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4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29篇
林业   87篇
农学   56篇
基础科学   3篇
  62篇
综合类   462篇
农作物   67篇
水产渔业   13篇
畜牧兽医   47篇
园艺   40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41.
新疆及周边地区糜子种质资源表型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收集新疆及周边14个地区糜子种质资源,分析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同时运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糜子种质资源表型性状变异丰富,变异系数为12.37%~91.40%;遗传多样性指数较大,变幅在0.410~0.809;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5个主成分代表了14份糜子资源的表型性状80.020%的信息,其贡献率分别为36.414%、20.713%、8.546%、7.476%、6.870%。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遗传距离为12.5时,14个地区糜子材料被聚为2类,第1类以中国新疆北部和哈萨克斯坦糜子为主,这一类为矮秆、单株产量高、叶片短而窄,可作为高产选育目标的亲本材料;第2类以中国陕西、甘肃和新疆南部糜子聚为一类,此类为高秆、茎秆干重高、叶片长而宽,可作为饲草材料。  相似文献   
42.
贾艳青  张勃 《土壤学报》2019,56(5):1085-1097
利用中国北方424个气象站点1960—2016年逐日地面观测资料,应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Penman-Monteith模型计算潜在蒸散(ET0),基于降水量和潜在蒸散计算的湿润指数研究了1960—2016年中国北方干湿气候时空变化特征,分析了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DO)对气候干湿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北方总体干湿变化不显著,空间上表现为西北、青藏高原、内蒙古湿润化而华北干旱化的特征。极端干旱区面积显著缩小,干旱区、半干旱区则明显扩张,表明气候敏感区域在扩张。极端干旱区和干旱区显著变湿润,半干旱区有变湿润的趋势。1960—1990年至1991—2016年,北方经历了变湿润的过程。西北西部、青藏高原湿润化趋势明显,极端干旱—干旱区的界线呈西界东移、南北界线收缩的变化。干旱化趋势主要发生在华北和东北部分地区,华北黄河沿线一带半干旱—半湿润区界线向东南方向扩张。东北中部和西北西部由于降水增加而ET0减少,气候变湿润。华北中西部、内蒙古东部和东北部分地区降水减少、ET0增加,气候变干旱。在PDO暖位相,西北、东北北部及内蒙古东部地区地表气候偏湿润;在PDO冷位相,地表气候偏干旱。而华北则相反。  相似文献   
43.
利用祁连山中部腹地门源、祁连、托勒、野牛沟4站1961—2013年逐月日照时数,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滑动平均、Mann-Kendall检验等方法,分析近53年祁连山地区日照时数变化特征及影响因子。结果表明,53年来祁连山地区年日照时数呈减少趋势,减少幅度为14.35 h/10 a,最高值与最低值的差值为316.8 h。20世纪70年代末—90年代初期为日照时数偏多的年份,21世纪以来年日照时数偏少。5月份年内日照时间最长,2月份年内日照时间最短。光照时间的长短受海拔、纬度及太阳高度角的影响最大。连阴雨天气对日照时数影响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44.
海拔是影响植物生物进化和亲缘关系的重要因素,为了探明海拔对披碱草属植物表型特征的影响,本试验对不同海拔(3098~4203 m)的3种披碱草属植物:六倍体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四倍体的昆仑披碱草(Elymus burchan-buddae)和老芒麦(E. sibiricus),27个种群810个体的13个表型性状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垂穗披碱草的变异系数范围为8.8%~59.1%,昆仑披碱草为8.2%~53.7%,老芒麦为7.6%~56.7%,外稃长是3种披碱草变异系数最小的表型性状。聚类分析可以看出形态上相似的种群海拔来源基本相同,而且聚为一类的多数种群具有相似的生境。相关分析表明:海拔和供试材料的多个表型性状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关性(P<0.01)。本研究表明,海拔对披碱草属植物形态特征具有较强的可塑性,不同披碱草属植物的形态特征对海拔变化的反应不同,四倍体披碱草属植物对海拔的变化反应更加敏感。因此,部分形态特征可以用于披碱草属植物在海拔梯度上的演化规律的分析。  相似文献   
45.
Esparto fibers are cellulose-based fibers extracted from esparto (Stipa tenacissima) leaves.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length, width, and coarseness) of esparto fibers are analyzed in relation to growing conditions and plant biology. Seven localized sites in Kasserine in central western Tunisia are examined. The analysis of variance showed that all investigated characteristics vary significantly with site, season, and leaf level. Leaves reach minimum level in winter and maximum level in fall. Fiber differentiation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vegetative cycle. Fibers are short and wide at the leaf base (basal level) and grow longer and thinner above the leaf. Results on the raw material (esparto leaves) were confirmed by results on esparto pulp.  相似文献   
46.
王玉祥  张博 《草地学报》2012,20(6):1163-1168
以新疆13份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为材料,通过观测其株高、叶形、叶色、花色、茎长、茎节间长和千粒重等特征,研究新疆野生白三叶表型性状差异。结果表明:白三叶的各个指标在群体间存在显著差异,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通过聚类分析可将13个群体分为3类,呼图壁M单独聚为1类;呼图壁J、呼图壁K、呼图壁L、乌市南山D和昌吉F聚为1类;其余7个聚为1类。本研究结果能够为开展野生白三叶的生物学特性和遗传育种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47.
适宜的种植密度有助于发挥高粱品种的增产潜力,为了确定中晚熟矮秆高粱新品种在旱地的合理种植密度,在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县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方法,研究种植密度对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茎粗呈减小趋势,而株高、单株叶面积和可见叶片数无显著变化;种植密度对产量性状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千粒重和单穗重,两者与产量均呈显著负相关,且两者对产量影响有较高的协调性。在中晚熟旱地高粱种植区,通过增加种植密度可显著提高籽粒产量,种植密度为15万株/hm2时其籽粒产量最大。该项研究为旱地春播中晚熟矮秆高粱增加种植密度提供了理论与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8.
[目的]研究何首乌不同种源的叶性状变异情况,并对不同种源何首乌进行聚类,为何首乌良种分类、鉴定、选育和快速繁殖育苗提供依据。[方法]对何首乌在全国主要分布区的31个种质资源的叶形态性状进行测定,分析不同产地何首乌叶片的遗传变异。[结果]供试何首乌种源内各单株叶性状较为稳定,变异主要来源于单叶面积、叶片中宽、叶宽等指标;种源间叶各性状变异明显,变异主要来源于单叶干重、叶片面积、叶片中宽、叶长等指标。对何首乌叶各性状间的相关关系研究表明,单叶面积和单叶干重均与叶长、叶片中宽、叶宽、叶厚、叶柄长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WWR(叶宽与叶长1/2处宽度之比)、LWR(叶长与叶长1/2处宽度之比)呈显著负相关,此外叶长、叶片中宽、叶宽、叶柄长这几个直观的叶性状指标相互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3个主成分的累积方差贡献率高达97.4%,能够较准确反映何首乌种源叶性状的综合表现。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31个何首乌种源。划分为3大类群。第一类群地理区域为贵州中部、西部和相邻的广西西北部及西部高海拔地区;第二类群地理区域为湖南、湖北、四川、广东及广西的大部分地区;第三类群地理区域为安徽、江苏、河南及山东。[结论]叶性状的聚类分析表明地理位置靠近的种源能聚在一起。该研究为何首乌的品种分类提供了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49.
李娟  唐莲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2):18378-18379,18435
以隆德县1933~2008年共计76年的降水资料为例,对该地区降水变化规律进行研究,为水资源联合调度及高效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0.
以三门峡烟区94个烤烟样品为材料,分析了不同地点、不同品种、不同等级、不同海拔高度、不同土壤类型和不同施氮水平的烤烟中性香气物质含量变化。结果表明:烤烟的关拉德反应产物(22.58±4.72μg/g)、类西柏烷类物质(52.88±32.96μg/g)、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47.96±6.02μg/g)和新植二烯(743.92±200.96μg/g)含量的分布形态为正偏尖峭峰;芳香族氨基酸降解产物(16.91±4.33μg/g)和其他中性香气成分(14.30±2.45μg/g)的分布形态为正偏平阔峰。烤烟中性香气成分含量随着烟区、品种、等级、海拔、土壤类型及施氮水平不同而存在明显变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