到增产增收的效果.  相似文献   
42.
【目的】研究补照适量远红光(FR)对辣椒幼苗生长发育和非生物胁迫抗性的调控作用,旨在为实际生产过程中利用精确的光环境调控手段培育壮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辣椒‘博辣红帅’品种为研究材料,将苗龄7 d的辣椒幼苗置于LED光源对照光谱(NL;红R/蓝B=3/1,光量子通量密度PPFD为150 μmol·m-2·s-1)及在此基础上分别补充10 μmol·m -2·s-1远红光(6% FR)、20 μmol·m -2·s-1远红光(13% FR)和30 μmol·m -2·s-1远红光(20% FR)的处理组光谱环境条件下培养,并于苗龄21 d时进行低温和干旱处理。通过测定生物量、抗性相关基因表达、抗氧化酶活性、激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以及叶片相对电导率等,探究补充6% FR对辣椒幼苗生长和非生物胁迫抗性的影响。【结果】与对照光谱相比,补充6% FR显著提高了辣椒幼苗株高、茎粗、干鲜重以及壮苗指数(P<0.05)。低温胁迫下,相比于对照光谱组,补充6% FR显著提高了辣椒叶片冷响应基因CBF1和抗氧化酶相关基因Cu/Zn-SODGRAPX、CAT、DHAR的表达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比对照分别增加25.2%、53.6%、55.8%、72.7%和33.4%,抗逆相关激素脱落酸(ABA)的含量提高69.5%。同时,低温胁迫下补充6% FR后辣椒叶片PSII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较对照光谱组显著升高,而相对电导率(REL)显著降低,表明补充6% FR缓解了低温下PSII光抑制和叶片细胞的损伤,提高了辣椒幼苗的耐冷性。此外,干旱胁迫下,相比于对照光谱组,补充6% FR使辣椒幼苗的抗氧化酶SOD、GR、APX、CAT、DHAR活性分别增加13.7%、38.0%、37.2%、27.6%和23.7%,ABA含量和PSII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II)也显著升高,而REL则明显降低,表明补充6% FR减轻了干旱胁迫引起的PSII光抑制和膜脂过氧化,提高了辣椒幼苗的耐旱性。【结论】补充6% FR不仅可促使辣椒壮苗的形成,还可通过增加抗氧化酶活性和ABA含量提高辣椒幼苗对低温胁迫和干旱胁迫的抗性。  相似文献   
43.
等渗Ca(NO_3)_2和NaCl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等渗Ca(NO3) 2 和NaCl溶液对番茄幼苗具有不同的盐效应。 2 8、 56mmol/LCa(NO3) 2 溶液对其生长的抑制作用小于等渗的NaCl溶液 ,而 84mmol/LCa(NO3) 2 溶液对幼苗生长的抑制程度与等渗的NaCl溶液无显著差异。Ca(NO3) 2 主要通过渗透胁迫影响植株生长 ;而NaCl主要通过离子胁迫抑制植株的生长 ,包括细胞质膜结构的破坏和K吸收的减少。  相似文献   
44.
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有遗传育种、栽培与营养、设施环境控制与设施工程、病虫害综合防治、采后处理与加工、产业经济等6个功能研究室,43名岗位专家,还有51个综合试验站,分布于除港澳台地区以外的各个省份. 大宗蔬菜产业体系根据产业的实际需求确定了“十二五”期间12项体系重点任务.4年多来,在资源与育种、栽培技术、设施环境调控与工程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采后与加工技术,以及蔬菜产业经济方面取得了一批研究成果,共引进、收集各种蔬菜资源材料9000余份,创新优良材料2000余份,筛选出优良组合300多个,推广各种技术100余项,在全国累计推广新品种、新技术逾133.3万hm2(2000万亩).《中国蔬菜》将从本期开始,陆续介绍体系取得的最新成果,希望这些成果尽快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5.
促生菌CH1诱导黄瓜对猝倒病抗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分根法研究了植物生长促生菌CH1诱导黄瓜对猝倒病的抗性以及黄瓜植株经CH1处理后根部与叶部组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过氧化物酶( POD) 、过氧化氢酶(CAT) 、多酚氧化酶( PPO) 和苯丙氨酸解氨酶( PAL) 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 促生菌CH1提高了黄瓜的成苗率, 处理后的28 d, 猝倒病相对防效高达78.64% , 推测促生菌CH1使黄瓜产生的诱导抗性是其防病的主要原因。黄瓜经CH1处理并同时接种腐霉菌后, 处理根部与未处理叶部组织中SOD、POD、CAT、PPO和PAL活性都明显高于其它处理, 其根部这些酶的活性分别在处理后3、3、5、5和5 d时出现高峰, 叶部酶活性变化基本与根部的相吻合。表明这些酶活性的提高与CH1诱导的黄瓜对猝倒病抗性可能有一定的相关性, 而且CH1对这些酶活性的诱导具有系统性。  相似文献   
46.
 基因芯片技术在研究植物基因功能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试验通过GenBank搜索已发布的生物代谢途径中的关键酶基因序列, 设计特异性引物, 采用RT-PCR法扩增这些酶的相应基因片段,在完成432个基因片段的克隆分离、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工作的基础上研制出国内首张黄瓜cDNA芯片。该芯片含有9个质控cDNA片段和423个cDNA 探针, 涉及光反应、卡尔文循环、碳水化合物代谢、水-水循环、信号传导、激素代谢、光呼吸、防御、蛋白与氨基酸代谢等多个代谢途径。利用该芯片对黄瓜缺镁胁迫下基因表达谱进行了初步研究, 并发现在缺镁胁迫下差异表达的22个基因, 其中10个基因的表达受缺镁处理抑制, 12个基因的表达受缺镁处理诱导。该芯片的研制为进一步研究黄瓜功能基因的高通量时空变化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7.
以连作3年辣椒、大蒜-辣椒轮作、玉米-辣椒间作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大蒜-辣椒轮作和玉米-辣椒间作处理对连作辣椒土壤微生物群落和酶活性的影响,以期为缓解辣椒连作障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与连作3年辣椒土壤相比,轮间作处理的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活性显著提高,细菌、放线菌数量显著增加,真菌数量显著减少(P<0.05)。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轮间作处理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相似,但与连作3年土壤微生物结构差异较大,供试土壤中细菌优势种群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并且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和黄单孢菌目(Xanthomonada)在不同处理土壤中相对丰度差异显著;真菌优势种群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其中镰刀菌属(Fusarium)、座囊菌纲(Dothideomycetes)、接合菌门(Zygomycota)在不同处理土壤中相对丰度差异显著(P<0.05)。此外,轮间作处理能够显著降低潜在病原菌的相对丰度并提高潜在有益菌丰度,从而改善土壤微生物结构,同时显著提高了土壤酶活性和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  相似文献   
48.
摘要:用24 表油菜素内酯(24 EBR)预处理韭菜,研究24 EBR对韭菜农药残留降解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24 EBR预处理能加快韭菜叶片毒死蜱的降解速率,且对辛硫磷和克百威等多种农药残留均具有较好的降解效果;辛硫磷和克百威的残留量随24 EBR使用次数的增加而减少,而三羟基克百威以24 EBR预处理1次促进降解的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49.
以叶黄素(Lutein)缺失的番茄突变体(Xa)为材料,研究其光合和叶绿素荧光特性、吸收光能分配、细胞器水平抗氧化酶活性及抗氧化物质含量。结果表明:Xa突变体的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叶片吸收光能分配依赖于△pH和叶黄素的非结构性热耗散(JNPQ)显著低于其野生型Ailsa Craig,但净光合速率(Pn)、羧化效率(CE)、光化学猝灭系数(qP)与Ailsa Craig相似。此外,Xa突变体叶片细胞器水平的抗氧化酶活性和抗氧化物质含量大多数显著高于Ailsa Craig。这些结果表明,叶黄素缺失体主要通过降低光能吸收和提高抗氧化能力来避免过剩光能导致光氧化胁迫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