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5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62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23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贵州蔬菜螨类评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2.
贵州果园益螨资源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33.
吴红波  ;金道超 《植物保护》2007,33(6):121-123
研究了贵州省烟田蚜虫的种类,结果表明:迁入到烟田的蚜虫隶属9种,其中桃蚜(Myzus persicae)、甘蓝蚜(Brevicoryne brassicae)、豆蚜(Aphis craccivora)、萝卜蚜(Lipaphis erysimi)、麦长管蚜(Macrosiphum miscanthi)占诱集蚜量的90%以上,尤以桃蚜数量最大,是烟田传播病毒病的主要蚜种,能传播多种烟草病毒病。试验结果还表明,单作烟田和毗邻油菜的烟田病毒病发病较高,麦套烟的发病较轻;甘蓝蚜、豆蚜和萝卜蚜基本上不能在烟叶上定殖。  相似文献   
34.
李忠  金道超  邹晓  刘爱英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8):5517-5518
将蝉拟青霉3 L菌株置于分别添加9种碳源9、种氮源和10种不同碳氮比的基本培养基进行培养,筛选出适宜蝉拟青霉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源、氮源和碳氮比。对蝉拟青霉菌丝生长及生长势观察结果表明,在所试9种碳源中,蝉拟青霉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源是可溶性淀粉,日均生长4.62 mm,菌丝表现为洁白、较浓密。在所试9种氮源中,蝉拟青霉菌丝生长的最适氮源是蛋白胨,日均生长5.15 mm,菌丝浓密、健壮。在所试10种不同碳氮比中,蝉拟青霉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氮比是40∶1,日均生长5.52 mm。  相似文献   
35.
培育赤眼蜂Trichogramma和其他天敌昆虫抗药性品系以提高其田间控制害虫的效果,是国内外着力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昆虫抗药性研究,重点讨论了赤眼蜂抗药性品系培育及其抗性机理研究动态,介绍了赤眼蜂各个虫期抗药性的测定方法及其选育方法,探讨了赤眼蜂难以形成高抗药性的原因。并结合已发现的昆虫抗药性的机理,预测赤眼蜂可能的抗药性机理。  相似文献   
36.
植绥螨系统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植绥螨是许多害螨和小型有害昆虫的重要捕食性天敌,在农业生产中极具利用价值。对植绥螨科的分类历史、现状及其分类系统的不同观点进行了概述,介绍了形态学分类和分子分类的方法和系统发育关系的研究进展,认为应深入开展宏观和微观的、形态和分子的系统发育关系研究,通过重建该类群系统发育而建立其系统分类体系,建立普遍接受的植绥螨科分类系统。  相似文献   
37.
蚜虫是同翅目胸喙亚目的一个重要类群,发生种类多,数量大,繁殖速度快,危害重。药用植物在栽培过程中遭受各种病虫害的危害,目前主要依靠化学农药防治。而过量施用农药,不但使中药材中农药残留超过FAO、WHO或我国规定的允许标准,直接损害人体健康,而且研究表明,某些药用植物施用农药不当,使其有效成分降低,因此,进行中药材无污染新技术的研究,生产无公害、  相似文献   
38.
基于mtCOⅠ基因的三种稻飞虱DNA条形码构建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构建白背飞虱、褐飞虱、灰飞虱3种稻飞虱DNA条形码,准确鉴定各虫态稻飞虱种类,随机选取35个供试虫体提取全基因组DNA,PCR扩增其中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Ⅰ(mtCOⅠ)基因,分析所获得的基因组成特点,计算P距离值,构建系统发育树,并对稻飞虱若虫、卵进行种类鉴定。PCR扩增获得了长度为706 bp的稻飞虱mtCOⅠ基因片段,碱基组成特点种内、种间不同;3种稻飞虱的种间P距离值为25.53%~34.21%,种内为0~0.51%,种间值明显高于种内;系统发育树显示同种个体聚集在同一分支;同种卵、若虫的mtCOⅠ基因与已获得的成虫基因序列同源性最高值为100%,P距离值为0。研究表明,3种稻飞虱的DNA条形码可基于mtCOⅠ基因构建,且可准确鉴定各虫态。  相似文献   
39.
饲油茶花粉的尼氏真绥螨性分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油茶花粉为食研究了尼氏真绥螨在不同温度和湿度下卵的孵化率及孵化后的性比,以及在25℃、80%RH条件下开始1周的逐日产卵及子代性分配规律.结果表明:温、湿度等外界条件的变化对其卵的孵化率和后代性比有明显的影响,温度或湿度越高,子代愈为偏雄分配.尼氏真绥螨第1天所产卵孵化的后裔有非常明显的偏雄分配,随后6d则均是差异不显著的偏雌分配.  相似文献   
40.
温度对以二斑叶螨为食的尼氏真绥螨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雪  金道超 《植物保护》2008,34(2):61-64
在19、22、25、28、31℃和RH为80%的组合下,以二斑叶螨为食料,测定尼氏真绥螨[Euseius nicholsi(Eha-ra et Lee)]各螨态的发育历期,分析发育速率与温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全世代的发育历期在19℃条件下最长(8.96 d),在31℃条件下最短(3.99 d);在19~28℃范围内,各螨态的发育历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而在28~31℃范围内,除卵期外,其他螨态的发育历期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略有延长,但差异并不显著。全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为8.59℃和83.33日.度。分别采用线性日度模型和Logistic模型拟合温度与发育速率的关系,其中Logistic模型能更好地反映出尼氏真绥螨在高温下发育受到抑制的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