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4篇
  2篇
综合类   15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通过爬山虎扦插繁殖研究,以梯度溶液NAA处理爬山虎嫩枝,温度和相对湿度分别保持在15 ̄20℃和45% ̄49%,在总孔隙度为37.81%的纯沙基质1和总孔隙度为47.61%的沙土基质2上配合Hoagland营养液进行培养。培养3个月发现10-7NAA的溶液处理的爬山虎实验样品的成活率最高;新生根冠重量比例随NAA浓度的升高有缓慢降低的趋势;NAA浓度小于10-6时纯沙基质2比沙土基质1中爬山虎样品的成活率高,NAA浓度大于10-6时纯沙基质2比沙土基质1中爬山虎样品的成活率低。对爬山虎扦插繁殖的条件进行的初探,希望能供同类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32.
地方农业院校植物学教学改革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地方农业院校植物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优化措施,针对本科教学的教学目标、教学的重点及其学时的分配、教学内容侧重点,改变或者调整传统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把植物学实习和其他专业课程实习相结合,同时采用教学研相结合的方式,以期使植物学教学改革深入扎实地进行,并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3.
以盆栽达乌里胡枝子为试材,研究在0(CK)、1.944(T1)和3.002kJ.m-2.d-1(T2)3种UV-B辐射强度下,达乌里胡枝子叶片内紫外吸收物质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动态响应。结果表明:增强UV-B辐射下达乌里胡枝子叶片内类黄酮、总酚、花青素含量以及苯丙氨酸转氨酶活性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且大部分情况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不同剂量的UV-B辐射所引起的效应也略有不同,3.002kJ.m-2.d-1强度处理紫外吸收物质(花青素除外)和苯丙氨酸转氨酶活性在紫外辐射前期显著(P0.05)高于1.944kJ.m-2.d-1强度处理。可溶性蛋白含量在UV-B辐射下大幅度下降,最终极显著(P0.01)低于CK,且随着UV-B辐射强度的增加而降低。游离脯氨酸含量只有在1.944kJ.m-2.d-1处理第6天时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其余情况下均未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增强UV-B辐射主要促进达乌里胡枝子叶片内紫外吸收物质含量的增加,但是抑制了渗透调节物质的合成,尤其是抑制可溶性蛋白。  相似文献   
34.
探讨了黄土高原4种乡土牧草的种-面积曲线应遵从的基本条件,分别对7个经典模型进行拟合,从中确定以下4个模型作为研究方法,S=b alnA、S=aln(bA 1)、S=aAb、S=aA/(1 bA),采用了SAS8.1、MATLAB6.5系统对其分别进行拟合求解及作图,以F值检验结果作为评价指标,检验后淘汰前三个模型,以曲线S=aA/(1 bA)作为标准,提出求取该曲线的二阶导数,以其二阶导数趋于0的点为群落的最小面积的新方法,并得出达乌里胡枝子、无芒隐子草、冰草、白羊草的群落最小面积分别为3.4、4.1、1.4、4.8m2。由于4个群落都符合该模型故可以认为它是黄土高原草本植物群落的种-面积曲线的最优模型。  相似文献   
35.
以达乌里胡枝子(Lespedeza davurica)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照、中度干旱以及干旱与增强UV-B辐射复合处理,对其超氧阴离子(O2-)、丙二醛(MDA)和抗氧化剂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动态变化进行研究,探讨其抗氧化能力及膜脂过氧化的动态响应.结果表明:与单因子干旱胁迫相比,复合胁迫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降低,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及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升高,其中低强度UV-B辐射与干旱复合胁迫使SOD活性极显著低于单因子干旱胁迫下的(P<0.01),POD活性随UV-B辐射强度增加而降低,APX和CAT活性随UV-B辐射强度增加而增加.与单因子干旱胁迫相比,复合胁迫使抗坏血酸(AsA)含量增加,且随UV-B辐射强度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使叶绿素(Chl)和类胡萝卜素(Car)含量降低,随UV-B辐射强度增加而降低.低强度UV-B辐射与干旱复合胁迫前6d花青素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P<0.01).复合胁迫前期,MDA和O2-含量均比单因子干旱胁迫的低,后期则不同.隶属函数综合评价得出,中度干旱以及复合胁迫均能提高达乌里胡枝子的抗氧化能力,且与干旱胁迫相比,低强度UV B辐射与干旱复合胁迫下其抗氧化能力较高,而高强度UV-B辐射与干旱复合胁迫下则较低.  相似文献   
36.
通过对黄土丘陵沟壑区退耕2a、6a、9a、13a、16a、19a、25a、30a、40a的弃耕地土壤性质演变分析,初步总结出:①土壤含水量在整个的演替过程中,弃耕9a的群落,每一土层的土壤含水量大于其它群落相对应土层的土壤含水量;②土壤容重的平均值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弃耕6a>9a>13a>16a>19a>25a>2a>30a>40a的群落。除受耕作影响弃耕2a的群落外,从6a到40a随着演替的进展,土壤结构得到改善,土壤容重逐渐变小;③随着演替时间的延续,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氮、全磷、速效磷、速效钾的含量都呈逐渐增加的趋势,而在不同阶段,其变化趋势有所差异;④在黄土丘陵沟壑区的弃耕草地上,土壤的理化性质在0~60cm易发生变化,而在60~100cm土层随着演替时间的增加,土壤的理化性质变化缓慢。⑤尽管演替进行的缓慢,但从土壤发展的角度来看,仍属进展演替,所以在黄土丘陵沟壑区,若排除人为干扰(开垦、放牧等),在现有的气候与环境条件下,植被有望得到恢复。  相似文献   
37.
通过对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半阴坡、半阳坡、阳坡11龄人工刺槐林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土壤含水量和刺槐的株高、冠幅、胸径、新枝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1)该区土壤肥力水平偏低,有效养分缺乏。(2)整个生长季内,三个立地条件的土壤养分含量是:生长初期>生长中期>生长末期,说明林地自肥能力弱,地力在逐渐的衰退;(3)不同立地类型之间,土壤养分含量差异不显著,三个立地条件下的人工刺槐林土壤含水量差异显著,而三个立地条件下的刺槐生长量却有差异,因此认为,引起刺槐林生产力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土壤含水量,土壤养分的缺乏,更加恶化了刺槐的生长条件。要想彻底改变刺槐生长“小老树”的局面,必须从根本上改变人工刺槐林的水肥条件;(4)三个立地条件之间,刺槐的生长量、土壤养分含量和土壤含水量大小均为:半阴坡>半阳坡>阳坡,所以,在建造人工刺槐林时,在半阴坡、半阳坡、阳坡三个立地类型之中,宜选择在立地条件好的半阴坡进行。基于上述分析,在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进行林草植被建设时,必须慎重考虑不同立地条件下的土壤水分生态环境和土壤养分背景。  相似文献   
38.
黄土丘陵区不同植被群落土壤水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梁超  郝文芳  袁丁 《水土保持研究》2011,18(2):103-106,111
在自然条件最为严酷的黄土高原半干旱丘陵沟壑区,土壤水分是植物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而环境因子对土壤水分的影响是一个综合作用的过程,不同的地理区域其相关的影响差异较大,但就其某一具体地区而言存在着重点尺度和主控因子。对黄土丘陵区纸坊沟流域乔、灌、草植被群落的土壤水分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坡位、坡向、海拔是影响该区域土壤水分含量的主控因子;而植被群落也会影响到土壤水分含量的变化,但不能确定其为主控因子,并且可以说明林龄不是影响该区水分含量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