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科学   17篇
  9篇
综合类   19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37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基于组成特性的肉骨粉种属鉴别标志性变量挖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全面表征不同种属肉骨粉的组成特性,并进一步挖掘肉骨粉种属鉴别标志性变量,研究基于166个来源可靠的不同种属肉骨粉样本(猪、鸡、牛、羊源),从基本组分、元素组成、脂肪酸组成和氨基酸组成4个方面全面获取物料组成特性信息。对比分析不同种属肉骨粉的69个组成变量,其中31个组成变量在种属间差异性显著(P<0.05)。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结合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对肉骨粉种属间特异性进行探索性分析。结果表明,元素组成和脂肪酸组成可以为猪、鸡、牛、羊肉骨粉提供特异性组成标志变量;氨基酸组成是反刍动物肉骨粉的特异性组成标志变量来源。综合PLS-DA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以VIP值大于1,P<0.05为指标,研究获取了不同种属肉骨粉之间的特异性组成标志变量,分别为:C10∶0、C18∶0、C18∶2n6c(猪肉骨粉);Ca、K、Zn、C18∶0、C18∶2n6c(鸡肉骨粉);Sr、C14∶1、C17∶0、C17∶1、C18∶0、C18∶2n6t(牛肉骨粉);H、Mg、Sr、C10∶0、C16∶0、C17∶0、C17∶1、C18∶0(羊肉骨粉);Sr、Ba、C14∶1、C17∶0、C15∶0、C17∶1、C18∶0、C18∶2n6t、C18∶2n6c、丝氨酸(反刍动物肉骨粉);K、Zn、C18∶0、C18∶2n6c(哺乳动物肉骨粉)。该研究可以为肉骨粉种属鉴别方法及其多元应用机理分析提供数据支持,并可以为肉骨粉多元应用细化至不同种属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2.
作为畜禽屠宰业的副产物,动物骨含有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物质,合理利用动物骨可以减少环境污染与资源浪费。从骨骼中提取回收胶原蛋白/多肽、并加工为高附加值产品被认为是一个具有潜力的发展方向。然而,胶原多肽的分子质量及分布会影响其溶解度、粘度、胶凝能力和稳定性等理化性质,从而影响胶原多肽基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以不同分子质量的牛骨胶原多肽为研究对象,采用溶液流延法制备胶原多肽-羧甲基纤维素复合膜,通过测定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水溶性指数、静态接触角等指标,考察复合膜的力学性能和疏水性,并结合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热重分析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技术,探究胶原多肽分子质量对复合膜微结构与性能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添加胶原多肽可以显著改善复合膜的力学性能和疏水性,且在肽分子质量为700~1 000 u时复合膜性能最优,其表面结构致密,拉伸强度、断裂强度和杨氏模量较对照组分别提升2. 39、2. 55、10. 11倍,断裂伸长率较对照组降低40%,疏水性和热稳定性也最理想;但随着牛骨胶原多肽分子质量的增加,复合膜的水溶性增加,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43.
随着分子生物技术和基因组学技术的发展,育种方法已从单一的传统育种改为了分子育种结合传统育种,包括分子标记、基因芯片和全基因组选择等。黄牛养殖是畜牧业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整个黄牛产业发展中,育种问题占据至关重要的地位。因此,该文综述了分子育种概念及其特点,并总结了多种分子育种技术在黄牛育种方面的应用,以期为我国黄牛育种提供参考材料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4.
以黄熟期麦秸和无烟煤为对象,利用单因素和三因素四水平正交设计试验方法,研究不同碱化剂质量分数、热处理时间以及固液质量配比对麦秸型煤力学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碱化剂质量分数的增加、热处理时间的延长和固液配比的升高,麦秸型煤的抗压强度和跌落强度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正交试验发现影响麦秸型煤样品粘结性的主要因素为碱化剂质量分数,其次为热处理时间和固液配比,且在碱化处理过程中不同影响因素之间存在较强交互作用。麦秸型煤碱化处理的最优工艺为:碱化剂质量分数2%,热处理时间1.5h,固液配比1∶25。  相似文献   
45.
皮南牛是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的一个培育的专门化肉用品种,该品种是利用皮埃蒙特牛和南阳牛进行杂交改良育成。皮南牛是一种皮薄、毛细,皮质紧密而富有弹性的牛,由于皮质好,可以作为一种生产高档皮革的优质原料。在肉质方面,其肉质细嫩,富含维生素A和多种蛋白质,脂肪和胆固醇含量很低,受到消费者的广泛好评。本论文综述了皮南牛的培育历程、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发展对策和发展前景,提出了对于皮南牛的开发利用措施,并对未来皮南牛产业的发展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46.
为了探讨青贮饲料的近红外光谱(NIRS)分析模型在不同类型光谱仪器之间的转移,以傅里叶变换型近红外光谱仪Nicolet ANTARIS作为主仪器,光栅型近红外光谱仪FOSS 6500作为从仪器,采用斜率/截距和局部中心化2种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斜率/截距和局部中心化法转移之后,所建立校正模型的决定系数R2和交互验证决定系数R2cv均大于0.85.采用斜率/截距法转移之后,ANTARIS仪器校正模型对FOSS 6500仪器验证集的预测标准差为20.27 g/kg,系统偏差为-3.75,采用局部中心化法转移之后的预测标准差为27.67 g/kg,系统偏差为-6.17.2种方法模型转移后的预测结果与FOSS 6500仪器模型的预测结果(预测标准差为20.60 g/kg,系统偏差为-1.04)非常接近,比转移前的预测结果(预测标准差为39.65 g/kg,系统偏差为-33.60)有较大程度改善,2种方法均获得较好的转移效果.  相似文献   
47.
河南省畜牧兽医学会兔业分会成立大会于2008年4月14日在郑州召开,来自省内各地兔业界的代表及省外代表共120余人参加了会议。中国畜牧业协会兔业分会、中国养兔杂志社、山东省农科院、江苏省农科院、山西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陕西省兔业协会、河南科技大学等单位派代表到会祝贺,江苏省太仓市金星獭兔有限公司、南京天邦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48.
基于水生、陆生动物源肉骨粉骨颗粒显微腔隙形态结构的不同,提出了一种不同种属骨颗粒腔隙形态结构的Micro-CT原位三维可视化表征方法。以鱼、牛、猪和鸡骨颗粒为研究对象,利用Bruker Skyscan 1275型Micro-CT,在扫描条件优化的基础上,对各样品进行了扫描和重构条件优化,比较了全局(Global)、全局自适应(Otsu)、K-means全局聚类(K-means)、局部自适应均值(Adaptive mean-C)和局部自适应中值(Adaptive median-C)等图像阈值分割算法对骨颗粒显微腔隙成像的分割效果。优化的Micro-CT扫描条件为电压80kV、电流125μA,图像分辨率8μm、旋转步长0.20°、曝光时间46ms和360°扫描;图像三维重构条件为Smoothing 1、Post-Alignment 0、Ring-Artifacts 3和Beam-hardening 30%;采用局部自适应均值法的骨颗粒成像效果最佳,其最优参数确定为WS为5,C为0。不同动物源骨颗粒腔隙结构的Micro-CT原位三维可视化表征结果与其显微镜标准方法的结果较为一致。研究结果为水生和陆生动物源饲料快速、无损判别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9.
灰色关联理想解法在秸秆综合利用方案优选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农作物秸秆是一种重要的生物质资源,其综合利用不仅保护产地环境、促进农民增收,而且是循环经济与新兴产业发展的基础与机遇。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方案主要分为秸秆用作饲料、食用菌基料、肥料、燃料和工业原料。为了对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方案进行合理优选,根据文献信息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赋值,应用基于序关系分析法和熵值法的综合集成赋权方法进行指标权重确定,采用灰色关联理想解法将指标权重和指标属性值进行集结,并将该方法应用于黑龙江地区的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方案优选中。该文分析的适宜黑龙江地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方案排序为:饲料化利用>肥料化利用>燃料化利用>食用菌基料化利用>工业原料化利用,优选结果与黑龙江地区的实际情况及发展规划相吻合,同时优选结果为按照多元利用原则规划黑龙江地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模式提供支持。此外该文评价指标的赋值根据已有文献信息进行9级赋值,方法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可很方便的用于不同区域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评价。  相似文献   
50.
农业机械化工程集成技术评价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针对中国农业机械化工程技术集成研究需要对集成技术效果进行科学评价的实际需求,该研究进行了评价体系和方法研究。以工程应用为目标,以经济、社会和生态综合效益为主导,兼顾功能性和条件性,较为系统的提出了中国农业机械化工程集成技术评价的框架和方法。基于构建的方法体系,初步建立了农业机械化工程集成技术一般性评价指标和权重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