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72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1篇
  3篇
综合类   25篇
农作物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31.
以海南省琼中、昌江、文昌、乐东4个地区桉树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不同雨量区域的桉林土壤水分、林下生物量以及它们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琼中、文昌桉树林土壤含水率与林下层生物量之间存在简单的正、负相关,但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昌江2040cm土壤含水率与根冠比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凋落物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040cm土壤含水率与根冠比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凋落物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060cm土壤含水率与凋落物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乐东060cm土壤含水率与凋落物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乐东020cm土壤含水率与活体地下部生物量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凋落物生物量均与020cm土壤含水率与活体地下部生物量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凋落物生物量均与020cm、2020cm、2040cm、040cm、060cm土壤含水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沿"琼中—昌江—文昌—乐东"一线,桉树林下层生物量随土壤含水量降低而呈"V"变化。  相似文献   
32.
连栽桉树人工林生物量及生产力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项目对连栽条件下桉树速生短轮伐期人工林生物量及生产力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连栽桉树人工林平均单株生物量和林分群体生物量随连栽代次的增加而逐代下降,其中平均单株生物量2、3、4代林与1代林相比,分别下降了12.4%、17.2%和45.0%;3、4代林比2代林低35.5%和37.2%。群体生物量则相应下降了19.6%,26.7%和44.6%,与2代林相比,3、4代林则下降了8.8%和31.1%。各代次单株干材生物量占单株生物量比例在84.5%~86.6%之间,有随代次增加而稍有增加的趋势,皮、枝、叶生物量比例则有递减趋势。平均单株根量和根量密度均随连栽代次增加而递减。与1代林相比,2、3、4代林单株根量分别下降5.9%,30.2%和54.9%。从垂直分布看,各连栽代次林分地下部分生物量集中在0~40cm,占总根量的92.7%~96.1%,代次增加,总根量有富集于表层的趋势,40~60cm土层中根量随代次增加而下降,但在该层中细根所占比例有所上升。  相似文献   
33.
【目的】开展1年生交趾黄檀Dalbergia cochinchinensis容器苗质量评价,为其壮苗培育和人工林规模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方法】应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交趾黄檀苗木分级指标,通过平均值±标准差法和逐步聚类法比较分析各等级苗木比例、标准以及在广东阳江、高明和福建漳州不同级别苗木的早期造林效果的差异,确定合理的交趾黄檀苗木质量分级方法与分级标准。【结果】苗高(H)和地径(D) 2个性状的主成分贡献率分别为59.85%和26.02%,累积方差贡献率为85.87%,H和D可作为1年生交趾黄檀苗木分级指标,各等级苗木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2种不同方法确定的交趾黄檀各等级苗木比例、等级取值范围无明显差异。应用平均值±标准差法分级的交趾黄檀合格苗(Ⅰ和Ⅱ级苗)在各试验点的早期生长表现良好、造林成活率(90%以上)较高;造林3和12个月时,苗木建成形态和成活率与造林时的H和D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综合各等级苗木比率、等级取值范围、早期造林效果以及实际育苗生产过程,1年生交趾黄檀苗木质量分级宜采用平均值±标准差法,其分级标准为:Ⅰ级苗,H≥119.76 cm,D≥7.66 mm;Ⅱ级苗,69.62 cm≤H 119.76 cm,5.04 mm≤D 7.66 mm;Ⅲ级苗,H 69.62 cm,D 5.04 mm。  相似文献   
34.
广东三地幼龄檀香生长和结香的早期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标准地调查的研究方法,调查广东省种植规模较具代表性的3个试验基地内6年生幼龄檀香的生长和结香情况,方差分析结果表明,3个试验基地内种植的同龄檀香,其树高、地径、胸径、净树干高度以及冠幅均差异显著(P<0.001),位于湛江的试验基地内,各种形态指标值均最大,平均树高为6.05m,平均地径为12.72cm,平均胸径为10.27cm,平均净树干高度为2.64m,平均冠幅(南北)为3.20m。利用生长锥对檀香树干进行钻孔取样,分析幼龄檀香的心材形成情况,结果表明,3个试验基地内的6龄檀香均已陆续开始形成心材,自然形成心材的比例为15%~20%。采用溶剂浸提法对钻取的心材提取檀香精油,精油含量在0.66%~1.76%之间;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檀香精油的成分及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幼龄檀香精油的主要成分和檀香木油的国际标准成分相同,但含量较低,总檀香醇含量范围为34.31%~37.91%,精油质量没有达到国际标准。早期的生长和结香情况表明,檀香人工林的规模种植在广东表现良好。  相似文献   
35.
不同磷水平对不同种源尾叶桉的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定4个尾叶桉种源在不同的施P水平下盆栽,研究它们之间在生长和P,N吸收上的遗传差异,结果显示:施P对尾叶桉4个种源的生长高度、生物量积累、P及N吸收有着明显的作用,种源之间在上述指标上也有着明显的差异,在低P和高P施肥条件下,这种差异不明显,最大差异出现在土壤P的临界供给范围内(每kg土壤施15-20mg的P)。施P肥还会改变苗木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干重之经,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P、N吸收量之比  相似文献   
36.
桩径对尾叶桉萌芽更新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试验对5.5年生尾叶桉实生林砍伐后,进行不同桩径的萌芽率、萌芽力、萌芽条的高和径生长调查。结果表明,桩径对萌发率的影响不显著,但对萌芽力有极显著的影响,在桩径3-17cm的范围内,萌芽数量随桩径的增大而增加;萌芽条的高和径的生长也随桩径的增大而显著增大。  相似文献   
37.
短周期人工林树种与林地养分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华南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林业特点,提出把短周期人工林树种从速生型改变为多效益型;从纯林过渡到混交林,伐后轮作。这既保持土壤肥力.又使人工林发挥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逐渐过渡到生态效益为主的人工林,并向立体结构和集约化发展,逐步使华南地区的林分达到生态平衡的最佳点。  相似文献   
38.
大叶相思抗旱性生理指标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影响大叶相思抗旱能力的主导因素,对大叶相思在渗透胁迫过程中的电导率、相对含水量等9个生理指标进行了测定,利用SAS软件对这些指标针对不同处理水平进行主成分分析,分析表明:维持膜的稳定性的水分生理指标质膜相对透性、相对含水量、自然饱和亏是大叶相思抗旱性测定的主要选择对策,其次是代表渗透调节因子的可溶性糖和游离脯氨酸.  相似文献   
39.
为了研究影响马占相思抗旱能力的主导因素,对马占相思在渗透胁迫过程中的相对电导率、相对含水量等9个生理指标进行了测定,并利用SAS软件对这些指标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分析表明:维持膜的稳定性的水分生理指标--相对电导率、相对含水量、自然饱和亏是马占相思抗旱性测定的主要指标,其次是代表渗透调节因子的可溶性糖和游离脯氨酸这两个指标.  相似文献   
40.
马占相思幼林地上部分净生产力和养分循环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通过对24个月和30个月生的马占相思林分地上部分生物量和凋落物量的研究,揭示了马占相思各器官生物量与胸径及树高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了不同年龄林分生物量结构的变化和林分的净生产力。通过对固定标准地内树木生长的连续观测分析,展示了马占相思幼林的生长规律。通过对树木地上部分各器官的养分分析,了解了树木各器官养分的变化,养分积累和林分的养分循环。并为林分的经营管理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