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2篇
  2篇
综合类   28篇
农作物   26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规模化猪场猪圆环病毒病的诊断及综合防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猪圆环病毒2型(PCV-2)自发现以来,由其引起的疫病呈上升趋势,给全世界养猪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该病毒主要侵害哺乳仔猪和育肥猪,引起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猪皮炎与肾病综合征(PDNS)、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PRDC)、PCV-2相关性繁殖障碍、仔猪先天性震颤(CT)、PCV-2相关性肠炎等疾病。该病严重影响猪生长发育,且致死率较高,并引起典型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作者对PCV-2的特性、流行特征、猪圆环病毒相关疾病、诊断及综合防制措施作了简要的综述。  相似文献   
32.
为了解小麦的 TaGB1基因特性、表达情况及其与双子叶植物同源基因的进化关系,以小麦品种济麦22为研究对象,采用同源克隆的方法获得小麦G蛋白β亚基编码区序列, TaGB1编码区全长1 143 bp,编码380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为41 kD,基因组序列中包含6个外显子和5个内含子,分别位于小麦基因组的4A、4B、4D染色体上,不同拷贝的氨基酸同源性高达99.91%。 TaGB1基因结构中包含7个WD40保守域,表达产物位于胞质和质膜上。经系统发育进化关系分析,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植物的G蛋白β亚基分化形成两大分支; TaGB1在进化关系上与单子叶植物较近,而与拟南芥等双子叶植物较远。 TaGB1在ABA、盐、热和干旱胁迫条件下上调表达,植物的根、茎、叶等部位均有表达,叶片中表达量较高,说明该基因可能参与调控植物的抗逆反应。  相似文献   
33.
为掌握黄淮南片小麦品种(系)的生产潜力,对2009-2017年度黄淮南片小麦区试参试品种(系)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黄淮南片冬麦区已初步形成科研院所和企业双主体的育种体系,9年内参试品种(系)共283个,其中教学科研单位提供的参试品种(系)155个,通过国家审定的60个,育种效率为42.27%;农业企业提供的参试品种(系)115个,通过国家审定的44个,育种效率为38.26%;(2)黄淮南片小麦育种水平逐年提高,产量稳步增加,品种改良效果明显,9年间,冬水组小麦产量增加32.84kg·667m~(-2),年均增产3.65kg·667m~(-2),春水组产量增加22.38kg·667m~(-2),年均增产2.49kg·667m~(-2);(3)育种方法上仍以传统杂交育种为主,品种遗传同质化严重,抗逆性风险加大,283个参试品种(系)和107个审定品种中,以杂交育种方法育成的分别为269个(95.05%)和102个(95.33%)。分析参试品种的系谱发现,周麦系列和百农系列亲缘系数值(COP)之和为39.82,占一级系谱COP总和的18.02%;周麦系列COP之和为20.42,占二级系谱COP总和的7.73%。  相似文献   
34.
为了筛选防治芝麻立枯病菌的高效、低毒化学药剂,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8种杀菌剂对芝麻立枯丝核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氟硅唑和多菌灵的抑制效果最好,可作为田间防治立枯病的首选杀菌剂,其EC50值分别为氟硅唑0.000712849 mg·m L-1、多菌灵0.001064272 mg·m L-1。为田间防治芝麻立枯病选用化学药剂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5.
海藻酸钠寡糖对菜心类囊体膜组成及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溶液培养,研究海藻酸钠寡糖对菜心(Brassica chinensis L.)类囊体膜组成和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海藻酸钠寡糖处理可不同程度提高细胞色素b559、细胞色素b563和光系统Ⅱ浓度,从而提高光合电子传递效率。海藻酸钠寡糖处理还可提高亚油酸(C18∶2)含量,降低棕榈酸(C16∶1)和硬脂酸(C18∶0)含量,从而增加膜脂的不饱和度,有利于维持类囊体膜的流动性和稳定性。此外,海藻酸钠寡糖处理的菜心希尔反应活力在第2、4、6和8天时,分别为对照的2.91、3.88、2.48和2.18倍。Mg2+-ATP酶和Ca2+-ATP酶活性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海藻酸钠寡糖提高植物光合效率可能归因于其对类囊体膜结构的改变和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36.
为了进一步解析小麦硝酸盐转运蛋白TaNRT1.1-1A的调控机制,本研究对其进行了自激活性检测。利用已构建好的小麦酵母cDNA文库,以TaNRT1.1-1A为诱饵,通过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其互作蛋白,回转试验进一步验证其互作关系。结果表明,TaNRT1.1-1A无自激活活性,酵母双杂技术筛选小麦cDNA文库,共获得2个候选互作蛋白,候选蛋白Sdr I-like主要参与植物病害有关的应答响应。Sdr I-like的回转验证结果表明,该蛋白可能与TaNRT1.1-1A存在互作关系。该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TaNRT1.1-1A调控小麦硝酸盐吸收有关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7.
采用水培的方法研究了乙二胺四乙酸(EDTA)对2种鸢尾属Cu富集型植物(黄菖蒲、马蔺)对Cu的吸收和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55 mmol·L-1(35 mg·L-1) Cu胁迫下加入EDTA(0.28,0.55 mmol·L-1)能够显著促进植物体对Cu的吸收,并促进Cu向地上部的转移,同时黄菖蒲、马蔺的地上和地下生物量也显著增加,缓解了Cu对2种植物生长的抑制作用。黄菖蒲和马蔺地上部脯氨酸(Pro)含量升高、MDA含量降低,也进一步表明一定浓度的EDTA能够减轻Cu对植物的毒害。但是,当溶液中EDTA浓度大于0.55 mmol·L-1时,其效果不明显,表现为抑制Cu在根部的吸附,进而降低Cu向地上部的转移,但与低浓度EDTA处理相比,高浓度EDTA(1.10 mmol·L-1)下的两种植物生物量显著下降,表明高浓度EDTA会产生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38.
为解析芝麻群体冠层结构和功能特性,揭示产量形成的生理生态机制,为芝麻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以‘豫芝11'、‘郑芝98N09'和‘大粒杂'为供试品种,对其群体冠层结构参数、光合生理及产量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从初花期到成熟期,‘大粒杂'的平均叶倾角(MLA)大于‘豫芝11'和‘郑芝98N09',‘大粒杂'的冠层开度(DIFN)始终高于其他2个品种;现蕾期到成熟期光合速率最高。相对于‘大粒杂'和‘郑芝98N09',‘豫芝11'在盛花期叶面积指数(LAD最高,冠层开度最小,利于光截获和光能利用。对产量构成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在测试的3个品种中,‘豫芝11'产量最高,‘大粒杂'虽然千粒质量较高,但因单株蒴数过少,产量显著低于‘豫芝11'和‘郑芝98N09'。本试验条件下,‘豫芝11'和‘郑芝98N09'冠层结构适宜、群体光分布合理,利于芝麻高产。  相似文献   
39.
花生是河南省的主要经济作物和油料作物。提高油酸含量已经成为花生育种的一个重要方向。分析了河南省实行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办法以来,登记的高油酸花生品种主要品质指标和部分品种的系谱来源并构建了系谱图,探讨花生高油酸与其他品质指标协同改良的可能性,以期为优质花生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0.
葡萄休眠期间正是洋葱生长季节,利用葡萄的休眠期套种洋葱,相互间不仅没有影响,反而有利于葡萄的生长。每667 m2 葡萄平均增产8%,洋葱产量平均可达4 000 kg,新增产值8 000~10 000 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