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14篇
  7篇
综合类   30篇
农作物   3篇
园艺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32.
不同氮水平对甘蔗氮素利用及土壤氮素残留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新台糖22号(ROC22)为试材,设施用15N标记的尿素2.5 g pot-1、5.0 g pot-1及7.5 g pot-13个处理,研究施氮水平对甘蔗氮素利用效率及土壤氮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氮肥施用水平的提高,甘蔗干物质积累、氮素积累、来源于肥料氮素的比率不同程度增加,同时土壤碱解氮含量、硝态氮含量、肥料氮素残留量及肥料氮素残留率显著增加,但甘蔗氮肥利用率显著下降;施氮水平还明显影响甘蔗各器官的干物质分配、氮素分配、氮肥利用率及氮素在不同土层的分布。本试验条件下,甘蔗氮肥施用土层深度为20 cm、尿素施用量为5.0 g pot-1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33.
不同施氮方式对甘蔗氮肥效率及氮素去向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新台糖22号(ROC22)为试材,通过网室盆栽试验方法,在总施氮量(15N标记尿素5g/盆,相当于450kg·hm-2)相同条件下,研究了全部基施(T1)、50%基施+50%在分蘖期追施(T2)和30%基肥+30%在分蘖期追施+40%在伸长期追施(T3)3种施氮方式对甘蔗氮肥效率与氮素去向的影响。结果表明:甘蔗吸收的氮素约18%~29%来源于当季施用的尿素氮,71%~82%来自土壤和种茎氮;氮肥利用率为21.0%~34.52%,残留率为37.61%~44.13%,有21.35%~41.39%的氮素损失。3种施氮方式下,氮肥残留在0~20cm土层较多,在20~40cm残留较少。随氮肥施用时间后移,甘蔗吸收的氮素、来源于肥料氮素的比率、氮肥利用率、氮肥残留率、蔗茎产量及产糖量明显增加,而氮肥损失率显著下降,蔗茎的氮素分配率和蔗糖分积累略呈下降趋势,同时氮素在0~20cm土层的残留呈上升趋势,在20~40cm土层呈下降趋势。从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考虑,T3施氮方式的效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34.
施氮水平对甘蔗苗期氮磷钾吸收与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新台糖22号(ROC22)为试材,采用网室微区盆栽试验方法,基肥设15N标记尿素0.75、1.5、2.25 g/盆3个施氮水平,研究了施氮水平对甘蔗苗期氮磷钾吸收与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甘蔗吸收的氮素15.18%~16.77%来自施用的氮肥,83.23%~84.82%来自土壤和种茎;甘蔗氮肥利用率为1.76%~3.44%。随施氮水平的提高,甘蔗幼苗干物质、N、P、K积累,以及来源于肥料氮素比率呈增加趋势,但氮肥利用率显著下降;N与P、K表现出一定的协同作用。施氮水平主要影响氮磷钾尤其是肥料N在甘蔗地下部分器官的分配。  相似文献   
35.
钙硼营养对龙眼果实品质及耐贮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果园土壤低硼条件下,于龙眼假种皮发育期间,树冠分别喷施1%CaCl2、0.2%H3BO3、1%CaCl2+0.2%H3BO3溶液及清水3次,探讨Ca、B营养对龙眼果实品质及采后耐贮性的影响。结果表明,0.2%H3BO3、1%CaCl2+0.2%H3BO3处理显著提高了果实组织B含量,对增大龙眼果型、提高单果重、增加果实的可食率和果肉糖含量有明显效应,但0.2%H3BO3处理的效果优于1%CaCl2+0.2%H3BO3处理,两处理均降低了贮藏期间果实失重率、提高好果率,减缓了果肉营养成分的变化;1%CaCl2处理显著提高了果实组织Ca含量,也提高了龙眼果实的耐贮藏性,但对果实品质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36.
以2014-2015年各月成熟采收的麻疯树FD-8号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其产量、表观性状、出苗率及苗木生长差异.结果表明,随种子成熟月份推移,种子产量先增加后减少,以10月产量最高;种子长度、厚度、体积和种仁长度、宽度、厚度、体积存在显著性差异,以10月种仁占种子体积比率最大,而种子宽度差异不显著;种子及其组成部分质量、种子组成部分占种子质量比率存在显著性差异,各指标随种子成熟月份变化的规律不一致.各月种子下年播种,以10月、11月成熟种子的出苗率较高和较稳定;播种期后移,10月成熟种子出苗率缓慢下降,而其他月份种子出苗率快速下降;随种子成熟月份推移,苗木各器官生长量及苗木质量指数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以10月成熟种子的各项指标数值最大.可见,10月成熟的麻疯树种子比较适宜留存播种育苗使用.  相似文献   
37.
钾与钙·硼混合喷施对龙眼果实品质及耐贮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韦剑锋  梁和  韦冬萍  孙传芝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3):3986-3987,3989
在果园土壤低硼条件下,以储良龙眼为试材,作了连续两年研究.结果表明,在龙眼假种皮发育期间,树冠分别喷施0.3%KH2PO4、0.3%KH2P04+1%CaCl2、0.3%KH2PO4+0.2%H3803溶液3次,可显著增大成熟龙眼果型、提高果实组织鲜重,增加果实的可食率、果肉可溶性固形物和糖含量,并促进果实组织对Ca、B的吸收积累,显著提高果实组织K含量;在30±2℃条件下贮藏,三处理均降低了贮藏期间果实失重率、提高好果率,减缓了果肉营养成分含量的下降.可见钾与钙、硼混合喷施对于提高龙眼果实的品质与耐贮性和维持贮藏过程中果实品质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38.
为探讨甘蔗适宜的机械耕作方式,以甘蔗品种桂糖42号为材料,采用田间微区15N示踪技术,研究深松45 cm+旋耕25 cm(T1)、深翻40 cm+圆盘耙碎土25 cm(T2)和旋耕25cm(T3)3种耕作方式对氮肥利用效率及去向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耕作方式下新植蔗吸收的N有43.40%~46.45%来自当季施用的氮肥,氮肥利用率、残留率和损失率范围分别为14.39%~18.43%、50.70%~55.49%和26.08%~34.91%;宿根蔗吸收的N来自上季施用氮肥的比率为13.27%~14.78%,上季氮肥在宿根季的利用率、残留率和损失率范围分别为7.79%~10.35%、31.41%~34.12%和11.02%~11.50%;两季甘蔗收获后,氮肥残留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明显递减,但T3在0~20 cm土层残留较多,其他耕作方式在20~60 cm土层残留较多。两季甘蔗干物质积累量、肥料氮来源比率、氮肥利用率及氮肥残留率以T1最高,T2次之,T3最低,T1与T3间差异达显著水平;两季甘蔗氮肥损失率以T3最高,T2次之,T1最低,其中在新植蔗3个处理间的差异达显著水平。综上,在红壤旱地,深松深翻能促进甘蔗对氮肥的吸收,减少氮肥损失,增加甘蔗产量,其中深松45 cm+旋耕25 cm(T1)的耕作方式效果较好。本研究结果可为红壤蔗地合理耕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9.
韦剑锋  陈涛  岑忠用  韦冬萍  胡江如 《土壤》2016,48(5):873-878
从高效施肥角度出发,采用田间试验,研究施氮量对木薯干物质积累、养分吸收及土壤有效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施氮量的增加,茎、叶干物质积累量显著增加,但块根干物质积累量先增后降,以施氮130 kg/hm~2的最高,比不施氮增加18.13%。增加施氮量,木薯各器官磷、钾积累量及茎、叶氮积累量明显增加,块根氮积累量则先增加后下降。氮肥农学利用率、生理利用率及偏生产力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显著下降,氮肥吸收利用率以施氮130 kg/hm~2的最高,比其他处理提高11.37%~25.12%。木薯收获后,随施氮量的增加,土壤碱解氮明显增加,有效磷及速效钾不同程度下降,但各处理有效磷、速效钾及施氮195 kg/hm~2处理的有效氮明显盈余。综合分析认为,本研究条件下木薯施氮130 kg/hm~2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40.
以商品薯合作88号为试材,在施肥总量相同基础上,于马铃薯现蕾后分别进行叶面喷施清水(CK)、0.5%尿素溶液(T1)、0.3%磷酸二氢钾溶液(T2)及0.5%尿素+0.3%磷酸二氢钾溶液(T3),研究叶面追肥对马铃薯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对马铃薯出苗动态、干物质积累、植株形态及产量形成产生了影响.其中T1处理的出苗率、干物重、株高、茎粗及叶面积指数不同程度大于其他处理;T2处理的分枝数、单株结薯数、单株鲜薯重及商品薯比率最多;T3处理的小区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