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4篇
林业   1篇
农学   7篇
  31篇
综合类   36篇
农作物   6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用叶绿康球肥在苹果树上进行大田对比试验,通过田间调查和室内分析,研究了球肥对苹果树叶片的复绿效果、叶内矿质营养元素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以及对苹果的增产效果和改善品质的作用等。结果表明,施用叶绿康球肥可使失绿苹果树叶片的活性铁提高8.7% ,叶绿素含量提高18% ,叶片失绿程度降低2~3 级,果实产量提高48.1% ~78.6% ,并可降低叶片中P,K,Zn,M n 的含量,使这些营养元素与铁的拮抗作用减弱,还能改善苹果品质。  相似文献   
32.
为了明确水分胁迫条件下施氮对小麦苗期生长发育的影响,采用室内水培试验,以两个不同水氮效率基因型冬小麦品种(小偃6号和小偃22)为供试材料,在不同水分条件(5% PEG-6000胁迫和正常水分供应)下,设置三个氮水平(低氮:0.1 mmol/L;中氮1.4 mmol/L;高氮2.8 mmol/L),研究了水分胁迫下氮肥对不同水氮效率基因型冬小麦苗期株高、叶面积、植株含水率和含氮量及地上、地下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同正常供水相比,除根冠比外,水分胁迫明显抑制了冬小麦幼苗的生长发育,使地上生物量、株高、叶面积、植株含氮量和含水率显著降低;适量供氮减小了降低的程度,且小偃22的表现优于小偃6号.说明水分胁迫条件下适量供氮能够减轻干旱对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水氮高效型品种小偃22较水氮低效型品种小偃6号对水分和氮素胁迫具有更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33.
【目的】明确陕西杨凌大棚油桃出现黄化现象的原因,通过对喷施铁制剂矫正效果的比较,筛选出理想的铁制剂用于果树缺铁黄化病防治。【方法】以陕西杨凌穆家寨发生黄化的大棚油桃为研究对象,采用土壤诊断和叶片诊断等方法确定黄化病的原因,并以清水为对照喷施不同铁制剂(FeSO4、EDTA-Fe、柠檬酸-Fe、腐殖酸-Fe和复合氨基酸-Fe)进行矫治,检测其对油桃叶片叶绿素和有效铁含量及光合作用指标的影响。【结果】油桃黄化的原因是缺铁;不同的铁制剂对油桃黄化的矫治效果有差异,其中以EDTA-Fe、柠檬酸-Fe和复合氨基酸-Fe的处理效果最好,显著提高了油桃叶片的叶绿素和有效铁含量,提高了油桃的净光合速率、单叶水分利用效率和RuBP羧化酶效率。【结论】柠檬酸-Fe和复合氨基酸-Fe是矫治油桃缺铁黄化经济的铁制剂。  相似文献   
34.
【目的】研究喷施复合氨基酸铁肥对猕猴桃叶片铁含量及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筛选用于猕猴桃缺铁黄化病防治及果实品质提高的复合氨基酸铁肥的最佳喷施浓度。【方法】以黄化程度为4级,树龄5年的"秦美"猕猴桃为供试品种,采用田间试验,以喷施清水为对照,测定猕猴桃叶片中的铁含量、猕猴桃产量和果实中的还原糖、可滴定酸、维生素C、铁含量,研究喷施不同浓度复合氨基酸铁肥(分别稀释1 500,1 000,500倍)对石灰性土壤条件下猕猴桃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喷施不同浓度复合氨基酸铁肥均可显著提高缺铁黄化猕猴桃叶片的铁含量。在一定喷施浓度范围内,猕猴桃果实中的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维生素C含量及糖酸比随着复合氨基酸铁肥喷施浓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可滴定酸含量随着复合氨基酸铁肥喷施浓度的增加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其中喷施稀释1 000倍复合氨基酸铁肥时果实的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含量最高,可滴定酸含量最低,风味最佳;而喷施稀释500倍复合氨基酸铁肥的果实铁含量最高。与对照相比,喷施复合氨基酸铁肥对猕猴桃产量的影响不明显。【结论】综合考虑作用效果,稀释1 000倍是石灰性土壤条件下改善猕猴桃品质的最佳复合氨基酸铁肥的使用浓度。  相似文献   
35.
贾亮  翟丙年 《西北农业学报》2017,(12):1768-1775
水分不足和养分亏缺是限制渭北旱塬冬小麦生产的主要因素。采用大田试验方法,研究有限灌溉条件下不同施肥灌溉处理对渭北旱塬冬小麦产量及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旨在为渭北旱塬冬小麦高产及资源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秸秆覆盖、增施有机肥与拔节期追氮补灌相结合的优化模式3与传统施氮灌溉及其他优化处理相比,小麦产量最高,达4 500kg/hm~2,水分利用效率和氮素利用效率较传统施氮处理分别提高21.9%和13.7%。优化水氮管理中,增加秸秆覆盖,冬小麦产量无显著增加,但水氮利用效率有所提高;而配施有机肥能显著提高小麦产量和水氮利用效率。总体看,优化水氮处理与传统施氮灌溉管理相比,在高产稳产前提下,能大幅降低灌水量并提高水氮利用效率。因此,在渭北旱塬水资源紧缺的背景下,优化施氮补灌、秸秆覆盖及配施有机肥相结合的优化水氮栽培管理模式可以大幅提高小麦产量及水氮利用效率,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36.
冬小麦不同基因型氮素利用效率的差异及机理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该研究在过去几年工作的基础上,根据当地常栽的10个冬小麦品种(陕253;陕229;小偃503;陕农78;陕225-47;小偃22;小偃128;小偃6号;西农1043;西农2208)的氮效率类型划分,从中选择氮高效高响型(小偃22)和低效低响型(小偃6号)2个冬小麦基因型,在高、中、低3个不同施氮水平下通过田间小区试验进一步研究其氮效率差异,并通过测定关键生育期叶片叶绿素含量、硝酸还原酶、光合作用日变化等生理代谢指标探讨了产生这种差异的作用机理,以便为进一步选育氮高效作物品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不同施氮水平下,小偃22的氮素利用效率均高于小偃6号,施氮提高了其氮素利用效率。同时,比较了引起2个小麦基因型氮素利用效率差异的机理,发现氮高效基因型在拔节期的硝酸还原酶活性、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均高于氮低效型。  相似文献   
37.
  【目的】  生物质炭作为一种新型的土壤改良材料,其增产效应已有很多报道。量化评估生物质炭对小麦产量和麦田土壤性状的影响,为生物质炭在小麦生产中应用推广奠定基础。  【方法】  本研究数据来源于知网、Web of Science和维普文献数据库,以“生物质炭”、“Biochar”和“小麦”为主要关键词检索文献,共获得国内外公开发表的59篇相关试验的文献和227组数据。采用整合分析方法 (meta-analysis),定量分析生物质炭在不同田间管理措施、不同土壤条件、不同生物质炭特性下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及麦田土壤性状对施用生物质炭的响应。  【结果】  我国施用生物质炭能使小麦产量平均提高11.7%。施用生物质炭的增产效应在质地疏松的壤土 (16.0%) 和6.5 ≤ pH < 7.5 (17.1%) 的田块最显著;不同原料生物质炭的增产效果存在一定差异,木本材质 (29.3%) > 玉米秸秆 (10.7%) > 小麦秸秆 (8.1%) > 水稻秸秆 (5.9%)。不同管理措施下施用生物质炭的增产效应具有差异,雨养区 (15.7%) > 灌溉区 (4.9%)。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生物质炭的增产效应逐渐降低,施氮量为0 ≤ N < 50 kg/hm2时,增产17.9%。施用生物质炭对前四季小麦增产效应显著,第四季之后,增产效应不明显,第一季 (17.2%) > 第三季 (13.4%) > 第四季 (9.4%) > 第二季 (7.3%);生物质炭施用量为10~25 t/hm2时增产效应最大 (14.9%)。施用生物质炭对麦田土壤全氮、全磷、全钾、硝态氮、铵态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碳、pH、土壤含水量、C/N、微生物量碳含量均有显著提高,有机碳 (38.4%) 含量变化最大。  【结论】  在不同管理措施、土壤理化性状下,施用生物质炭能显著提高小麦产量,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但对土壤微生物量氮 (SMBN) 影响不显著。生物质炭的增产效应随施用后时间的延长不断减弱,其产量效应持续时间为4季作物。小麦生产过程中,生物质炭最佳施用量为10~25 t/hm2。  相似文献   
38.
[目的] 研究不同覆盖方式对黄土高原土壤团聚体内部有机碳、无机碳分布的影响,为研究覆盖条件下土壤团聚体碳固持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推动旱地农田土壤的高效管理。[方法] 依据2012年起实施的长期定位试验,以种植“先玉335”春玉米的耕作土壤为研究对象,设置秸秆覆盖(SM)、地膜覆盖(FM)、无覆盖(CK)3个处理,通过湿筛法分析不同粒径团聚体中碳分布特征及其酶活性。[结果] ①与无覆盖相比,秸秆覆盖显著增加了各个粒径团聚体有机碳含量(p<0.05),增加幅度为4.8%~18.2%;而地膜覆盖则显著降低了各粒径有机碳含量(p<0.05),降低幅度为1.2%~7.1%。同一处理下,团聚体有机碳含量随着粒径的减小先上升后降低。各粒径中有机碳储量在秸秆覆盖下高于地膜覆盖和无覆盖处理。②地膜覆盖相较无覆盖显著增加了团聚体中的无机碳含量(p<0.05),增加幅度为4.3%~5.9%;秸秆覆盖降低了无机碳含量,但差异不显著。同一处理下团聚体各粒径中无机碳含量随着粒径的减小先上升后降低。地膜覆盖显著降低了>2 mm团聚体粒径的无机碳储量,但显著提高了2~0.25 mm粒径的储量(p<0.05)。③秸秆覆盖显著增加了团聚体中的总碳含量,增加幅度为7.1%~12.4%;同时地膜覆盖和秸秆覆盖都显著提高了2~0.25 mm粒径的总碳储量(p<0.05)。④秸秆覆盖提高了团聚体中与碳循环相关酶的活性,地膜覆盖则对其产生降低的影响。相关性分析表明有机碳、总碳含量与碳循环相关的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 秸秆覆盖和地膜覆盖显著影响碳库在团聚体中的变化,其中秸秆覆盖在提升土壤地力,增加土壤碳的固定方面优于地膜覆盖,具有较大优势。  相似文献   
39.
为明确陕西杨凌渭河滩地猕猴桃出现黄化现象的原因,通过对喷施铁制剂矫正效果的比较,筛选出理想的铁制剂用于果树缺铁黄化病防治。以陕西杨凌西桥村出现缺铁黄化的猕猴桃园为研究对象,采用土壤诊断和叶片诊断等方法确定黄化的原因,并以清水为对照,喷施不同铁制剂(硫酸亚铁、柠檬酸铁、复合氨基酸铁、乳酸亚铁和腐殖酸铁)进行矫治,检测其对猕猴桃叶片叶绿素和有效铁含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猕猴桃黄化原因不仅仅是由于土壤有效铁含量低,还与植株吸收能力不同有关。由于植株过多吸收P、K、Zn、Mn等元素,引起养分不平衡而导致对铁吸收产生拮抗作用也是产生缺铁黄化的原因之一。不同铁制剂对猕猴桃黄化的矫治效果有差异,其中以柠檬酸铁和复合氨基酸铁的处理效果最好,显著提高了猕猴桃叶片的叶绿素和有效铁含量以及果实中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全铁的含量,有效改善了果实品质。在供试的几种铁制剂中,柠檬酸铁和复合氨基酸铁是矫治果树缺铁黄化的最理想制剂。  相似文献   
40.
采用小区试验研究了蔬菜专用叶面肥对提高保护地番茄产量和改善品质的作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该叶肥处理不仅能明显提高番茄产量,而且能改善其品质,使番茄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Vc、粗蛋白含量及糖酸比显著提高,有机酸、NO-3-N含量明显降低。从内在品质、果品产量、生产成本等考虑,叶肥以稀释1000倍喷施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