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篇
农学   2篇
  1篇
综合类   17篇
园艺   1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1.
早熟板栗新品种‘燕金’来源于燕山野生板栗.其母株位于河北省宽城县王厂沟村一山地栗园,树龄120年.2013年12月该品种通过河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  相似文献   
32.
探讨分子水平构建燕山板栗核心种质的适宜方法,以利于燕山种质的保存、保护和研究利用.基于SSR标记,采用非加权算数平均聚类(UPGMA)法对燕山地区10个市(县)的161份板栗种质进行多次聚类抽样分析,比较使用3种遗传相似系数(SM系数、Dice系数和Jaccard系数)和2种取样方法(随机取样法和位点优先取样法)相组合确定的不同样本群的有效等位基因数(Ne)、Nei′s多样性指数(H)和Shannon′s信息指数(I)的大小,确定构建燕山板栗核心种质的适宜方法;再分别对核心种质与原种质、核心种质与保留种质的遗传多样性指标进行t检验,以评价核心种质的代表性;通过绘制主坐标分布图观察核心种质和原种质的分布情况,并结合表型特征对构建的核心种质进行确认.结果表明:应用位点优先取样法取得的样本群比随机取样法具有更高的Ne、H和I,应用SM系数取得的样本群,其遗传多样性指标要优于Dice系数和Jaccard系数,综合利用位点优先取样法和SM系数筛选了46份燕山板栗核心种质,保留了原种质28.57%的样品,Ne、H和I分别为1.5317,0.3218和0.4910.t检验表明,核心种质的遗传多样性指标显著大于原种质,经主坐标分析和表型特征确认,核心种质在原种质的主坐标图中分布均匀,能够较全面地代表整个板栗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采用位点优先取样法和SM相似性系数进行多次聚类,是构建燕山板栗核心种质较适宜的方法,构建的容量为46份的板栗核心种质,能充分代表原种质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33.
<正>1春季侧根插瓶栽植法4月上中旬,按株距2.5~3.0 m,挖长、宽、深各60 cm的定植穴。苗木定植前,先用清水泡根10~12 h。栽植时,先将废酒瓶或易拉罐灌满水,将苗木一条侧根(粗0.3 cm左右)插入瓶内,将苗木带瓶一同埋入定植穴内,浇足水。水渗下后修直径60 cm、低于地面10~15 cm。且中间低四周高的漏斗状树盘,最后在树盘上覆盖地膜防止水分蒸发。降雨时树盘内集聚的水  相似文献   
34.
"燕金"板栗适宜在我国北方板栗栽培区北缘(河北省平泉县、宽城县、兴隆县等)土壤pH值5.4~7.0的山地、丘陵栽植.该品种于2013年12月通过了河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35.
【目的】建立板栗抗寒性的鉴定评价方法,筛选可用于板栗抗寒性鉴定的形态和生理指标。【方法】以源自8个省份的16个板栗品种(系)休眠期1年生枝条为试验材料,采用电导法、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法和组织褐变法,配合Logistic方程确定枝条的低温半致死温度(LT50),分析3种方法确定的LT50之间的相关性,以及板栗枝条各生理指标和组织结构与LT50的相关性。【结果】16个板栗品种(系)枝条相对电导率均呈近似"S"型变化趋势,基于相对电导率拟合的LT50差异较大,其值为-26.64~-17.73℃。16个板栗品种(系)枝条TTC染色的总着色度随处理温度下降呈倒"S"型曲线变化,而枝条冻害指数和芽褐变率均随温度下降呈"S"型曲线变化,基于这3个指标拟合的LT50基本一致,且与基于相对电导率拟合的LT50接近;电导法、组织褐变法及TTC染色法确定的16种板栗的LT50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板栗枝条木栓层厚度与木栓层比率与LT50呈极显著负相关,-20℃冷冻处理下的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与LT50呈极显著正相关,可作为抗寒性鉴定的辅助形态和生理指标。【结论】电导法、组织褐变法及TTC染色法均可用于休眠期板栗树种的抗寒性鉴定,且以电导法测定的板栗抗寒性结果最为准确。  相似文献   
36.
以10个中国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 Bl.)品种休眠期一年生枝条为材料,测定各品种不同低温处理下枝条的相对电导率(REC)、冻害指数、总着色度和丙二醛(MDA)、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及枝条结构特征。将REC配合Logistic方程求出枝条低温半致死温度(LT_(50)),通过相关性分析筛选与LT_(50)极显著相关的理化、结构指标,并用隶属函数法求出各抗寒性相关指标平均隶属度,对供试品种进行综合评价和抗寒性排序。结果表明:随处理温度的降低,10个板栗品种枝条REC变化趋势呈近"S"型,基于相对电导率拟合的LT_(50)差异较大,为-26.64~-17.73℃;-20℃处理下枝条REC、冻害指数、总着色度、MDA含量,及枝条木栓层厚度和木栓层比率与其LT_(50)呈极显著相关,可作为板栗枝条抗寒性鉴定的理化和组织结构指标;以6个指标为基础参数的隶属函数法适用于板栗树种枝条的抗寒性准确评价。10个中国板栗主栽品种枝条抗寒性强弱顺序为:‘燕宽’‘燕山早丰’‘燕奎’‘处暑红’‘紫珀’‘粘底板’‘罗田1号’‘红栗’‘燕红’‘杂35’。  相似文献   
37.
提出使用精密色差仪测定板栗果实色差,从而快速、准确地评价板栗的果实褐变程度。并使用精密色差仪对7个品系的栗果煮熟前后的褐变程度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H7-1和D3-21的△L值变化较小,褐变程度较低;D7-65褐变程度最高。并将采用传统分光光度计比色法测定的栗肉褐变程度与利用精密色差代测定的栗肉色差指标值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可以利用精密色差仪测定的△L值准确评价板栗的褐变程度,当果肉偏绿色时以△a值为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38.
栗属植物起源于中国,我国境内有中国板栗、茅栗和锥栗3个种,在世界栗属植物种质研究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起源、演化、分类和保存4个方面,概述了中国栗属植物种质研究的最新进展;同时提出一方面增加取样地点和数量,另一方面加强多国合作、多方法联合鉴定的方式,是澄清栗属植物起源和演化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9.
为明确京津冀主栽板栗品种可溶性糖成分及含量差异特征,综合评价果实甜度,为板栗产业高甜度品种选择、培育和特异资源利用提供依据。以32个京津冀主栽板栗品种为材料,采用“板栗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中的方法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其采后40 d可溶性糖相关的11个性状开展系统调查,并使用SPSS 20.0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分析、聚类分析和品质评价。结果表明:1)京津冀主栽板栗品种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oluble solid content,SSC)均值为24.33%,总糖含量(Total soluble sugar,TSS)均值为20.80%,整体甜度较优。2)板栗果实11项甜度指标在主栽品种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可用于综合评价板栗甜度;其中可溶性总糖的变异程度显著低于各可溶性糖成分和生化甜度的变异程度,各个可溶性糖成分和含量间的差异是板栗品种多样甜度的主要来源。3)相关性分析中6种可溶性糖成分间无显著相关性,指标间较为独立。4)32个品种聚为3类不同甜度的等级,高甜类型(HS)有9个品种,D值为0.50以上;中甜类型(MS)有18个品种,D值为0.30~0.50;低甜类型(S)有5个品种,D值为0.30以下。本研究结果为京津冀主栽板栗品种甜度、等级划分与科学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