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5篇
农学   1篇
  4篇
综合类   54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5 毫秒
31.
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肖智  刘志伟  毕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8812-18815
研究利用近5年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文献,对重金属的危害、土壤重金属来源、形态及毒性机理、污染的风险评价及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异研究方法5个方面进行了综述,指出对土壤重金属活性、毒性与形态关系进行研究以及采用定量分析方法解析受污染土壤中的重金属来源及其比例仍将是土壤重金属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32.
利用1991、2001、2008年3期LandsatTM/ETM+遥感影像数据,采用面向对象技术对3期影像数据进行分类,利用土地利用面积变化率公式获取研究区土地利用时间序列变化规律,并且在GIS中通过空间叠加分析取得研究区土地利用转移矩阵进而对其空间转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91~2008年,海口市滨海旅游区土地利用转化量主要发生在建设用地、耕地、未利用地和林地之间,水域和湿地转化不明显。在时间上表现为建设用地和水域面积增加,且建设用地增幅最为明显,耕地、未利用地、有林地和湿地面积减少,耕地面积减少最多;在空间上表现为各种用用地类型的转化集中在近海岸地带,转化方向主要是耕地、有林地和未利用地转化为建设用地。  相似文献   
33.
黄宇  罗艳菊  毕华  陈春福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343-344,346
针对当前国内大部分森林公园经营状况不理想的状况,提出了市场导向型森林公园的开发模式,并分析其内涵,指出市场导向型森林公园是遵循市场导向理论来进行开发经营的森林公园;总结出市场导向型森林公园开发的三大原则;提出了市场导向型森林公园开发的程序;最后,对尖峰岭国家森林公园的产品开发提出了构想。  相似文献   
34.
王平  杜娜 《热带林业》2011,39(4):19-21
文章主要以吊罗山为例,通过与海南其它山地热带林区发展比较,探讨其适宜的“山地热带雨林”开发模式,从而提高吊罗山森林旅游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35.
基于RS和GIS技术,通过遥感影像目视解译,得到研究区内以红树林为主的各用地类型面积,在次基础上利用GIS空间进行相关分析,得到以下结论。①1988、1999、2010年海口市东寨港红树林面积分别为1691.48hm2、1492.54hm2和1600.20hm2,各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3.37%、11.80%和12.65%。②1988~2010年间红树林面积总体呈现减小趋势,变化率-5.40%,主要转移去向为其他土地和坑塘。③红树林面积动态变化驱动力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影响,自然因素主要是台风、热带风暴和病虫害,人为因素主要是比较利益、政府和民间的保护。目前政府和民间力量对红树林保护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6.
南渡江流域新坡河塘疏浚底泥的利用方向规划为农田土地整治工程中耕作层的替代土,用来发展蔬菜种植业。为了探清该流域河塘疏浚底泥的养分水平及重金属污染状况,综合考虑河塘的形态、水域面积、断面特征、流速、底泥沉积量采取典型断面布设和网格法布点,将所调查的河塘分为上游和下游,共采集0~40 cm深的底泥样品78个。通过室内底泥样品成分检测、养分灰色关联度评价、内梅罗综合污染评价、GIS空间分析等方法,分析和评价了河塘底泥的养分特征、肥力水平、重金属的含量、污染程度及空间格局分布特征,掌握了该流域底泥的养分条件、底泥重金属污染状况及底泥农业利用的风险。结果表明:1)底泥的全氮、全磷、全钾及有机质含量呈现空间异质性,下游的全氮、全磷均值含量较上游分别高出32.45%、11.88%,而下游的全钾、有机质均值含量较上游分别低14.64%、14.62%,上游段底泥养分数据的变异系数普遍高于下游段,底泥养分异质性是由河流流速、周边的自然环境及人为耕作活动造成。底泥中的全氮、全磷、有机质等养分指标达到1级(丰)水平,统计分析全钾含量为5级(缺)水平;整个河塘底泥养分要高于对照点,为底泥的农业土地利用提供了有利条件。2)底泥重金属污染物主要为Cd和Cu,其次为和Cr和Ni,Cd、Cu、Cr、Ni样品单因素污染超标率分别为76.92%、47.44%、56.41%、23.07%,且超标幅度分别为58.45%、104.58%、6.06%、68.48%;底泥重金属污染是因基性火山岩为成土母质,背景值偏高,土壤重金属被酸雨淋溶出,并随地表径流汇集在河塘中,造成了底泥的重金属超标。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评价可知河塘底泥是以轻微污染和中度污染为主,分别占样品数的46.15%、28.21%;底泥污染状况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轻微污染水平(3级)和中度污染水平(4级)的区域面积分别为62.05%、25.80%,以中、轻微污染水平的区域为主。河塘下游水面宽阔,流速减慢,造成底泥沉积量增加,污染加重及污染空间分布异质性强。应该根据底泥的污染等级及养分条件综合决定其农业土地利用。  相似文献   
37.
以海口市建设用地作为研究对象,利用3期遥感影像数据,运用RS和GIS作为技术手段,采用扩展强度、扩展速率、分形维数、稳定性指数和重心迁移速率从建设用地数量特征、空间结构分形特征和重心迁移规律3个角度进行时空扩展分析。结果表明:①海口市建设用地面积增加了220.33 km2,年均扩展强度为0.51,年均扩展速率为21.04%;农村建设用地扩展的数量值均比市区的大;秀英区的年均扩展强度和年均扩展速率最大,龙华区的均最小,美兰区和琼山区介于其中。②海口市分形结构较复杂,空间稳定性先降后升;城市形态趋于简单,稳定性增强,农村建设用地分布不集中,分形结构趋于复杂;各区的稳定性指数均小于0.1,分形结构趋于复杂。③海口市建设用地的重心整体上向西南偏移,迁移速率为205.89 m/年;城市和农村建设用地的迁移轨迹跟全市表现一致,但农村地区的迁移速率较大;龙华区和秀英区在前一时段迁移较快,美兰区和琼山区在后一时段迁移较快。  相似文献   
38.
土地整治中底泥质耕作层土壤的构建方法及应用效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开展底泥质耕作层土壤的构建方法研究,是确保土地整治工程质量和效益的重要举措。该研究以河流疏浚底泥土地利用为主线,从底泥质耕作层土壤构建方法的基础理论、底泥环境肥力调查评价、底泥重金属稳定化修复、底泥改造土壤工程及底泥应用案例等方面系统地探讨了土地整治工程中底泥质耕作层土壤构建方法的基础、内容、设计方法、施工工艺、工程参数。污染底泥修复后大田种植空心菜试验表明:重金属含量可达到无公害蔬菜安全标准、Cd降低率在38.61%~85.69%,稳定化修复明显降低蔬菜重金属含量;底泥质耕层土壤适宜开展种植,可提蔬菜高产量8.7%~13%,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0.95~2.18倍。  相似文献   
39.
儋州为海南面积最大的地级市,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海南农业结构调整的缩影,研究其农业 产业结构演变趋势,可为发展热带高效农业提供决策依据。利用2000-2014 年儋州市统计资料,计算农业产 业结构变化率和变异系数,分析儋州近15 年来农业产业结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 增强,工业发展相对滞后,第三产业迅速发展;2000 年儋州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54.2∶18.0∶27.8,2014 年 则为49.0∶14.9∶36.1;(2)种植业产值在农林牧渔中所占比例下降,种植业的内部结构变化明显;2000 年 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瓜果的种植面积比例为32.7∶52.8∶14.5,2014 年调整到28.0∶54.3∶17.7;(3) 2000-2014 年粮食、油料作物、水果种植面积逐年减少,而橡胶、蔬菜种植面积逐年增加;林地、糖蔗面积波动 较大。在揭示海南农业结构变动特征及演变趋势基础上,提出海南建设热带高效农业基地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40.
指出了在喧闹的现代生活热潮中,亲近大自然的休闲农业旅游逐渐成为都市人的首选旅游方式,发展休闲农业也是调整农业结构、深度开发农业资源潜力、改善农业环境、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之一。结合台湾休闲农业发展的4个阶段,重点分析了台湾休闭农业发展中3个特色经营模式:政府参与,主导推动;特色创新,产品丰富;因地带l宜,宣传广泛。借鉴台湾休闲农业发展中的优势特色,提出了大陆发展乡村旅游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