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2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25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正> 核桃举肢蛾(Atrijuglans hetaohei Yang)是专蛀核桃果实的害虫。1986~1987年,我们在洛南县对其发生为害习性作了系统调查,进行了防治试验,初步提出对该虫大面积综合防治的有效方法。发生与为害特点核桃举肢蛾在洛南一年发生1~2代,以一代为主。以老熟幼虫在1~2cm深的表土层中结茧越冬。5月中旬开始化蛹,5月下  相似文献   
32.
1 植物学特征 树姿直立 ,树势强健。 1年生枝红褐色 ,平均长 5 0~ 80cm ,粗壮直顺 ,节间长 2~ 3cm ,皮孔中大 ,较多 ;多年生枝绿褐色 ,树干深褐色 ,嫩梢多茸毛。叶片椭圆形、较厚、浓绿、无光泽 ,长 1 0 .0~ 1 2 .1cm ,宽 5 .5~ 7.5cm ;叶脉粗壮、清晰。花芽中大 ,卵圆形 ,茸毛多 ,花白色 ,每花序平均 5~ 7朵。2 生长结果习性 该品种生长旺盛 ,萌芽率 78% ,成枝力 5 6%。以短果枝结果为主 ,5年生短果枝占 78%左右 ;有腋花芽结果习性 ,果台连续结果能力强。坐果率高 ,结果早 ,栽后第 2年即有腋花芽形成 ,第 3年单株挂果 40~ 60个 ,…  相似文献   
33.
麦长管蚜在3个小麦品种上取食行为的EPG比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研究不同抗性水平的小麦品种苗期对麦长管蚜的抗蚜机制。【方法】用EPG技术对麦长管蚜在3个小麦品种苗期的取食行为进行检测。【结果】麦长管蚜在品种Ww2730上口针开始接触叶面时间显著晚于小偃22和Batis,第1次持续刺探前的刺探次数显著多于小偃22和Batis,开始刺入叶面后第1次刺探的持续时间极显著短于小偃22和Batis;在Ww2730和小偃22上的PdⅡ-1的平均时间显著长于Batis;Ww2730上C波阶段2个Pd波间的间隔平均时间显著大于另外2个品种;在Ww2730木质部取食(G波)的次数和时间显著大于其它2个品种;Batis上的点G波的次数极显著地高于Ww2730,而平均持续时间极显著短于小偃22和Ww2730;在Batis和小偃22上E1波的总时间,E1波的最大值、跟随E2波的E1波的平均时间均显著大于Ww2730;3个品种间第1次E1波持续的时间差异不显著,但Ww2730和小偃22上其它E1波持续的时间极显著少于Batis;3个品种上其它波形参数,包括F波的次数和总时间、E2波的次数和总时间没有差异。【结论】Ww2730抗麦长管蚜机制可能在于表皮有取食抑制因子,叶肉细胞壁较厚,韧皮部存在次生物质和(或)营养不平衡。小偃22苗期的抗蚜机制为叶肉部细胞壁较厚,细胞密度大。麦长管蚜适应Ww2730抗性的策略可能是在第2次取食时采取了减少在有毒次生物中的暴露时间。  相似文献   
34.
苹果早期落叶病发病规律与药剂防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1~2003年分别对陕西渭北苹果产区主要发生的早期落叶病进行了系统调查,初步明确了苹果早期落叶病的发生种类,其中以苹果斑点落叶病(AltemariamaliRoberts)、苹果褐斑病(Marssoninacoronarian(Ell.EtDavis)Davis)和苹果圆斑病(Phyllostccasolitaria)发病最重,病叶率49.62%~10.36%,病情指数14.82~2.33;苹果灰斑病(PhyllostictapirinaSacc)发生较轻,病情指数0.31。同时选用10种无公害药剂进行防治效果比较试验、药剂搭配组合试验、年防治次数试验等研究,结果表明,40%福星WP3000倍液和50%朴海因WP1500倍液的防效最好,年防治次数以5~7次为宜。  相似文献   
35.
三种新农药防治小麦穗蚜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6.
通过1996年-1997年的调查和试验研究,笔者对玉米矮花叶病和玉米粗缩病在关中地区重发生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初步认为与病毒的初侵染来源,传毒介体消长,玉米品种不抗病,播期,环境,气候及田间管理等因素有关,并提出了以农业防治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