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7篇
农学   2篇
  2篇
综合类   22篇
农作物   6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20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41.
华南瓜类疫霉种群的致病力及其寄主嗜好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2010年从广西、广东两省(区)9个样区采集冬瓜、黄瓜疫病显症植株,经分离纯化鉴定共获得193株瓜类疫霉。采用菌丝块无伤接种法,将菌株接种冬瓜和黄瓜,测定、比较其对供试寄主植物的致病力及其寄主嗜好性。结果表明,病原群体对寄主植物冬瓜和黄瓜的致病力均存在明显分化现象,可分为强致病力、中等致病力及弱致病力3大类群;来自不同地区的瓜类疫霉对寄主植物冬瓜和黄瓜的致病力明显不同,多数样区以强致病力菌株占优势。瓜类疫霉种群中存在3种寄主嗜好型菌株,A型菌株对冬瓜和黄瓜均表现强致病力,与原始分离寄主无关;B型菌株仅对原始分离寄主冬瓜表现强致病力,而对黄瓜则表现为弱或中等致病力;C型菌株仅对原始分离寄主黄瓜表现强致病力,而对冬瓜则表现为弱或中等致病力。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亚金跳小蜂对不同生育期扶桑绵粉蚧的影响,为今后寄生蜂的饲养和推广及扶桑绵粉蚧的生物防治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分别以4个龄期的15头扶桑绵粉蚧、30头3龄幼虫和成虫为试虫进行选择性和非选择性试验,每虫笼放入1对亚金跳小蜂,每天记录寄主和寄生蜂的存活情况.[结果]亚金跳小蜂的最大寄生率和扶桑绵粉蚧的最大僵虫量均在扶桑绵粉蚧3龄若虫期出现,而最低值均在其2龄若虫期出现.在选择和非选择试验中,亚金跳小蜂雌虫的寿命差异不显著(P>0.05).在以扶桑绵粉蚧2龄若虫为试验对象的选择性和非选择性试验中,雌性亚金跳小蜂的生命周期分别为12.69±0.19和13.24±0.40 d.在以扶桑绵粉蚧3龄若虫为试验对象的选择性和非选择性试验中,雌性亚金跳小蜂的生命周期分别为15.51±0.28和15.12±0.14 d.寄生蜂的发育周期因寄主龄期而有明显差异,在扶桑绵粉蚧3龄若虫期寄生的亚金跳小蜂生命周期最长,而在扶桑绵粉蚧3龄若虫期寄生的亚金跳小蜂生命周期最短.[结论]作为寄生蜂的亚金跳小蜂在寄主扶桑绵粉蚧3龄若虫期的成虫量最大,在2龄若虫期的成虫量最小.  相似文献   
43.
从广西南宁市采集香蕉棒孢霉叶斑病样本,用常规组织分离法获得3个菌株,经柯赫氏法则验证确定其为香蕉叶斑病的病原菌。该菌的形态特征在分离培养前后变化较大,自然病斑上的分生孢子和分生孢子梗均较短,经PDA培养基分离培养后显著变长,培养后的病原菌形态特征与前人对Corynespora cassiicola的描述一致。根据形态特征及rDNA-ITS区序列比对结果,确定该病原菌株为多主棒孢菌[Corynespora cassiicola(Berk&Curt)Wei]。  相似文献   
44.
为了收集利用香蕉炭疽病的生防菌资源和评价拮抗菌的防病能力,通过培养性状与形态特征观察、生理生化反应和16S r RNA序列特征分析等方法对筛选到的7株拮抗菌进行鉴定,并对其防病作用进行了初步测试。结果表明:菌株Bb7802、Bb7304、Bb7202、Bb7108、Bb7004和Bb5911为短短芽孢杆菌,菌株Bc6301为蜡状芽孢杆菌。人工接种结果表明,菌株Bc6301对香蕉炭疽病的防效最高,为45.94%,其余6株拮抗菌的防效在22.35%~43.29%。  相似文献   
45.
腈苯唑防治香蕉叶斑病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24%腈苯唑悬浮剂对香蕉叶斑病的田间防治效果试验.结果显示,田间使用24%睛苯唑悬浮剂800~1200倍液的防效与25%敌力脱乳油1000倍液的防效相当,且在供试剂量下对香蕉植株生长无致害性影响.因此推荐24%腈苯唑悬浮剂作为备选药剂与其他防治药剂在生产上轮换使用,推荐剂量为24%腈苯唑悬浮剂960-1200倍.  相似文献   
46.
植物病害生态防治技术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植物病害生态防治技术的各项技术措施及其应用概况,指出生产中存在使用单一的生态防治技术措施难以取得显著防效,生物防治技术和无公害生产保障设备的应用成本较高,尚未被大多数农民接受等问题。提出各项生态防治技术措施应综合运用;政府部门应采取措施引导和鼓励广大农民使用生态防治技术来治理植物病害,以保护环境,推动可持续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7.
为了鉴定茉莉花资源对白绢病的抗性,从主产区广西横县的病株分离白绢病菌株,以横县双瓣茉莉花为材料,对露天条件下茉莉花白绢病接种方法进行了研究,并对盆栽的不同茉莉花品种(系)进行接种,采用相对抗病程度评价法鉴定供试材料的抗病性。结果表明:(1)在5种接种方法中,带菌燕麦粒埋土法的病情指数、发病率最高,分别为47.93%、86.67%,可以作为茉莉花白绢病露天接种方法;以此法接种后0~24 d期间,随着苗龄增加,发病率及病情指数呈降低趋势,1年生盆栽发病最迅速,病情指数也一直最高,20年生的发病最慢,病情指数一直最低;(2)供试的18份茉莉花品种(系)中,有抗病品种(系)5个、中感品种(系)6个、高感品种(系)7个,其中J0718的相对抗性指数最高,虎头茉莉和J1836最容易感染茉莉花白绢病,横县双瓣茉莉属中感品种;(3)供试的其他8份素馨属资源中,迎春花的相对抗性指数为0.93,为高抗品种;抗病品种4个,包括耳叶茉莉、扭肚藤、厚叶素馨及浓香茉莉,高抗及抗病品种占62.50%,可为茉莉花抗性育种提供种质资源;(4)在抗病及高感种质资源中,都有单瓣、双瓣及多瓣类型,不宜仅依据瓣型来判断抗性强弱。  相似文献   
48.
香蕉枯萎病生防菌肥的优化及其防病促生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进一步改良拮抗菌在生物菌肥中的生存条件,提高香蕉枯萎病生防菌肥的防病促生效果,以GFP标记的拮抗木霉GFP-gz-2为指示菌,对生物肥中与拮抗菌菌株生长相关的多种因子进行了优化,并进一步评价了菌肥优化前后的防病促生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菌肥的7种待添加碳源中,糯米粉为菌株GFP-gz-2的最佳碳源,当糯米粉的含量为35 g/L时,其菌落直径和产孢量达到最大值;在菌肥成分的6种金属离子中,Ca2+最利于菌株GFP-gz-2的生长。多因素正交优化结果表明,适于菌株GFP-gz-2生长的生物肥最佳配制条件为有机肥的C/N为30:1,Ca2+浓度为5%,菌株的接种量为2.0×106孢子/g。在该条件下,菌株GFP-gz-2在生物肥中的定殖数量为1.033×108孢子/g。改良菌肥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治效果达到84.75%,比优化前防效提高15.26%。改良菌肥可显著提高香蕉的株高、茎围、鲜重及干重,比优化前分别提高23.35%、22.82%、68.78%和50.17%,具有明显的促生作用。  相似文献   
49.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对采自广西6个冬瓜和黄瓜产区的116株瓜类疫霉菌进行烯酰吗啉的敏感性检测。结果表明:敏感菌株和中间型菌株分别占测试菌株的8.6%和91.4%,以中间型菌株为优势菌群,所有样区均未检测到抗性菌株;待测菌株的EC50值范围为0.081 3~1.340 0μg/m L,最不敏感菌株是最敏感菌株的16倍,平均EC50值为(0.274 6±0.092 8)μg/m L;116株瓜类疫霉对烯酰吗啉的敏感性分布呈单峰曲线,未出现敏感性下降的亚群体,可将其单峰曲线作为瓜类疫霉对烯酰吗啉的敏感性基线,将烯酰吗啉对该病原群体的平均EC50值作为田间抗药性检测的参考标准。通过室内对敏感菌株进行药剂驯化选育20代,获得抗性指数大于2.0的抗药突变体3株;采用紫外线处理未获得有明显抗性的突变体。3株突变体的部分生物学性状结果表明,突变体对寄主的致病力明显弱于其亲本菌株,突变株DRGL-4和DRYL-154菌株几乎丧失致病力;在不同p H及不同温度培养条件下,部分抗药突变体菌丝生长率与亲本菌株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综合分析表明,在当前的管理水平和栽培模式下,瓜类疫霉菌抗药突变体群体在田间难以形成和发展,烯酰吗啉属于低抗性风险的用于防治瓜类疫病的有效杀菌剂。  相似文献   
50.
香蕉枯萎病是目前香蕉产业面临的毁灭性病害,目前尚无特别有效的防治药剂。为发掘香蕉枯萎病的生防菌资源,本研究通过初筛和复筛获得两株对香蕉枯萎病菌具有较强拮抗活性的菌株Blz67和Blz02。依据形态学观察及生理生化测试结果,并结合16S rRNA和gyrA基因序列分析,将两株拮抗菌鉴定为贝莱斯芽胞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生物学特性测试结果表明:两株拮抗菌的最适生长温度均为31℃,最适生长pH均为5.5。盆栽试验结果表明,菌株Blz02与Blz67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效分别为63.33%和40.00%,在香蕉枯萎病的生物防治上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