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1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36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甘肃省为了提升农业产业的综合竞争力,将农产品加工业列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点,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目前已经在马铃薯、生物医药、啤酒原料、地方特色产品深加工上形成一定优势。但是,发展也存在许多现实问题需要研究和解决。  相似文献   
32.
最近以来,习总书记对于精准扶贫又提出了新的战略和政策要求,这就是关于如何集中解决深度贫困问题。大量的研究证明,我国的大部分深度贫困地区的形成有着历史的、资源的、客观的和长期的因素。其中,在这些因素中,生态敏感区与深度贫困高度耦合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甘肃省在这方面的表现尤其明显和突出。因此,研究和解决深度贫困问题,既要有经济政策和手段,也要有生态政策和手段,甚至还要将气候因素纳入政策考虑的范畴,经济、社会与生态扶贫措施并举,才有可能收到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33.
从2019年下半年开始,按照常规,全省"省市县"三级地方政府,都要启动"十四五"规划的编制工作,全面评估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潜力,策划和规划重大建设和发展项目3从各方面的情况来看,甘肃农村农业的整体发展水平与我国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还很大,在"十四五"规划期间需要解决的问题还很多,尤其是在策划和实施重大农村农业建设项目方面,存在许多不足,本文认为,甘肃农村农业发展规划和战略,一定要围绕解决重大发展难题展开,策划和实施若干重大项目,来彻底解决甘肃农村基础薄弱和特色优势不厚重的问题  相似文献   
34.
相对国内外市场需求而言,贫困地区供给侧存在产品结构、产品品质、消费市场以及农民增收等方面存在许多现实的发展短板,从而使得农民在农产品的生产、流通、交换以及消费环节均难以增收,可以说,贫困片区的供给侧"短板"是造成贫困的主要原因。针对这些"短板"及其存在原因,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消解对策。  相似文献   
35.
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西部地区对应大规模人口流动而形成了许多移民集中区。由于受人口素质、人口结构、发展环境、生产条件和政策导向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许多建制移民区成为贫困问题的延续区,或者叫做新的贫困人口的“塌陷区”和“集中区”。解决这些最贫困人口的扶贫方式,必须坚持以政府政策扶持为主体、以输血和造血双重扶持为基本方式、以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为导向,采取兼业经营、产业培育、系统工程、帮扶创新等多极突破型战略,促进移民集中区的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36.
李含琳 《甘肃农业》2013,(20):29-32
进入“十二五”以来,我国西部农村农业产业化发展方式出现了新的转型动向,这就是不少地方开始出现规模比较大、制度健全、运行市场化、职工企业化的公司制农场。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黄峤乡以养殖业为主导产业、“煤老板”转型投资创办公司制农场,以大规模土地流转为基础,迅速形成若干个在甘肃省范围内有一定影响的公司制农场,对提升当地农业产业化水平、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的作用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37.
当前,国家对于农村经济发展的以财政补贴为主的扶持政策形式很多,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政策体系。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这个体系是存在缺陷的。创新农村经济扶持政策体系必须坚持科学的思路、原则和方法,根据国内外条件的变化,设计科学的政策体系,努力提高政策的边际效率。  相似文献   
38.
当前,国家对于农村经济发展的以财政补贴为主的扶持政策形式很多,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政策体系。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这个体系是存在缺陷的。创新农村经济扶持政策体系必须坚持科学的思路、原则和方法,根据国内外条件的变化,设计科学的政策体系,努力提高政策的边际效率。  相似文献   
39.
利用区域重心的概念及模型,计算了1987-2006年河南省的人口重心和经济重心;运用GIS软件制作人口重心、经济重心的空间演变轨迹地图,分析了人口重心和经济重心的动态变化及其驱动因子.结果表明:河南省人口、经济呈现不均衡分布,人口分布主要表现为东西不均衡,东部人口密度高于西部;经济格局主要表现为南北差距,北部经济优于南部.人口、经济重心偏离较大,表明河南省区域差距的扩大已经影响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