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9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2篇
  2篇
综合类   23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试验旨在阐明雌激素(E2)对体外培养的奶牛输卵管组织中环氧合酶-1(cyclooxygenase-1,COX-1)与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基因表达的影响。分离培养奶牛输卵管组织,用不同浓度的E2作用于奶牛输卵管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与Western blotting检测COX-1与COX-2 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结果表明,E2作用浓度为10-11 mol/L时奶牛输卵管组织中的COX-1与COX-2 mRNA相对表达量达到高峰;E2作用时间为8 h时COX-1 mRNA的相对表达量达到高峰,E2作用时间为2 h时COX-2 mRNA的相对表达量达到高峰;浓度为10-11 mol/L的E2作用不同时间后,COX-1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在8~48 h显著升高;没有检测到COX-2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32.
滇池流域富磷退化山区主要优势植物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了解富磷山地不同生活型植物对土壤主要酶活性的影响,选取滇池流域富磷退化山区5种常见优势植物(云南松、蔗茅、白茅、马桑和紫茎泽兰),采集其根区土与根际土,分析了不同土壤酶活性。结果表明:云南松影响下的根区土及根际土脲酶活性最高,分别为0.99,2.60 mg/(g·d);紫茎泽兰影响下的土壤蛋白酶活性最高,为312.39μg/(g·d),但蔗茅、白茅及紫茎泽兰之间差异并不显著;云南松根区土及紫茎泽兰根际土纤维素酶活性最高,分别为0.81,2.12 mg/(g·3 d);5种植物其土壤酸性及碱性磷酸酶活性变化较小。通过根际效应比较发现5种植物对脲酶和纤维素酶的根际效应相对较强,其次为蛋白酶,最弱的为酸性磷酸酶及碱性磷酸酶。结合植物对根区土及根际土酶活性的影响进行了综合效应比较,5种植物高低顺序依次为云南松白茅紫茎泽兰马桑蔗茅。土壤酶活性高低一方面说明植物对土壤生物性质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植物对立地环境的适应方式,因此,评价植物在富磷退化山区的恢复潜力,还应结合植物对土壤理化性质、生态水文过程及在群落构建过程中的作用等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33.
黄娜 《乡村科技》2019,(5):46-47
为了改善我国农村乡镇地区长期存在秩序混乱的现象,需要改进农村乡镇行政管理工作。该项工作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一直在持续进行,直至现代已经取得了十分突出的成绩。结合先进理论来看,现代农村乡镇行政管理因为部分因素的限制,在管理能效上还具有提高空间。因此,本文将分析现代农村乡镇行政管理特点和其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现代理论和政策方针提出相应的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34.
目前气候变化的影响研究多集中在直接影响,间接影响考虑较少。对气候变化影响传递认识的不全面是应对气候变化的盲点之一,探讨气候变化影响链的形成机制对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对气候变化影响特征的分析,探讨气候变化影响链的形成机制,界定了气候变化影响链的内涵,明确了气候变化的影响层级,并提出气候变化影响链的应对途径。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影响具有广泛性、差异性、持续性、突发性、传递性及可转化性等特征。气候变化及其带来的各种胁迫与干扰作用于受体系统之后,受体系统与其它系统联系,把这种胁迫与干扰传递到其它系统,导致气候变化的影响在时间上和空间上不断延伸,形成复杂的气候变化影响链。气候变化作用于直接受体后,其影响在生态系统中会沿着食物链传递,在经济系统中沿着产业链传递,在社会系统中沿着社会关系链传递;影响链的传递以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的形式进行。气候变化的影响总是从低层级到高层级,沿着资源禀赋的变化上升到自然生产系统、经济生产系统直至社会系统。研究认为,有效阻控或切断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传递,能够有效降低气候变化影响的风险与损失。气候变化影响链及其形成机制为全面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思路与途径。  相似文献   
35.
为了提高小麦胚芽的开发利用价值,将经过脱脂的麦胚粉按不同比例添加到面包面团中,通过测定面包的比容、内部硬度及黏附性和进行面包的感官品质评定,确定既能提高面包营养价值又不对面包品质有所影响的最适添加量。经测定结果分析,麦胚粉的最适添加量为3%。  相似文献   
36.
为了揭示雌激素(estrogen,E2)对奶牛输卵管上皮细胞中前列腺素E2合成酶(PGES)和前列腺素F合成酶(PGFS)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E2对奶牛输卵管生殖生理的调节作用,本试验采用了体外培养荷斯坦奶牛输卵管上皮细胞技术,分不同时间(0、2、4、8、16、24和48 h)和不同浓度(10-12、10-11、10-10、10-9 mol/L)添加雌激素E2(以不加雌激素作空白对照),采用荧光定量PCR 技术检测PGES和PGFS mRNA表达。不同浓度的E2或同一浓度不同刺激时间的E2均能增加PGES的表达,但4 h浓度为10-10 mol/L时与空白对照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而PGFS在24 h添加浓度为10-12 mol/L E2时与空白对照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结果表明,E2对培养的奶牛输卵管上皮细胞PGES和PGFS mRNA的表达有促进作用,说明雌激素E2对前列腺素酶PGES和PGFS mRNA的表达具有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37.
湿地植物作为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水质净化、景观构建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广东省东莞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按植物覆盖度层级(覆盖度分别为0,30%,40%,50%,80%及90%)划分6个样区,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和综合因子指数法对湿地植物覆盖度与水质之间的关系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单因子指数法分析显示,水质指标值随植被覆盖度不同而发生变化;(2)植被覆盖度为50%时,总氮与NO3-浓度值最低,植被覆盖度为90%时总氮值达到最大;(3)高锰酸盐指数、总磷等指标随覆盖度增加变化不明显;(4)综合因子指数法显示,当湿地植物覆盖度维持在40%时,湿地水质相对保持较好。  相似文献   
38.
以罗非鱼皮为原料,通过酶的筛选和酶解正交试验,分别获得木瓜蛋白酶和碱性蛋白酶酶解罗非鱼皮的最优酶解条件,在两种酶的最优酶解条件下进行分步复合酶解制备罗非鱼皮多肽,并探究罗非鱼皮多肽对新西兰兔皮肤烫伤创面的修复作用。结果表明,木瓜蛋白酶和碱性蛋白酶的最优酶解条件分别为pH6.5、温度55℃、底物浓度30%、酶用量0.5%和pH9.5、温度45℃、底物浓度35%、酶用量0.4%,相应的蛋白质回收率为90.54(±1.72)%和89.22(±2.14)%,复合酶解所得的蛋白质回收率比最优酶解条件下的木瓜蛋白酶和碱性蛋白酶分别提高了5.03%和6.58%。烫伤愈合实验结果表明:伤口处理后17 d,实验组与阳性对照组的创面愈合率均已达到95%以上,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与阳性对照组的创面愈合率未见明显差异,愈合效果相近。病理组织学结果显示,实验组烫伤创面恢复情况最好,表明罗非鱼皮多肽对皮肤烫伤创面有很好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39.
依据生态文明、城市竞争力等基础理论,提出了生态文明竞争力内涵、组成与评价指标体系,用以分析评价区域生态文明竞争力和经济社会与环境生态协调发展水平。以东莞市为例,计算2000-2013年14年间东莞市以及2013年各对比城市的二级指标得分与综合生态文明竞争力得分。结果发现,东莞市生态文明竞争力总体呈上升趋势,至2013年达到中竞争力水平,但与深圳、广州、苏州等城市相比差距还比较明显,存在主要问题是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滞后,造成了经济、社会和环境生态三者不协调和不同步。据此,提出了提升东莞市生态文明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0.
土壤中分离的枯草芽胞杆菌,其发酵液对苹果炭疽病菌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为了确定其抑菌物质的主要成分,本试验采用硫酸铵分级沉淀获得无菌滤液中的抗菌蛋白粗提物,超滤后经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胶带回收进行分离鉴定,得到1种具有抑菌活性的蛋白条带。该蛋白对供试的6种植物病原真菌具有抑制作用,该蛋白的活性表现在80℃,30min仍有抑菌作用,对pH(4~7)具有一定的适应范围、另外对紫外照射(0~12h)、抑制剂、有机溶剂均不敏感。质谱鉴定该条带含有两种蛋白,分别为假定蛋白BSU35980gi|16080651,相对分子量11 079Da,等电点4.78,匹配率为68%;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gi|16080743,相对分子量为45 575Da,等电点为5.56,匹配率为67%。显微观察发现抑菌蛋白可以使菌丝发生断裂、扭曲、畸形、肿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