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4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9篇
林业   16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16篇
  36篇
综合类   98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43篇
畜牧兽医   115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2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361.
两种不同晾房中无核白葡萄薄层干燥的数学模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分析比较两种不同的晾房(塑料膜晾房与纱网晾房)中无核白葡萄晾干的干燥曲线和有效扩散系数,并用数学模型表示出来,采用自动记录仪测定了晾房中的空气相对湿度、气流速度以及内外空气温度,同时测定了葡萄的干燥速度,并将10个常用数学模型进行拟合比较。结果表明:塑料膜晾房具有较快的干燥速度和能够使葡萄获得较大的水分迁移的有效扩散系数;Wang-Singh模型能够更好地描述葡萄晾房干燥过程。上述结果对于葡萄晾房优化设计,缩短葡萄干燥周期,提高葡萄干燥质量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62.
[目的]黄土高原是中国一个伟大的地理单元,对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通过长期的坡度治理、流域综合治理、植树造林等多种措施,黄土高原地区的生态环境已经得到显著改善,但仍然面临着局部地区植被恢复配置的合理性不足、全流域统筹不协调、平衡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等方面的挑战。在国家双碳目标的指引下,黄土高原生态系统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未来方向和目标应当是支持碳中和目标实现、建立环境适宜性的植被群落、推进生态系统统筹社会经济系统的发展实现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方法]通过文献计量学工具CiteSpace对1992—2023年发表的黄土高原土壤调控原理与应用研究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重点针对该研究领域的核心研究力量、研究热点与研究趋势。[结果](1)从发文量的嬗变来看,整体呈上升趋势,在2001年后爆发式增长;(2)从发文机构来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该领域的发文量最高,为2 157篇;(3)从作者的合作关系来看,邵明安和刘国彬是该领域的核心带头人,发文量分别为141,117篇,由他们构成的合作网络已经非常成熟;(4)从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来看,主要研究热点集中在土壤水分、产量、旱地、...  相似文献   
363.
为探究不同品种冬油菜在陇中旱农区的适应性及抗风蚀效应,以6种冬油菜(白菜型冬油菜‘HN12PZ16-2’‘、HN12PZ16-65’和‘平试8’,甘蓝型冬油菜‘QL-GAU-201’‘、QL-GAU-196’和‘低(1)-19’)为研究对象,具体分析其在陇中地区的越冬率、防风蚀效应、产量及含油量。结果表明,白菜型油菜由于冬前根冠比显著高于甘蓝型油菜,越冬存活率显著高于甘蓝型油菜,‘HN12PZ16-65’越冬率最高,达88.33%。白菜型油菜由于较高的株高和千粒重,产量和含油量显著高于甘蓝型油菜‘,HN12PZ16-65’产量(2937.00 kg/hm2)和含油量(43.67%)均最高。冬油菜冬前干物质积累量高,提高了农田起动风速,显著降低农田风蚀量,6个冬油菜品种农田土壤风蚀量较露地下降了88.77%~92.79%。因此‘,HN12PZ16-65’在陇中地区有较强的抗旱性,越冬率高,产量和含油量好,适应性好,且具有良好的防风蚀效应,适于陇中旱农区防风蚀越冬栽培。  相似文献   
364.
以乌塌菜(“金牡丹”)、小青菜(“上海青”)、小白菜(“四季奶油小白菜”)为试材,在不同水平单Cd、单As、Cd-As复合污染处理下,研究了不同种类的叶菜中微量元素Ca、Mg、Fe、Mn、Cu和Zn的根冠转运系数(TF)变化和差异,以期为叶菜的重金属污染防治与安全生产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不同种类叶菜的TF-Ca、TF-Mg、TF-Fe、TF-Mn、TF-Cu和TF-Zn受重金属处理的影响不同;乌塌菜和小青菜的TF-Ca、TF-Mg和TF-Zn在不同重金属处理下均有升高趋势;不同重金属处理下,供试叶菜的TF-Fe有下降趋势,乌塌菜的TF-Cu也有下降趋势;供试叶菜的TF-Mn不受单Cd处理影响,但在单As和Cd-As复合污染下乌塌菜和小白菜的TF-Mn有升高趋势;除Mn和Fe外,TF-Cd或TF-As与大部分矿质元素TF间并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365.
为了揭示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种植对土壤固碳细菌丰度和活性有机碳组分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不同种植年限(2、9、16和18年)紫花苜蓿地和农田[玉米(Zea mays)]土壤固碳细菌丰度变化特征,探讨土壤固碳细菌丰度与活性有机碳组分及RubisCO酶活性之间的关系,并耦合土壤理化因子解析影响cbbL基因丰度和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的重要因素.结果表明,与农田相比,种植18和16年苜蓿显著提高了土壤总有机碳和3种活性有机碳组分(P<0.05),其中总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分别增加了18.15%和14.60%、130.00%和76.43%、22.87%和11.17%、127.03%和133.49%,种植9年苜蓿提高了3种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而种植2年苜蓿仅显著提高了微生物量碳含量(P<0.05).土壤干土cbbL基因拷贝数介于(1.12×108)~(1.96×108)copies·g?1,表现为苜蓿地土壤均显著高于农田(P<0.05),且随苜蓿种植年限的延长而增加.相关分析结果表明,cbbL基因丰度与土壤C、N和pH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与土壤水分、P素和RubisCO酶活性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进一步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土壤全氮和pH是影响cbbL基因丰度的关键因子.冗余分析结果显示,土壤水分和全氮是影响土壤总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组分的主要因素.综上,了解土壤cbbL细菌丰度和活性有机碳组分对苜蓿种植年限的响应对后期进一步揭示黄土高原雨养区土壤固碳的微生物机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66.
以乌塌菜(“金牡丹”)、小青菜(“上海青”)、小白菜(“四季奶油小白菜”)3种叶类蔬菜为试材,采用水培试验法,研究了单Cd、单As、Cd-As复合污染水平对叶菜鲜质量、干质量耐受指数(TI,%)、重金属浓度和重金属转运系数(TF)的影响,以期为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的安全种植叶菜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单Cd污染、单As污染、Cd-As复合污染对供试叶菜的生长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小青菜和乌塌菜为Cd和As耐受型叶菜,小白菜为Cd和As敏感型叶菜;乌塌菜和小青菜可食部位Cd显著性低于其它叶菜,3种叶菜地上部As浓度无显著性差异;复合污染降低了乌塌菜地上部Cd浓度和根部的As浓度,但提高了小青菜和小白菜地上部Cd浓度;复合污染并没有影响供试叶菜的TF-Cd,但能显著性提升叶菜的TF-As。  相似文献   
367.
随着能源危机与温室效应等问题日益严峻,各国对农业机械的能耗及排放水平也愈发重视,电气化与混合动力技术作为解决此问题的重要技术手段逐渐成为行业内的重点研究方向。本文基于农业机械电气化与混合动力技术的基本原理与不同布置形式对混合动力农业机械的研究现状与应用现状进行分析总结,结合混合动力技术的优劣势与关键技术路径重点讨论混合动力技术在农业机械领域的应用方式与发展要点,通过技术发展与经济层面的评估分析得出混合动力农业机械未来的研究重点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68.
陇中旱农区水热资源有限,不能满足玉米生长发育需求。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突破了该区域玉米种植的水热限制,使玉米成为了当地主栽作物,但也带来了严重的残膜污染问题。为了引进耐候易回收地膜,本研究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成分PE地膜(T1、T2、T3、T4,其中T1、T2、T3为设计的耐候性地膜,T4为传统PE地膜)和可降解膜(T5)对玉米农田水热状况、玉米光合特性、产量的影响,并评价了各种地膜的耐候性。结果表明:在玉米全生育期,耐候性地膜(T1、T2、T3)与普通地膜(T4)土壤含水率相似,但与降解膜(T5)相比,耐候性地膜T2可提高苗期30~50 cm土层土壤含水率。各种地膜在5、10 cm土层全生育期土壤平均温度基本无显著差异,但降解膜(T5)的全生育期土壤平均温度在15、20、25 cm土层分别较PE膜(T1、T2、T3、T4)降低了0.5~1.4℃、0.3~1.1℃和1.0~2.3℃。拔节期、大喇叭口期、灌浆期PE膜(T1、T2、T3、T4)的玉米叶面积指数均显著大于降解膜(T5),耐候性地膜T1与普通地膜相比可以显著改善玉米大喇叭口期光合特性。PE膜(T1、T2、T3、T4)玉米籽粒产量分别较降解膜(T5)增加了40.41%、45.04%、27.41%和32.80%,生物产量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耐候性地膜(T1、T2、T3)与传统地膜(T4)无显著差异。玉米收获后,耐候性地膜的纵向拉伸负荷显著大于T4,且T1的纵向拉伸负荷、横向拉伸负荷以及纵向断裂标称应变均最大,易回收性高于其他地膜。因此,在陇中旱农区应用耐候地膜T1,与传统PE膜T4具有相似的水热效应,玉米产量也相当,但玉米收获后易于回收,有助于减轻残膜污染问题,但可降解膜由于提温效果有限,会降低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369.
为探讨高扬程大型浮船取水泵站水锤防护措施,以云南省某单级摇臂式浮船泵站为例,对浮船泵站水锤防护措施进行数值模拟计算,提出了“泵后设置速闭止回阀+岸上设置空气罐+后段设置注微排气阀”的联合防护措施。速闭止回阀确保了泵组不倒转,空气罐解决了提水管压力震荡问题,注微排气阀有效保护负压段。该防护方案为前陡后缓复杂地形条件下浮船泵站的水锤防护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70.
为了探究陇中旱农区有机肥替代化肥的适宜比例,减少玉米生产中化肥的投入,在甘肃定西设等氮量(200 kg/hm2)的5个商品有机肥替代化肥的比例(0、50.0%、37.5%、25.0%、12.5%)和不施氮处理,研究不同替代比例对玉米叶片叶绿素含量、氮代谢相关酶活性、玉米产量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处理显著提高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酰胺合成酶(GS)、谷氨酸合成酶(GOGAT)和谷丙转氨酶(GPT)活性。与单施化肥相比,有机肥替代化肥12.5%和37.5%处理显著提高GOGAT和GS活性,分别较单施化肥增加35.6%和52.5%、20.7%和39.5%。与不施氮相比,有机肥替代化肥12.5%和37.5%显著提高叶绿素含量、叶面积指数,分别提高97.5%和109.8%、102.8%和125.6%,与单施化肥无显著差异。氮肥农学利用效率和氮肥偏生产力,有机肥替代化肥12.5%和37.5%显著低于单施化肥,玉米产量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