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2篇
林业   21篇
  1篇
综合类   39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3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长白山以山为文化命名是文化研究的通例,长白山文化是吉林地域文化的品牌,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渊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领域世界越来越关注,这也促进了旅游经济的发展。长白山以其独特的地域优势及文化特点,蕴含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将这些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可以促进长白山经济发展。主要基于长白山地域文化的旅游资源进行经济效应发展研究,以期为长白山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2.
以辽藁本地上茎作为繁殖材料,研究辽藁本地上茎扦插繁殖方法。结果表明:辽藁本地上茎具有较强的扦插生根能力,以茎节中下部节间较短、节粗大并且带有成熟叶片的插穗进行扦插,并结合吲哚丁酸500~1 000 mg/L速蘸10 s处理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3.
长白瑞香在长白山区由于受园林用途、旅游设施及道路修建等人为因素干扰,其生境遭到严重破坏,导致其种群呈衰退状态。通过对长白瑞香资源调查,分析其种群现状及濒危机理,并提出保护措施,以为其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4.
在红松阔叶林和白桦次生林两种生境中人工模拟松鼠埋藏红松种子,研究种子消失率与鼠类及其密度的关系,结果表明:鼠类在10日内对人为埋藏红松种子的平均消耗率为74.7%±6.9%,红松阔叶林为92.5%±3.9%,白桦次生林为57%±10.9%,差异显著(t=-2.986,P<0.01);而种子消失率与啮齿类数量呈正相关(R2=0.742,P<0.01)。白桦次生林红松更新幼树为75~130株.hm-2,显著大于红松阔叶林的6~15株.hm-2,与鼠类消耗种子速度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45.
草苁蓉是有极大药用价值的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是濒危植物之一。概述了草苁蓉的生态学特性、地理分布和生物学、繁育技术及濒危机理等方面的研究现状,为该物种的人工繁育、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6.
以阿维菌素为有效成份,以起始外观、冷贮外观、热贮外观、稀释稳定性和流动性为评判指标,通过对助溶剂、表面活性剂的配方筛选实验得到2 %阿维菌素水乳剂的最佳制剂配方。最佳配方为:阿维菌素2 %、溶剂20 %,乳化剂20 %,其中乳化剂TX-10:JP001:JP002比例为10 %∶5 %∶5 %。试验结果表明,该水乳剂具有良好的冷、热贮和稀释稳定性。  相似文献   
47.
2008和2009年,我们采取漂流调查和行走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长白山脉(中国境内区域)的中华秋沙鸭(Mergus squamatus)繁殖种群分布状况进行了连续和重复调查.每年的调查都包括春季对中华秋沙鸭繁殖对和夏季繁殖家族的调查.两年期间,共调查了鸭绿江、松花江、图们江、牡丹江4个水系的17个河段,调查距离总计1553 km,共记录到中华秋沙鸭个体1354只.全部调查河段的中华秋沙鸭繁殖密度为每公里河段0.26±0.30个中华秋沙鸭繁殖对;春季中华秋沙鸭种群个体密度为平均每公里河段0.75±0.88只中华秋沙鸭个体.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初步估计在长白山脉我国境内区域分布的中华秋沙鸭繁殖种群数量大约为170对.在该项调查过程中,我们还探明了在长白山脉3个最主要的中华秋沙鸭繁殖栖息地.  相似文献   
48.
基于红外相机监测的汪清自然保护区东北豹种群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东北豹是分布最北、种群数量最小的豹亚种,濒危等级为“极危”。分析采用相机监测技术得到的汪清保护区内东北豹种群数量和分布情况的长期动态,为这一濒危物种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3年秋-2017年秋,在汪清保护区内东北豹主要分布区以每3km×3km网格1对的密度布设相机。采用相对丰富度指数(relative abundance indices,RAI)计算东北豹相对丰富度,以99%核密度等值线定义东北豹分布区,在Extract Compare软件中进行个体识别。在CAPTURE软件中对有效监测期的数据进行闭合种群检验、适宜模型评估和种群数量估计。以8 km为半径,在相机布设处向周边外延绘制缓冲区作为有效监测面积,评估东北豹种群密度。【结果】在9个监测季,东北豹RAI指数波动在0.34~2.12之间。2013年秋季东北豹分布区为201km^2, 2017年秋季分布区为992 km 2。共识别东北豹个体9只,其中成年雌性和雄性各3只、幼崽2只、性别不明个体1只。在种群数量低的情况下,CAPTURE闭合种群检验效力并不强,检验结果总体偏低。Mh模型(假设拍摄率有个体差异)选择标准得分在2015春、2015秋、2016秋、2017春4个监测季最高,在其他5个监测季得分仅次于M 0(假设拍摄率一致)。卡方拟合优度检验显示,Mb(假设捕获前后拍摄率有差异)、Mt(假设不同时段拍摄率有差异)模型评估捕获率与M0模型无显著差异。研究期间东北豹种群密度波动在0.12~0.88只·(100 km 2)^-1 ,种群总捕获率整体较高,但2017年春季拍摄个体仅占种群评估数量的0.43。【结论】受地理因素和猎物丰富度变化影响,东北豹时空分布具有异质性。CAPTURE闭合种群检验对小样本检验效力不强。M h假设是进行东北豹种群数量评估的适宜模型,“拍摄羞怯反应”会导致种群密度评估结果偏高。  相似文献   
49.
长白山林区是一个巨大的绿色资源宝库。相关调查显示:长白山野生植物资源多达2700余种,大多数具有药用、保健和食用价值。在长白山众多野生物种资源中有一种代茶植物的花、叶和茎可以作为茶饮,其口感独特,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本文主要对此类代茶植物的品种和开发进行研究,以促进代茶植物的有效开发与利用。  相似文献   
50.
通过调查,已知极北鲵在长白山高山带的主要栖息地小天池已处于绝迹状态.为促进小天池极北鲵种群的恢复重建,于2008年6月中旬首次实施了极北鲵种群的再引入,共引入卵袋6个,蝌蚪约2000尾.观察结果表明,投放的卵能够正常完成孵化,蝌蚪能够正常生长、存活直至完成变态,说明再引入种群对所引入的水环境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至2008年9月中旬完成变态的近3个月时间里,其体长共增长了约30~35mm,完成变态时体长达到41~46mm.至变态末期有死亡个体出现,占当次观察总个体数的16.7%以下.我们对种群潜在的致危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深入了解并去除这些致危因素,是种群成功恢复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