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5篇
  5篇
综合类   20篇
农作物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31.
稀植和密植下小麦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差异及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97份黄淮南片冬麦区的小麦品种(系)为试验材料,于2015—2016和2016—2017年度在河南农业大学郑州科教试验园区,对稀植和密植下小麦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鉴定,分析了不同农艺性状在2种种植方式间的遗传差异及关系。除旗叶夹角外,其他性状在2种种植密度下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与稀植相比,密植下小麦的抽穗期和开花期分别提前1.22和1.02 d,株高、脖长、穗下节长分别升高4.37,1.84和1.01 cm,旗叶长、旗叶宽分别减少0.36和0.10 cm,穗长缩短0.17 cm,可育小穗数减少1.71个,不育小穗数增加1.01个,穗粒数减少9.85粒,千粒重和单穗重分别下降1.53和0.62 g。不同性状差值的变异范围均较大,说明品种间差异较大。各农艺性状在稀植和密植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但相关程度因性状不同有较大差异。密植产量与稀植性状间的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密植产量与稀植的株高、脖长、千粒重和单穗重之间的回归关系达到极显著水平,与抽穗期达到显著水平,稀植抽穗期晚、植株高、脖长较长、千粒重低和单穗重低都不利于密植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