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6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67篇
林业   56篇
农学   34篇
基础科学   52篇
  43篇
综合类   202篇
农作物   30篇
水产渔业   32篇
畜牧兽医   125篇
园艺   35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正丁醇/柴油喷雾特性及缸内混合气形成过程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研究正丁醇掺混比对燃料自身喷雾特性的影响以及探讨缸内喷雾过程随掺混比的变化规律,该文采用定容弹试验和缸内喷雾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正丁醇掺混比从0增加到40%,分析了燃料的理化特性。采用定容弹试验系统对燃料的喷雾参数进行了研究,采用缸内模拟的方法分析了掺混比对喷雾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定容弹环境下,正丁醇掺混比增加40%,贯穿距离减小4.95%,喷雾锥角增大16.7%,喷油压力增加30 MPa,喷雾锥角增加28.43°;缸内喷雾过程中,掺混比对贯穿距离影响较小;混合气形成初始阶段,掺混比越高,燃料的SMD(sauter meandiameter)越小,最终趋于一致;随着掺混比增加,燃料喷射质量降低,蒸发质量上升;掺混比越高,喷注的速度峰值降低;在喷注下游中心区域喷雾液滴数密度最高;正丁醇有助于缸内的喷雾过程,掺混比增加,喷雾特性越好。  相似文献   
32.
为深入了解添加含氧燃料和废气再循环技术(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EGR)共同作用对颗粒结构及分形特征的影响,运用颗粒分级采样装置采集了EGR率分别为0、10%、20%时,柴油机燃用正丁醇质量百分比为10%的正丁醇/柴油混合燃料(N10)的燃烧颗粒(N10EGR0、N10EGR10%、N10EGR20%),通过电镜试验和图像处理技术,开展了不同EGR率对正丁醇/柴油燃烧颗粒的影响研究,分析了颗粒群的微观结构、平均粒径、分形维数,基本碳粒子的层面间距、微晶尺寸等物理结构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N10EGR0、N10EGR10%、N10EGR20%燃烧颗粒群整体呈现团簇状结构,颗粒粒径范围主要集中在30~70 nm之间,呈正态单峰分布;随着EGR率的增加,粒径范围向大粒径方向移动,平均粒径逐渐增大,N10EGR20%与N10EGR0相比,平均粒径增大约为19%;计盒维数逐渐减小,表明颗粒间的团簇程度逐渐减弱。不同EGR条件下的基本碳粒子结构相似,呈指纹状球形碳层结构,随EGR率的增加,基本碳粒子的内核碳层排列无序性和外壳石墨晶体结构无规则性增强,平均层面间距和弯曲度逐渐增大,微晶尺寸逐渐减小。该研究为含氧燃料与EGR共同作用对颗粒的形成机理以及降低柴油机颗粒排放的措施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3.
中国被毛孢高产孢菌株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获得高产孢的中国被毛孢菌株。[方法]对比5株中国被毛孢菌株的产孢率,并结合菌株在固体培养基上的菌丝生长速度、菌落半径、菌落形态及菌丝生物量等性状表现加以筛选。[结果]菌株7B和8B产孢率明显高于其他菌株,但菌丝生物量与其他菌株差异不明显。[结论]菌株7B和8B可作为生产分生孢子的优良中国被毛孢菌株。  相似文献   
34.
不同有机物投入对新垦耕地红壤肥力及蔬菜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不同有机物对新垦山地土壤的培肥效果,为开展新垦耕地后续培肥管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新垦山地红壤地,以3种不同有机物投入为因素,以空白为对照,在一年三熟蔬菜种植模式下,经连续3年小区试验,比较其对新垦耕地红壤肥力及蔬菜生长的影响。[结果]在3种有机物中,商品有机肥无论是在土壤培肥方面还是在蔬菜作物生产方面,均能体现出最佳效果。[结论]商品有机肥可作为新垦红壤地区施用的外源有机物之一予以推荐。而食用菌废渣的效果次之,可作为替代物品,水稻秸秆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35.
外源磷输入对农区湿地土壤碳库有效性及周转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添加土壤原总磷(TP)0~60%的过磷酸钙和室内培养的技术手段,研究了外源磷素输入对农区湿地土壤碳库有效性及其周转特性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随外源磷素输入水平的增加,土壤可溶性有机碳(DOC)含量和微生物量碳(MBC)含量增加;土壤总有机碳(TOC)含量下降,下降率最高达23%。活性有机碳成分中,外源磷输入对高活性有机碳(HLOC)影响最显著,60%磷素输入处理HLOC含量比未施加外源磷素高54%;易氧化有机碳(ROC)含量随外源磷输入水平的增加而下降,最大下降率为22%;中活性有机碳(MLOC)含量、活性有机碳(LOC)含量无明显改变。涉碳循环生物酶中,β-葡聚糖苷酶(βG)和纤维二糖水解酶(CBH)活性均随外源磷素输入水平的增加而显著提升,但脱氢酶(DH)活性并无显著变化。此外,土壤碳矿化强度和潜在矿化势也与外源磷素输入后的土壤TP呈正相关。总体来看,外源磷素输入显著增加了湿地土壤碳库的有效性及周转速率。  相似文献   
36.
为了明确施硼对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效应,以不同的专用小麦品种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硼浓度对小麦种子淀粉酶活性、发芽势、发芽率、根系活力、根尖结构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硼对小麦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有促进作用,其中硼浓度以20μmol·L-1促进效果最佳,高浓度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小麦根系活力、根长、芽长、根重和芽重均随硼浓度的升高呈现先促进后抑制的变化趋势,但对根比芽敏感,地下部生物量受影响程度低于地上部;一定的硼浓度能促进根尖分生区表皮细胞和外皮层细胞体积变大及数量增多。不同专用小麦品种对硼浓度响应的敏感程度有差异,中筋小麦扬麦16>弱筋小麦扬麦19>强筋小麦罗麦8号。  相似文献   
37.
[目的]寻求一种能够有效修复铅污染土壤的方法。[方法]通过扫描电镜能谱分析方法,研究对照和处理多年生黑麦草根、叶鞘、叶中铅的分布情况。[结果]多年生黑麦草根是积累铅的主要部位,且皮层中积累了大量的铅,而中柱则很少。[结论]可通过更新多年生黑麦草来修复铅污染土壤。  相似文献   
38.
林可霉素在兽医临床上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可霉素(Lincomycin),又名洁霉素,是由链霉菌培养液中取得的一种林可胺类碱性抗生素。1962年由美国人Mason等首先提取获得,从此得到广泛应用,国内于1975年开始研制开发。林可霉素对组织和细胞的穿透力强,在治疗家畜因革兰氏阳性菌所引起的感染,猪密螺旋体、弓形虫等感染,以及家禽慢性呼吸道病、鸡坏死性肠炎等疾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9.
由于三聚氰胺事件的影响,乳品生产企业加强了对鲜奶质量的要求,原来可以折价收购的抗奶、细菌超标牛奶、干物质低牛奶等不合格牛奶被拒收。但是奶户和奶站的认识不足,很难短时间内从粗放式管理的恶习中解脱出来。奶户初期对抗生素奶认识淡薄,兽医用药的不负责任,抗奶事件频发;粗放式管理因禁牧工作的加强致使部分奶户粗饲料贮备不足,  相似文献   
40.
不同籼稻颖果发育及其结构与品质性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比较了两个籼稻品种颖果的发育,籽粒的主要品质性状以及胚乳淀粉体的大小、形状、结构等特性。结果表明: 扬稻6号的主要品质性状优于湘早籼33;在开花后前期扬稻6号干物质积累速率较慢,但在后期较快,淀粉充实度较高; 淀粉胚乳细胞内存在两种淀粉体,即单粒淀粉体,直径2.4~8.0 μm,平均4.7 μm;复合淀粉体,即由多个单粒淀粉体结合而成,直径5.7~19.5 μm,平均9.7 μm。湘早籼33单粒淀粉体多数为椭圆形或圆球形,大小差异较大,排列疏松,变异系数较大;扬稻6号胚乳单粒淀粉体基本为晶体多面形,发育良好,大小较为一致,排列紧密,变异系数较小。胚乳背部淀粉体的发育和排列结构优于腹部和中部。胚乳垩白的出现是由于淀粉体发育不良、排列疏松所致,而淀粉体的充实又与灌浆物质的输入途径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