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29篇
农学   27篇
基础科学   1篇
  19篇
综合类   132篇
农作物   20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26篇
植物保护   20篇
  2025年   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扬麦16“灌浆快”与颖果显微结构和内源生长素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扬麦16是长江中下游麦区种植面积最大的品种,具有灌浆速度快、粒重高等特点。为探明扬麦16\"灌浆快\"与颖果结构和内源生长素的关系,以宁麦13为对照,显微观察了扬麦16颖果维管束、胚乳细胞和传递细胞发育的变化特征,测定了千粒重和生长素含量。结果表明,扬麦16胚乳中淀粉体和蛋白体发育好,胚乳充实饱满,最终粒重高;灌浆过程中扬麦16颖果内源生长素水平高,促进了同化物向籽粒的调运和胚乳细胞的分裂;扬麦16颖果维管束发达,筛管面积大,韧皮部卸载能力强;扬麦16颖果传递细胞分化早,细胞壁内突结构发达,养分转运能力强。  相似文献   
42.
亮叶忍冬嫩枝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L9(3。)正交试验法,研究不同基质、生长素类型以及新梢枝段对亮叶忍冬(Loniceranitida‘Maigrun’)嫩枝扦插繁殖效果的影响。对扦插成活率、生根数、根系总长度、根鲜重、新梢数、新梢总长度、新梢鲜重等指标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以河沙或珍珠岩为扦插基质时,各测定指标均极显著高于草炭处理;吲哚丁酸(IBA)或萘乙酸和吲哚丁酸等量混合液(N+I)处理的扦插成活率极显著高于萘乙酸(NAA)处理,其它各指标则均无显著差异;以新梢基部段位为插条时,生根数极显著高于其它枝段,基部和中部枝段为插条的新梢总长度和新梢鲜重极显著高于梢部,其余各测定指标在不同枝段间的差异不显著。综合各测定指标,进行亮叶忍冬嫩枝扦插繁殖时,以河沙或珍珠岩为扦插基质,采用亮叶忍冬新梢基部或中部段位作为插条,经浓度为1000mg·L。吲哚丁酸和萘乙酸等量混合液(N+I)或吲哚丁酸(IBA)处理,可获得较高成活率(70%以上)以及较高质量的扦插苗。  相似文献   
43.
【目的】分离苹果生长素响应因子MdARF5(Auxin Response Factor 5),分析其对生长素的响应,鉴定其在调节花青苷合成过程中的作用,揭示MdARF5的生物学功能,为进一步研究生长素对花青苷的调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嘎拉’苹果(Malus×domestica ‘Royal Gala’)为材料,利用同源克隆技术,克隆得到一个ARF(Auxin Response Factor)转录因子,并将其命名为MdARF5。利用MEGA5.0软件构建多物种间系统进化树。通过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获得转基因苹果愈伤组织。比较野生型和转基因苹果愈伤组织花青苷积累的差异。利用烟草叶片瞬时转化试验,分析MdARF5对MdMYB1的转录调控。【结果】克隆获得苹果生长素响应因子MdARF5(序列号:MDP0000143749),该基因CDS为2 691 bp,编码含有896个氨基酸的蛋白。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苹果MdARF5与梨PbARF5同源性最高。基因表达分析显示,该基因响应生长素处理,并且与花青苷合成相关基因表现出相反的表达模式。在苹果愈伤组织中超表达MdARF5,其花青苷积累较野生型显著降低,表明MdARF5在调控花青苷积累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对苹果MdMYB1启动子序列进行分析,发现其序列包含一个MdARF5的结合位点。烟草瞬时表达试验显示,MdARF5能够抑制MdMYB1的表达。【结论】推测苹果MdARF5可能通过直接抑制MdMYB1的表达负调节花青苷的积累。  相似文献   
44.
利用ELISA方法测定近等基因系玉米(Zeamays)对生、互生玉米的不同组织和不同生育期内源细胞分裂素ZRs(zeatin riboside group)、DHZRs(dehydro zeatin riboside group)、iPAs(isopentenyladenosine group)以及内源生长素IAA(indole acetic acid)含量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叶序玉米在不同生育期幼胚、成熟花粉和成熟叶片的内源ZRs、DHZRs、iPAs和IAA均无显著差异;不同生育期对生叶序玉米幼苗顶端分生组织和成熟苗顶端雄幼穗ZRs、DHZRs和iPAs含量显著高于同期近等基因系的互生玉米,IAA含量在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对生叶序玉米幼苗顶端分生组织、成熟苗顶端雄幼穗CTK/IAA(CTK表示ZRs、DHZRs和iPAs含量相加)比值显著高于同期近等基因系互生叶序玉米,但在不同生育期幼胚、叶片及花粉内均无显著差异。对生叶序的形成与生长点组织细胞分裂素含量增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5.
王蓉  阎春霞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16):184-186
摘要:本试验采用第六代啤酒花试管苗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生长素、培养基营养元素及碳源葡萄糖浓度对试管苗生根移栽的影响。结果表明IBA浓度为0.05mg/L是生根效果最佳;无根苗在培养基B5(大量)+MS(微量、有机物)中,组织充实,抑制徒长;当培养基中糖浓度为15%,苗木的生根率及移栽成活率最高。  相似文献   
46.
目的 研究生长素转运蛋白PIN基因家族在大豆Glycine max 根系适应低磷胁迫中的功能。方法 对大豆23个GmPIN家族成员进行进化树分析和表达模式分析,并进一步对GmPIN2b进行功能分析。结果 大豆23个GmPIN家族成员分散在7个不同的亚族,其中,GmPIN2a、GmPIN2b和GmPIN9a、GmPIN9d与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的AtPIN2位于同一亚族。不同GmPIN家族成员在大豆中的组织表达定位及其受低磷调控的表达模式不同,其中,GmPIN2b在大豆根系中的表达水平在低磷胁迫6 d后显著上调,回补表达GmPIN2b能够部分恢复Atpin2突变体的表型。无论在低磷还是高磷条件下,回补表达GmPIN2b的转基因植株鲜质量和主根长均显著高于Atpin2突变体;而且回补表达GmPIN2b显著提高了Atpin2突变体在低磷条件下的一级侧根数,以及高磷条件下根系对重力的敏感性。结论 GmPIN2b在大豆根系形态建成响应低磷胁迫的过程中起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47.
取红花萱草的花蕾、花茎外植体,在MS培养基上用不同浓度的细胞分裂素BA和生长素NAA进行培养。结果表明:花茎的分化率比花蕾高,而最适合的培养基配方是:MS+BA 0.5 mg/L+NAA 0.1 mg/L+蔗糖30 g/L+琼脂8 g/L。可诱导分化出愈伤组织,继代培养愈伤组织增埴的同时可获得健壮的再生植株。最适的生根培养基为:MS+NAA 0.3 mg/L+活性碳0.3 g/L+蔗糖30 g/L+琼脂8 g/L。  相似文献   
48.
【目的】 蜡质是植物表面的一种重要保护物质,筛选和鉴定水稻蜡质相关突变体有助于解析水稻蜡质形成的遗传机制。【方法】利用EMS诱变籼稻品种湘早籼6号,从突变体库中筛选出一个蜡质稀少的突变体wax1,考查突变体的形态特征和农艺性状,利用突变体与02428杂交的F2群体定位目标基因,并通过荧光定量PCR分析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与野生型相比,wax1突变体具有叶片短小皱褶、叶表面蜡质晶体减少、穗长变短等形态特征;在农艺性状方面,突变体的株高、每穗总粒数和千粒重显著降低,但有效穗数显著高于野生型;遗传分析表明,wax1的突变表型受一对隐性核基因控制,将WAX1基因定位在第10染色体上SSR标记RM5806与InDel标记P1之间,物理距离约为49.8 kb;定位区间内的测序结果表明,突变体中β-酮脂酰-CoA合酶的编码基因发生单碱基突变,导致催化活性中心的一个氨基酸发生改变。WAX1基因的突变显著提高了同源异型盒基因OSH6的表达,同时引起部分IAA基因的差异表达。【结论】WAX1基因突变引起叶表面蜡质晶体的减少,同时通过影响茎尖分生组织和生长素的信号转导引起植株生长发育等多方面的异常。  相似文献   
49.
为了分析和探讨金边黄杨不同生育期顶端分生组织及叶原基内源细胞分裂素(ZRs、DHZRs、iPAs)及内源生长素(IAA)的含量差异,利用植物激素ELISA方法对金边黄杨的顶端分生组织和不同大小茎尖的内源激素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金边黄杨的顶端分生组织的内源ZRs、DHZRs、iPAs、IAA及CTK/IAA值在不同的生育期均无显著差异;但在相同生育期时,金边黄杨茎尖的内源ZRs、DHZRs、iPAs、IAA及CTK/IAA值会随着保留的叶原基个数的增多而呈下降的趋势。这说明了金边黄杨顶端分生组织内源激素不会随着其生长而改变,并且间接地证明了顶端分生组织周围叶原基的内源激素含量与顶端分生组织不一致,它的存在会影响测定顶端分生组织内源激素含量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0.
细胞分裂素促进白杨派树种插穗生根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细胞分裂素(Cyt)配合生长素(Aux)处理银白杨、毛白杨和山杨插穗的试验表明,增加Cyt有促进愈伤组织发育和不定根形成的作用。与Aux处理相比,Aux+Cxt处理可使愈伤组织生根时间从50d缩短至30d左右。在人工气候室条件下,山杨扦插生根率达8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