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9篇
农作物   16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正为提高花生产量与质量,增加农民收入,连云港市农业科学院引进了大量国内外种质资源,开展了高产、优质、多抗花生新品种选育工作,进行杂交育种及品种改良工作,经过多年定向培育,选育出了高产抗逆花生新品种苏花1号。该品种于2015年12月29日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苏鉴花生201502)。1苏花1号的选育1.1亲本的选择以冀花4号为母本,与丰花1号进行有性杂交  相似文献   
32.
茎叶菜用甘薯连引薯1号作为一种特用蔬菜,以其特有的品质逐渐受到人们的青睐。其地上部分可以反复采收,高产。与菠菜等相比较叶片营养性有过之而无不及,且多酚含量高。茎叶中高含量的叶黄素可以对人眼睛起到保护作用。因其适应性强而被广泛种植;因它耐高温,可以解决夏季高温季节蔬菜的短缺状况。  相似文献   
33.
回顾江苏大麦种植历史。从“七五”开始,大麦育种有了质的飞跃,到“十五”末,江苏共育成大麦新品种30个,其中六棱饲料大麦2个,二棱皮大麦22个,二棱元(裸)麦6个。作为啤酒大麦的苏引麦二号(冈二)及港啤一号(KA-4B)等品种因品质超群,为国内啤酒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建议啤酒大麦新品种的选育应将酿造品质放在第一位,由育种、麦芽、啤酒三方面专家对即将审定的品系作公正评价。  相似文献   
34.
随着国内啤酒工业的迅速发展,对啤酒原料的需求急剧上升,对啤酒大麦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为适应啤酒工业对原料市场的需要,培育出较目前市场主打品种、在试验中也称对照品种在品质、丰产性、适应性、抗逆性等综合农艺性状更为优良的啤酒大麦新品种.连云港市农业科学院大麦育种课题组,于1995年用苏引麦2号作母本、早熟3号作父本,进行人工有性杂交,经系统选育,于2001年在其F5代中获得了具有一定特异性并性状完全稳定的系谱品系-850205.  相似文献   
35.
介绍了直播稻的栽培技术措施,并对该种植方式的发展趋势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6.
由于水资源的紧缺,旱播稻已经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连云港市农业科学院自2000年起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品种资源研究所国外引种室合作开展了陆稻品种适应性观察和栽培技术研究。通过在连云港和海南省种植观察比较,选出了米质优、适应范围广的早稻品种。实践证明早稻具有节水和节约成本  相似文献   
37.
为研究不同施肥方式对设施番茄产量及土壤细菌多样性、群落结构的影响。通过田间试验,以不施肥(CK)为对照,测定化肥(T1)、中药渣有机肥配施化肥(T2)、复合微生物肥料配施化肥(T3)、生物有机肥配施化肥(T4)4种施肥方式下设施番茄的产量;并对不同施肥方式下土壤进行16S rRNA高通量测序分析。研究表明,T2、T3、T4处理组番茄产量均显著高于T1、CK处理组;T2处理组土壤Chao1指数、物种数、进化多样性指数显著高于CK处理组;T4处理组的物种数、进化多样性指数也显著高于CK处理组;施用不同肥料增加了变形菌门(Proteobactreia)相对丰度,同时中药渣有机肥、复合微生物肥料、生物有机肥配施化肥均增加了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的相对丰度。基于主坐标分析(PCoA),T3、T2和CK处理组物种构成较为相似,而T4、T1处理组细菌群落构成差异较大。综合分析认为,生物有机肥配施化肥不仅可以提高番茄产量,还能够丰富土壤细菌多样性,改变土壤细菌群落结构,起到改良土壤的作用。  相似文献   
38.
本研究从羊肚菌白霉病子实体中分离纯化病原菌,通过形态学观察病原菌的菌落形态特征,采用ITS鉴定病原菌,并测定不同培养基、碳源、氮源、温度、pH对病原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从羊肚菌染病子实体分离得到的病原菌菌落形态、显微特征与长孢卵单隔孢霉Diplo9spora longispora基本一致,ITS序列与长孢卵单隔孢霉相似度为99.44%,经鉴定分离得到的病原菌可能为长孢卵单隔孢霉;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其最适培养基为MYG培养基,25℃为菌丝最适生长温度,对pH适应范围较广,最适碳源、氮源分别为乳糖及酵母浸粉。以上结果为进一步研究该病害的发病规律及田间防治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