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825篇
  免费   1137篇
  国内免费   1433篇
林业   1654篇
农学   2771篇
基础科学   401篇
  1402篇
综合类   13539篇
农作物   2178篇
水产渔业   833篇
畜牧兽医   5343篇
园艺   2364篇
植物保护   910篇
  2024年   148篇
  2023年   662篇
  2022年   831篇
  2021年   836篇
  2020年   891篇
  2019年   974篇
  2018年   528篇
  2017年   895篇
  2016年   982篇
  2015年   1061篇
  2014年   1362篇
  2013年   1392篇
  2012年   1813篇
  2011年   1804篇
  2010年   1796篇
  2009年   1839篇
  2008年   2415篇
  2007年   1732篇
  2006年   1407篇
  2005年   1254篇
  2004年   860篇
  2003年   765篇
  2002年   573篇
  2001年   567篇
  2000年   481篇
  1999年   382篇
  1998年   365篇
  1997年   320篇
  1996年   352篇
  1995年   329篇
  1994年   289篇
  1993年   220篇
  1992年   295篇
  1991年   308篇
  1990年   259篇
  1989年   193篇
  1988年   45篇
  1987年   41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7篇
  1975年   3篇
  1965年   5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8篇
  195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目的】筛选出机插水稻基质育秧芸薹素内酯(BR)适宜的施用方法及最佳用量。【方法】以中早39为供试材料,采用稻草基质旱育秧方式,探究BR不同处理方式和浓度对机插早稻秧苗生理特性及栽后生长的影响。【结果】施用BR可以提高秧苗的抗氧化保护酶活性,降低丙二醛含量,增加可溶性蛋白含量、总糖含量及C/N,秧苗根系活力提高了13.24%~48.31%,利于形成抗性强的健壮秧苗;喷施方式对提高秧苗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性效果最佳,基施方式对降低秧苗丙二醛含量效果最好。施用适量BR也可促进秧苗机插后长出新叶、新根及返青,喷施方式效果最好;浸种、喷施方式还能增强秧苗机插后20~30 d的单株分蘖力。【结论】播种前和出苗后进行两次适量的BR处理,有利形成壮苗和栽后活棵返青及分蘖,以播前0.15 mg/L浸种和秧苗1叶1心期0.10 mg/L喷施效果为好。  相似文献   
32.
为明确玉米果穗不同部位子粒含水率和脱水速率的动态变化差异,在春玉米区宁夏银川和夏玉米区河南新乡采用8个不同熟期和脱水速率的品种,将玉米果穗垂直等分为5个部位,定期测定不同部位子粒含水率,计算子粒脱水速率。结果表明,玉米生长中后期,果穗上部子粒含水率低于中下部子粒含水率,生理成熟前各部位子粒含水率的差值低于生理成熟后。参试品种生理成熟前20 d时不同部位子粒含水率极差低于3%,成熟期的极差值变幅为0.6%~5.2%,生理成熟后极差最大值可达6.2%。同一果穗自上而下子粒的脱水速率逐渐降低,品种之间有明显差异,先玉335、迪卡517和迪卡519果穗不同部位子粒脱水速率差异较大。果穗中部子粒脱水速率和平均脱水速率与不同部位子粒含水率的极差值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33.
2007~2016年在河北各地采集玉米小斑病标样,对分离出的356株玉米小斑病菌菌株进行生理小种鉴定。结果表明,在鉴定的年度范围内,玉米小斑病菌T小种、C小种、S生理型、O小种的分离频率在年度间存有差异,O小种的平均分离频率94.94%,是河北省玉米小斑病菌的优势小种;O小种对主栽品种郑单958和自交系C103的致病力呈下降趋势,在C103上致病力下降幅度小于郑单958。对河北省石家庄、保定、衡水、沧州邯郸、邢台采集的45株菌株进行ITS序列分析构建UPGMA进化树,分析表明,河北省内玉米小斑病菌株的遗传进化与地域有一定关系,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34.
以玉米品种先玉335、九圣禾2468为试验材料,测定不同灌溉量处理的玉米生理成熟至田间收获期间子粒含水率的变化。结果表明,生育期等量灌溉和分配灌溉量试验,在9.0×10~4株/hm^2、12.0×10~4株/hm^2种植密度下,灌溉量增加使子粒含水量呈增加趋势,且脱水速率减慢。灌溉量从3 600 m^3/hm^2增至7 200 m^3/hm^2,子粒含水率分别增加0.94~2.87个百分点,差异达显著水平。灌溉量与种植密度双因素辅助试验,在种植密度6.0×10~4株/hm^2至13.5×10~4株/hm^2时,灌溉量从3 000 m^3/hm^2增至6 000 m^3/hm^2,子粒含水率分别增加1.60~5.00个百分点;在灌溉量3 000 m^3/hm^2和6 000 m^3/hm^2条件下,种植密度从6.0×10~4株/hm^2增至13.5×10~4株/hm^2,子粒含水率有差异,无明显增加或降低趋势;4 500 m3/hm^2灌溉量下各种植密度处理间的子粒含水率未表现出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5.
土壤质地是土壤的基本物理性质之一,反应土壤中不同大小直径成土颗粒的组成状况。不同质地土壤间养分含量、蓄水导水、保肥供肥、保温导热、耕性、微生物种类及其活动等性能的差异,影响肥料的固定、转化、吸收和流失,并影响作物的产量形成,进而形成区域性的肥料利用效率的差异。水稻肥料利用状况的改善一直是研究热点,但土壤质地对肥料利用和水稻生长的影响研究相对较少。本文简要介绍了不同质地土壤的养分状况和理化性质差异,分析了土壤质地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并在简要评价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基础上,初步探讨了不同土质土壤的肥料高效施用方法。  相似文献   
36.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20,(1):F0002-F0002
OIL CROP SCIENCE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在30多年来出版《中国油料作物学报》的基础上创办的亚洲唯一有关油料作物的专业英文学术期刊。主要刊登油菜、大豆、花生、芝麻、向日葵、胡麻、油茶、蓖麻、红花及其它特种油料作物,油棕、油桐、麻疯树等重要油用林木,以及油用藻类等有关生物技术、品种资源、遗传育种、栽培生理、土肥植保、植物营养、功能性脂质化学、综合加工利用以及品质测试技术等方面的首创性研究论文、综述专论等。本刊还发表研究简报、讨论文章以及相关的学术动态等,提倡撰写简短的讨论文章。  相似文献   
37.
中国和日本自古以来就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两国都有集体(集团)主义,但是由于地理位置、生产方式、文化因素的不同,中国的集体主义和日本的集团主义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中国的集体主义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族式的集体主义,而日本则是以地域为基础的集团主义。中国的集体主义更具有包容性、开放性;而日本的集体主义则体现了极强的内外意识,具有封闭性、狭隘性。与日本的集团主义相比,中国的集体主义展示了强大的优越性,不过,日本的集团主义也有其优点,比如日本人将集团主义思想很好地融入到企业文化之中,这一点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相似文献   
38.
7份红豆草对低温的生理响应及抗寒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解不同红豆草材料在越冬期根系对低温胁迫的响应特征及其抗寒性强弱,以7份红豆草(5份来自俄罗斯、2份来自国内)为供试材料,对红豆草根系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脯氨酸(Pro)含量、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等6项生理指标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供试红豆草材料根系可溶性糖含量(WWS)、可溶性蛋白质含量(SP)和脯氨酸含量及CAT活性和POD活性均随着气温下降而增加,随气温升高而减少,MDA含量呈下降趋势。经抗寒隶属度分析,得出其抗寒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ZXY2003p-132、ZXY2010p-7369、蒙农红豆草、甘肃红豆草、ZXY2003p-147、ZXY2005p-623、ZXY2007p-3423。从俄罗斯引进的红豆草材料ZXY2003p-132和ZXY2010p-7369比国内红豆草品种蒙农红豆草、甘肃红豆草抗寒性强。  相似文献   
39.
邵俊敏 《古今农业》2019,(4):15-23,14
基于1980年江苏省农业统计资料的相关数据,以人民公社制度末期江苏8个地区(市)为研究对象,构建江苏区域农业竞争力综合评价模型,运用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各地区(市)的农业竞争力进行分类。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公社制度末期各地区(市)按照农业竞争力水平情况可分为4种类型,其中苏州地区农业竞争力最强,南京市最弱。分析认为自然资源禀赋和传统种植结构是影响区域农业竞争力的基础因素,农业政策调整和农业技术应用是影响区域农业竞争力的外部因素。  相似文献   
40.
采用叶片离体脱水及自然干旱方式对盆栽枳橙四倍体及二倍体干旱胁迫耐受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离体脱水条件下枳橙四倍体叶片相对失水率低于二倍体;自然干旱胁迫条件下,枳橙二倍体叶片萎蔫、黄化更严重。叶片干旱生理响应分析表明,随着干旱胁迫进程,两种倍性枳橙丙二醛(MDA)、脯氨酸(Pro)、脱落酸(ABA)含量及电导率都呈上升趋势;枳橙四倍体MDA含量和电导率始终低于二倍体对照,Pro、ABA含量则始终高于二倍体;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干旱处理表现为先升后降,但枳橙四倍体叶片SOD及POD活性总体高于二倍体。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干旱15 d后,除PtrNIP1;1外,四倍体叶片水通道蛋白基因PtrPIP1;2、PtrPIP1;3、PtrPIP2;2、PtrNIP1;2、PtrTIP1;3、PtrTIP4;1、PtrSIP1;1、PtrSIP1;2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二倍体。上述结果表明,枳橙四倍体具更强的耐干旱能力,可能与二者生理响应及水通道蛋白基因表达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