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2篇
农学   19篇
基础科学   2篇
  9篇
综合类   35篇
农作物   9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在大田条件下,用3个转Bt基因棉花品种和一个常规品种,利用磷脂脂肪酸(PLFA)方法研究转Bt基因棉花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转基因棉花增加了土壤微生物PLFA的含量。转基因棉花降低了棉田土壤格兰氏阳性细菌的比例,提高棉田土壤的真核生物、真菌和放线菌的比例;转基因棉花在蕾期提高了土壤原生动物比例,在吐絮期比例反而降低;转基因棉花在蕾期提高了棉田土壤格兰氏阴性细菌的比例,吐絮期则降低了格兰氏阴性细菌的比例。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表明,转Bt基因棉花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有明显影响。PLFA方法可作为转基因生态安全评价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32.
 为了明确棉花库源比(铃叶比)变化对红叶茎枯病发生的影响,揭示红叶茎枯病的病因,本研究开展了多项试验。试验结果显示,棉株的病害严重度与其铃叶比呈高度正相关。早熟品种开花期早,铃叶比高,病害发生重;盛蕾期以前的气温对棉花生长和红叶茎枯病发生的作用大于土壤水分的作用。与常温处理相比,提高棉花3叶期至盛蕾期的气温,可促进棉花的营养生长,减小库源比,其发病盛期延后约45 d,病情指数平均减少72.9%,棉花生物学产量平均提高123.8%;去蕾和推迟打顶均可降低棉花铃叶比,减轻病情,以去全蕾处理的作用最为明显;叶面喷施甲哌鎓可提高棉花铃叶比,利于病害发生。因此,铃叶比失调是红叶茎枯病的主要病因;开花期以前棉花代谢源(叶)的生长量决定着病害发生的时间和严重度。  相似文献   
33.
复合抗旱剂配方筛选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提高作物的抗旱能力和产量,进行了小麦复合抗旱剂配方筛选研究,以‘晋麦47号’小麦为材料,通过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干物质、叶绿素荧光参数和产量等指标,对自研的16个配方制剂在干旱胁迫下进行了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和抽穗期3个阶段的筛选。结果表明,Kh-13和Kh-1 2个配方效果较好,能促进种子萌发,利于苗齐苗壮,促进幼苗生长发育,增加干物质积累,提高个体质量,保持叶片相对含水率,促进光合作用,增强抗逆能力,在抽穗期前后喷施能促进幼穗发育,提高小麦穗粒数,增加产量。Kh-13和Kh-1处理的种子发芽势显著分别提高了2.00倍和1.66倍;发芽率显著分别提高了50%和50%;萌芽期抗旱性两者均达极强抗旱性标准;茎叶干物质显著分别增加了12.33%和11.42%;根干重显著分别增加了19.13%和13.00%;叶片相对含水率分别提高了23.53%和37.78%;穗粒数显著分别提高了22.36%和17.30%;产量显著分别增加了38.48%和20.78%。  相似文献   
34.
旱塬区棉花地下微灌补水系统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旱塬区5种地下微灌补水系统对棉花产量和水分生产效率的影响。3年试验结果表明,5种地下微灌补水系统均可提高棉花产量和水分生产效率,其中微灌补水系统1效果最好,其棉花产量和水分生产效率比传统旱作分别可提高35.6%~55.1%和26.9%~46.7%,新增投资收益率高、回收期短。  相似文献   
35.
为评价小麦品种的抗晚霜冻能力,以16个小麦品种为材料,在自然霜冻条件下测定叶片相对电导率、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光合速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及幼穗冻伤率、产量及产量结构等,应用各指标相对值进行隶属度(D值)综合评价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小麦拔节期霜冻胁迫后,叶片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光合速率的平均值分别降低5.9%、1.0%、34.4%,叶片SOD活性、POD活性、CAT活性、MDA含量、相对电导率平均值分别上升46.7%、33.7%、8.4%、20.8%、32.8%,各指标品种间存在显著(P0.05)或极显著的差异(P0.01)。参试品种的平均隶属度值为0.192~0.911,幼穗冻伤率为1.3%~41.8%,产量为4 328.1~8 222.3 kg·hm~(-2),产量和产量结构差异显著。通过隶属度平均值(D值)、幼穗冻伤率和产量聚类,将16个小麦品种聚为5类,I类:济麦22、临Y8012、山农28;II类:舜麦1718、济麦23、中麦36、烟农1212;III类:山农30、晋麦84号、衡杂102、师栾02-1、科农2009、周麦18;IV类:冀麦325、西农585;V类:西农529。从第I类品种到第V类品种,冬性越来越弱,春性越来越强,抗晚霜冻能力越来越弱。  相似文献   
36.
37.
连续覆膜旱作稻氮、磷、钾养分分布特征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长期田间定位试验对自2001年起连续覆膜旱作稻N、P、K养分吸收分布特征及秸秆还田对其影响作了研究。结果表明,水稻各器官中籽粒氮磷浓度最高,而钾在茎部最高;氮磷含量主要分布在籽粒,钾主要分布在叶和茎部;秸秆还田提高了植株体内总氮和钾吸收量,而磷稍有降低,具有降低籽粒中氮磷钾的浓度趋势,且它们在籽粒中分配率都有所下降。随着氮肥用量增加,覆膜旱作稻籽粒氮浓度和氮吸收量、以及磷钾吸收量均有所增加,而磷和钾浓度则稍有下降趋势;氮、磷和钾在籽粒中的分配率降低。与常规水作和裸地旱作相比,覆膜旱作一定程度提高了水稻各器官氮浓度以及根茎叶中磷浓度,但籽粒中磷浓度以及各器官中钾浓度差异甚微。覆膜旱作提高了植株总氮、磷和钾含量,籽粒中氮占植株总氮含量比率稍有提高,磷和钾在籽粒中的分配率则稍低于常规水作。  相似文献   
38.
两种抑制剂及其等剂量复配剂经棉株局部使用后,棉花主茎节间、果枝节间及株高和果枝长度均有不同程度缩短和降低.其对棉花株型的作用特点不同单剂PP333速效性强、持效期短,单剂DPC速效性略差、持效期长,二者等剂量复配剂速效性强,持效期长。  相似文献   
39.
1988~1990年,我们在临猗、万荣等县,进行抗旱耕作法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麦收后留高茬覆盖浅耕少耕技术,增加了土壤有机质,改善了土壤理化性质,培肥了地力,提高了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和水分利用率。小麦增产增收,省工节能,是小麦高产稳产持续增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0.
<正>这次北方飞机播种造林种草经验交流会在我区召开,与会领导和来自全国各地代表亲临我县检查指导,这是对我们的鼓舞和鞭策,也是我们向全国兄弟省区学习的好机会。这次会议将对我县飞播造林和其它各项林业生产起着很大的推动作用。借此机会把我县飞播造林工作向领导和同志们做一简要汇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