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4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104篇
  39篇
综合类   15篇
农作物   9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日光温室萝卜棵间土壤蒸发规律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土壤蒸发在农田水量平衡和能量平衡计算中占有重要地位。该文采用微型蒸渗仪测定温室萝卜的棵间土壤蒸发,对萝卜棵间土壤蒸发的变化规律及其与太阳辐射、气温和相对湿度等主要气象因子的关系进行了试验研究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温室萝卜棵间土壤蒸发随着萝卜生育期的推移有减小的趋势,棵间土壤蒸发量占全生育期总耗水量的37.73%~41.71%,棵间土壤蒸发与太阳辐射、气温和相对湿度等主要气象因子均呈现良好的指数关系,该研究对合理制定温室萝卜的灌溉制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2.
节能日光温室光照强度的分布及其变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充分考虑了温室结构和植株生长影响的基础上,对日光温室光照强度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冠层上部辐射强度的南北差异比东西差异大;冠层下部光照条件东西差异明显,南北差异不大。总体上讲,辐射强度上下差异比南北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33.
作物水分信息采集技术与采集设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农田灌溉正朝着“自动、精准”的方向发展。实现自动、精准灌溉,需要获得及时、准确的作物水分状况信息作为基本依据,而先进、可靠的采集技术与设备则是快速、准确、连续获取作物水分信息的重要保障。作物水分信息,根据其采集部位可分为土壤信息和作物信息两类;而根据采集信息所代表
表的范围,则可分为点源信息和区域信息两类。2种分类结果相组合,可以将作物水分信息分为点源土壤水分状况信息,区域土壤水分状况信息,点源作物水分状况信息和区域作物水分状况信息四大类O目前应用较多的点源土壤水分状况信息快速采集技术主要有中子仪法、时域反射法(TDR)、频域反射法(FDR)、驻波率法(SWR)和张力计法;点源作物水分状况信息的采集技术则主要有红外温度法、叶水势法、光谱法、茎变差法和蒸腾速率法;区域土壤水分状况信息的采集技术主要有遥感法(裸地表层土壤)和墒墒情监测网络法;区域作物水分状况信息则主要通过遥感方法获得,包括热红外遥感和微波遥感等方法。这些技术方法各有优点、缺点和适用范围。从目前的研究和实际应用情况看,基于土壤介电特性的土壤水分信息测量技术(TDR,FD和SWR)和基于植株蒸腾速率、植株茎直径变差和作物冠层红外温度的作物水分状况信息测量技术是具有明显优优势和良好发展潜力的点源水分信息采集技术;以TDR、FDR和SWR为基础,结合GPS和GSM/GPRS无线数据传输系统,适用于区域土壤水分信息的采集;而以热红外遥感和微波遥感为基础的系统则是大面积的区域土壤水分状况信息(裸土表层)和区域作物水分状况信息的主要采集方法。这些作物水分信息采集方法的进一步完善提高,以及相应的精度高、稳定性好、价格适中的各类传感器及配套的数据处理设备的研制将是未来作物需水信息采集领域的重点工作目标。  相似文献   
34.
水肥耦合对番茄产量和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二因素(水、肥二因素)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水肥耦合技术对番茄产量和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F回>F0.01(5,7),说明灌水定额、施肥定额二因素与分析项目之间存在极显著的回归关系。2个因素重要性顺序为施肥量>灌水量。根据边际效益分析可知,边际产量随水肥的增加而增加,边际硝酸盐含量随水分增大呈减少趋势,而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呈增加趋势。通过计算机模拟,提出了高产、低硝酸盐含量的最优水肥组合方案:灌水指标为2710.95~2735.25m3/hm2,施肥指标:尿素或磷酸一铵的用量为264.6~280.5 kg/hm2。  相似文献   
35.
选择1949年以来河南中部麦区不同年代主栽的6个冬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在不同灌溉条件下对生育后期冬小麦旗叶叶绿素荧光特性和抗氧化酶活性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现代冬小麦品种的叶绿素含量增加,为光合功能改善奠定了基础;拔节期干旱胁迫下,现代品种旗叶的原初光能转化效率和潜在活性在开花期高于早期品种;在品种更替过程中,现代品种的丙二醛含量降低,抗氧化酶酶促系统第一道防线的SOD活性快速升高并有效清除氧自由基。早期品种在干旱胁迫下通过增加POD活性来抵御干旱。现代品种的CAT和APX活性少量增加就能及时清除过氧化物体和叶绿体内活性氧自由基的积累,使得抗氧化代谢维持在较高水平上,以保证光合器官功能的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36.
为了探索依据水面蒸发量确定灌溉定额的可行性,在防雨棚下测坑中进行了夏玉米灌溉试验。结果表明,从总耗水量看,畦灌略高于沟灌,而沟灌又略高于滴灌,但差别不是很大。畦灌条件下植株发育快,滴灌次之,沟灌最慢。畦灌和滴灌下产量均以中等灌溉定额处理最高,而沟灌下产量以最大灌溉定额处理最高。总体上,滴灌条件下水分利用效率高于其他2种灌溉方式。干旱条件下,畦灌下以E601蒸发皿蒸发量(PE)作为夏玉米灌溉定额,每次灌水60mm;滴灌下以2/3PE作为灌溉定额为宜,灌水定额为20mm。  相似文献   
37.
我国节水灌溉农业建设途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 2 1世纪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和 16亿人口对粮食的巨大需要 ,必须大力普及节水灌溉技术 ,全面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在分析节水灌溉节水潜力基础上 ,提出了我国节水灌溉农业的建设途径。  相似文献   
38.
霍泉灌区冬小麦夏玉米高产节水灌溉制度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根据山西省霍泉灌区李堡试验区1996年10月~1999年9月3年的试验资料,分析建立了冬小麦与夏玉米的耗水量估算模型及产量与水分关系的数学模型;以1998年10月~1999年9月冬小麦、夏玉米连作为例,对两种作物的需水规律进行了分析,并利用所建模型,分析给出了冬小麦、夏玉米连作套种的高产节水灌溉定额。最后用动态规划法分析提出了有限水量在作物生育期内的最优分配方案  相似文献   
39.
夏玉米叶片生理特性与生态因子间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防雨棚下测坑中种植的夏玉米设置不同的土壤水分控制下限,研究了不同的土壤水分状况及气象因子对夏玉米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生理指标受生态因子的影响有着明显的日变化特征,不同处理气孔导度(Gs)峰值出现的时间早于光合速率(Pn)和蒸腾速率(Tr),高水分下Tr峰值出现的时间滞后于Pn,随着土壤水分胁迫程度的增加,Gs、Tr、Pn的峰值有提前出现的趋势;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细胞液浓度(CSC)的峰值及叶水势(LWP)的低谷均在14:00左右出现。土壤水分与Tr、Pn、Gs、LWP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CSC呈极显著负相关。此外,气象因素对夏玉米生理指标的影响程度会随着土壤水分状况而发生变化,生理指标与生态因子的逐步回归结果表明,土壤水分和光合有效辐射是影响夏玉米生理指标最主要的生态因子。  相似文献   
40.
调亏灌溉条件下冬小麦籽粒灌浆特征及其模拟模型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在移动式防雨棚下,采用盆栽土培方法,以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为试验材料进行了调亏灌溉(regulated deficit irrigation,RDI)试验研究,目的在于了解RDI对冬小麦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并对其进行模拟,为建立冬小麦RDI指标与模式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参数。试验采用二因素(水分调亏阶段和调节亏水度)随机区组设计。结果表明,RDI条件下冬小麦籽粒灌浆过程符合“缓-快-慢”的“S”型生长曲线,并可用Richards方程进行较好的模拟;不同水分调亏处理间最大灌浆速率及其出现时间、平均灌浆速率、灌浆持续期、活跃生长期和3个灌浆阶段灌浆持续期,以及最终千粒质量等特征参数差异达显著水平;其中,越冬期轻度调亏具有最高的平均灌浆速率(每百粒0.234 g/d)、最大灌浆速率(每百粒0.369 g/d)、最高的第3阶段灌浆速率(每百粒0.099 g/d)和最高的千粒质量(58.46 g)。经相关和逐步回归分析灌浆参数与千粒质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多数参数间存在着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其中,与千粒质量有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的参数有最大灌浆速率、平均灌浆速率、活跃生长期和第3阶段灌浆速率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