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1篇
  5篇
综合类   51篇
农作物   16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为探明土壤耕层重构与灌水对棉花生育性状及产量的影响,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于2015和2016年在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威县试验站设置5个处理,分别是CK(旋耕),常量底墒水(675m~3/hm~2);T1,旋耕,高量底墒水(1 200m~3/hm~2);T2,土壤耕层重构,高量底墒水;T3,土壤耕层重构,高量底墒水,花铃期超量灌水(1 800m~3/hm~2)模拟涝灾;T4,土壤耕层重构,高量底墒水,中后期不灌水;2016年降雨量偏大,各处理只灌底墒水。调查测定不同生育时期不同耕层土壤水分含量、棉花生育性状和产量性状。结果表明:T1在干旱年份(2015年)能提高籽棉产量,在多雨年份(2016年)增产效果不明显。耕层重构提高棉田土壤20cm以下土层蓄水保墒与缓冲调节能力,在暴雨(模拟)条件下不致形成涝灾,在干旱条件下深层土壤水分上移供棉花生长需求。T2棉花苗期与蕾期生长慢,花铃期生长快,具有明显的后发优势,干旱年份(2015年)与多雨年份(2016年)分别较对照籽棉产量增加27.0%与8.7%,T4处理2年较对照分别增产14.6%与10.1%;T3与T2处理2年产量差异均不显著,表现出较强的耐涝能力。土壤耕层重构是棉田节水增产的有效耕作措施,具有抗旱耐涝作用,可有效提高棉花产量。  相似文献   
32.
全生育期UV-B辐射增强对棉花生长及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植物光合系统是UV-B辐射最初和最重要的作用靶标。本文在大田条件下进行紫外灯照射处理,研究全生育期UV-B辐射增强(高于环境20%和40%)对棉花形态、干物质积累、光合色素和产量的影响,并通过分析棉花主茎功能叶片的气体交换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探讨UV-B辐射增强影响棉花光合作用的机制。结果表明,UV-B辐射增强抑制了棉花生长和干物质积累,籽棉产量显著降低,且UV-B辐射越强,抑制作用越明显。随UV-B辐射的增强,棉花主茎功能叶的净光合速率(P_n)在各生育期均显著降低,叶绿素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未发生变化,胞间CO_2浓度(Ci)反而升高,说明P_n下降主要由非气孔限制因素造成。对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分析表明,PSⅡ的最大光化学量子产率(F_v/F_m)、实际光化学量子效率(ΦPSII)、线性电子传递速率(ETR)和光化学淬灭系数(qP)随着UV-B辐射的增强而降低,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则显著升高,且各叶绿素荧光参数与Pn变化均显著相关;慢速弛豫NPQ(NPQS)及其在NPQ中的比例均随UV-B辐射的增强而显著提高,表明PSⅡ反应中心受损,光化学效率降低。以上结果证明,全生育期UV-B辐射增强降低了棉花的光合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引起棉花生长与物质积累受抑,产量降低。UV-B辐射增强引起的光合速率下降与PSⅡ反应中心遭到破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3.
冀南地区不同密度对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鲁棉研28为试材,在冀南地区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对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密度增加,棉花株高、单株铃数、单铃重呈下降趋势,伏前桃比例增加而伏桃比例降低,单位面积铃数、皮棉产量先增加后降低;8.7万株/hm2时皮棉产量达到最大值,但在5.1万株/hm2到10.5万株/hm2之间皮棉产量差异不显著;密度对衣分和纤维品质影响不大;多雨年份,不同密度棉花株高、单铃重、衣分和皮棉产量均高于干旱年份,低密度成铃率高而高密度成铃率低。  相似文献   
34.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栽培及生理生态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完成“旱地棉花规范化技术”、“水约束型棉粮产区实现中产变高产的途径及系统调节技术”、“棉花高产降耗增值关键技术”、“棉花前重式简化栽培集成技术”10余项科技成果、2项专利技术,发表论文30余篇,获得各种奖励10余项。兼任中国棉花学会理事、河北省棉花学会副理事长、河北省农林科学院二级学科带头人、河北省电视台农民频道技术顾问和7个县市农业技术顾问。  相似文献   
35.
不同熟性棉花品种在冀东棉区的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裂区设计,调查了冀东棉区棉花的生育期、"三桃"比例、霜前花率以及霜前皮棉产量,分析了棉花早熟品种中50、中早熟品种33B和中熟品种冀棉298在冀东棉区的适应性。结果表明:在冀东棉区不适宜种植中早熟品种和中熟品种,只能种植早熟品种。  相似文献   
36.
中国棉花种植面积及皮棉产量时间序列的建模和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919~2010年中国棉花年种植面积和皮棉产量为资料,根据Box-Jenkins建模原理,采用ARIMA(p,d,q)动态模型,对中国棉花面积和产量时间序列的演变规律进行了拟合及预测研究。结果表明:所建ARIMA(2,1,2)模型的残差序列均为白噪声,AIC分别为7.878和7.426,模型结构合理,拟合效果好;2 a试报结果显示,相对精度为89.14%~99.53%,即预测准确度高。可见,运用该模型对棉花种植面积和皮棉产量的时间序列进行拟合及预测是可行的。预测2011年中国棉花种植面积及皮棉产量分别为475.89万hm2和658.58万t。该项研究为了解我国棉花生产的变化趋势及发展前景提供了1种新的研究途径。  相似文献   
37.
就棉花—萝卜套作模式,以及作物产量、主要农艺性状、纤维品质和经济效益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1-2”式,萝卜产量可达72060 kg/hm^2,籽棉产量2032.5 kg/hm^2;“2-2”式,萝卜产量50790 kg/hm^2,籽棉产量2620.2 kg/hm^2。“1-2”式萝卜产量高而棉花产量低,“2-2”式萝卜产量低而棉花产量相对较高。比单作棉单位净产值提高60%-80%。种植模式不同,棉花和萝卜产量存在很大差异,其中萝卜性状(长度、粗度、单重)无明显差异,而棉花生育性状变化较大,但纤维品质模式间差异不明显,套作模式与CK除整齐度外,差异亦不明显。  相似文献   
38.
采摘时间对中长绒棉纤维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服装的高档化和纺纱支数提高,纺织用棉的品质结构逐年发生变化,中长绒棉的比例已增加到纺织用棉的1 0 %左右。对中长绒棉纤维品质的要求较普通棉花更严格,适时采摘可以得到最佳品质组合的棉花纤维。通过研究中长绒棉裂铃后不同采摘时间对纤维品质的影响,为优质棉品质栽培提供科学依据。1 材料与方法2 0 0 1~2 0 0 2年试验于河北省科技厅农业科技园区威县试验站进行,土壤为砂质潮土,肥力水平有机质1 1 %、速效氮5 7 5mg/kg、速效磷5 0mg/kg、速效钾90mg/kg ,供试品种为冀优85 1。棉花采摘分5个时期:裂铃5d (L5)、裂铃1 0d (L1 0 )、…  相似文献   
39.
棉花纤维品质年际间变化及气象因素影响分析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利用河北省1994—2003年中棉所12的纤维品质资料分析年际间变化的主要指标和主因子。结果表明:比强度是纤维品质中年际间变化最大的品质指标。第一个公共因子与2.5%跨长和比强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08和0.715,可认为是长度强力因子,第二个公共因子与麦克隆值的相关系数为0.789,可认为是麦克隆因子。纤维品质与铃期(7-10月)气象因素的通径分析结果表明,铃期平均气温是影响绒长强力因子的主要气象因素,铃期降雨是影响麦克隆值的主要气象因素。  相似文献   
40.
一、棉花N化肥全部基施的生理依据试验设3个处理:(1)全基施,每公顷施210公斤N和150公斤P_2O_5;(2)分次追肥,每公顷施210公斤N,67%用作基肥,33%作追肥(追肥中现蕾期追施33%,开花期追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