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7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243篇
农学   12篇
  22篇
综合类   152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核桃试管嫩茎生根的形态结构及激素调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核桃品种‘新早丰’试管嫩茎为试材, 对其诱导生根过程中的形态结构及相关的生长素(IAA) 和脱落酸(ABA) 变化进行了研究。证实诱导生根过程中核桃嫩茎不定根原基发生于形成层, 特别是髓射线正对的形成层部分; 根原基起始分化期为诱导第6 天左右, 伸长期是第10天; 如果12 d之后仍放在诱导培养基中, 生根率下降, 并且出现茎基愈伤化、茎尖变黑和叶片脱落等现象; 若生根诱导10 d后转入无植物生长调节剂培养基, 培养5 d左右可见根尖突出表皮, 根系发育正常; 同时与不定根形态发生相应的内源IAA和ABA的变化是根原基的发生期和伸长期, 内源IAA出现高峰, 内源ABA呈上升趋势,IAA /ABA值在根原基的发生前为最大, 随后降低。本研究不仅从形态结构证实了二步生根法的合理性, 而且从生理学角度阐述了不定根发生的IAA /ABA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32.
2017年5月10日,将烟台沿海防护林内20~30年生黑松Pinus thunbergii母树的种子分为大粒、中粒和小粒播于花盆中,研究枯落物覆盖厚度(1 cm,2 cm,3 cm,4 cm)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以阐明沿海黑松防护林幼苗建立的机制。结果表明:种子大小对发芽率、发芽指数有着极显著影响(P<0.01),对平均发芽时间、活力指数没有显著影响。大粒种子比中小粒种子有着低的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在生物量分配和根系特征上种子大小没有显著影响,但对幼苗高度和地径有显著的影响(P<0.05),都是大粒和中粒种子大于小粒种子。枯落物覆盖厚度对于种子萌发有显著影响(P<0.05),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都随枯落物厚度的增加而增加,平均发芽时间则逐渐降低;但对幼苗生物量、生物量分配和根系特征无显著影响。相关分析表明,苗高和地径与发芽指标、幼苗生物量分配相关性不显著,但与比根长和比根表面积成显著正相关。因此,种子大小和枯落物覆盖厚度是影响沿海黑松防护林天然更新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3.
乡村庭院植物景观演变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对比分析了珠海市传统型和现代型乡村的庭院植物特征,以及引起其变化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珠海传统型乡村的庭院植物种类有30种,现代型乡村为42种,现代型较传统型增加了12种,但庭院植物数量呈减少趋势;2)乡村庭院植物的空间布局总体呈现出"由院内向院外、由中心向角落"的变化趋势;3)珠海传统乡村庭院植物主要以果树为主,经济食用功能植物占81.8%,而现代乡村庭院在传承原有植物功能的基础上,对植物观赏性有了更多的关注,观赏功能植物占45.5%,而经济食用型植物降低至36.3%;4)传统型乡村的庭院生态空间率、平均绿化覆盖率、绿斑数量和平均绿斑面积分别为12.24%、10.26%、142.2个和8.81 m2,而现代型乡村则分别为4.08%、4.97%、92.4个和5.98 m2,均呈明显下降趋势,植物体量上也趋向于小型化;5)文化驱动影响下,追求居住空间最大化和效仿绿化模式城市化是乡村庭院植物特征变化的重要因素。最后,文章基于分析结果对珠海乡村庭院景观建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4.
采用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以绿篱植物大叶黄杨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PP333、TIBA对其根系形态及活力的影响,探讨化学修剪对绿蓠植物的养分吸收机理。结果表明:(1)单施PP333极显著提高了大叶黄杨根系形态、细根根系的形态、根系活力,且随着PP333浓度升高而增大。单施TIBA仅对根平均直径、根表面积、细根的各根系形态指标以及活跃吸收面积有显著促进作用,且均在TIBA50 mg/L时达到最大值;(2)PP333和TIBA的交互作用对根体积、细根根系形态以及活跃吸收面积、活跃比表面积有显著促进作用,其中根系体积、细根根系的根长和根体积在80 mg/LPP333与100 mg/LTIBA配合喷施下达到最大值,而细根根系的表面积、根系活跃吸收面积和活跃比表面积则在80 mg/LPP333与50 mg/LTIBA配合喷施下达到最大值。PP333和TIBA通过对细根形态的影响,显著提高了根系的吸收活力。  相似文献   
35.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毛竹林分,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不同配比的竹炭有机肥对不同年龄毛竹株数和胸径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下新竹株数较其他年龄毛竹的株数均有所增加,不同施肥处理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年龄间仅A1、A2、A3处理中新竹株数与其他年龄毛竹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所有施肥处理条件下,平均胸径在不同年龄毛竹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论是新竹还是Ⅰ度、Ⅱ度、Ⅲ度竹,不同施肥处理对毛竹胸径大小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6.
针对小蠹虫对森林的危害隐蔽强,症状滞后性明显,在其早期发生时进行遥感识别非常困难。该文基于干旱和虫害存在一定的时滞相关性的假设,提出基于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emperature vegetation dryness index,TVDI)预报小蠹危害的方法。以遭受大面积连续干旱和小蠹危害的云南省中部的石林县为案例区,利用Landsat数据,建立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地表温度(land surface temperature,Ts)特征空间,估算逐像元TVDI。基于地面小班调查的虫害等级数据(健康、轻度、中度和重度4个等级),比较不同虫害等级斑块TVDI差异。同时,以持续干旱2011年轻度受害区为例,结合受害前后云南松林NDVI差值(difference of NDVI before and after the forest attacked by bark beetles,d NDVI)表征实际受害程度的方法,建立TVDI与d NDVI的关系,对2012年进行预测。结果表明,2010-2015年,受害区整体呈下降趋势,TVDI由西向东逐渐变大。健康云南松林TVDI显著高于虫害云南松林(P0.05),且虫害越严重,TVDI越小;2011年,TVDI与d NDVI呈显著负相关(P0.05),可以用线性模型进行拟合,拟合决定系数R2为0.322。采用模型对2012年实际发生情况进行预测,得到预测与实测d NDVI均方根误差RMSE为0.237。在整体干旱的环境下,相对湿润的地方小蠹虫害更严重。因此,可以根据TVDI空间分布特征,找出TVDI相对较小的区域,作为虫害可能发生的重点关注区域,该研究对及时发布虫情监测信息有建设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37.
为探究地表滴灌水氮耦合对毛白杨生长及土壤水氮分布的影响,以2年生三倍体毛白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研究2种灌水处理(W20、W45)和3种施氮水平(80、150、220 kg/(hm2·a))下滴头正下方0~80 cm土层土壤含水率(soil water content,SWC)和无机氮(Nmin)的动态变化规律,结合林木生长情况,明确2年生三倍体毛白杨最佳水氮耦合策略。结果表明:W20处理能显著促进4-7月林木胸径生长(P<0.05),水氮因子尚未表现出交互作用(P>0.05)。灌溉能显著影响SWC,旱季(4月底至6月中旬)W20处理平均SWC达到11.3%,较空白对照(CK)提高37.5%;雨季(6月下旬至8月初)SWC受降雨影响整体提升,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旱季Nmin在0~80 cm土层逐渐积累,集中分布在0~20 cm表土层,且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雨季Nmin向深土层移动,W20处理Nmin出现深层淋溶,W45处理各土层Nmin分布均匀,其中W45N150处理0~80 cm土层Nmin平均质量分数达到44.27 mg/kg,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生长季末各处理Nmin均增加,在土层中产生积累。综上,N150处理能保证整个生长季内0~80 cm土层充足的氮素含量,结合林木生长情况判断,4-7月W20处理能显著促进毛白杨幼林生长(P<0.05),8月份开始W45处理即可满足林木生长对水分的需求。  相似文献   
38.
基于FORECAST模型模拟造林密度对杉木人工林碳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FORECAST模型模拟了不同造林密度对杉木人工林固碳的长期影响,达到优化经营杉木人工林的目标。研究表明,随着杉木造林密度的增加,地上生物碳储量、地下生物碳储量、总生物碳储量、土壤有机碳储量、总碳储量都在增加,但密度超过3333株/hm~2后趋于稳定;当密度为1667~2500株/hm~2时每个轮伐期内的总生物碳储量都在减少;高密度造林会引起种间对光、水、肥等竞争的加剧,不利于森林生态系统的碳积累。根据立地条件的不同,杉木人工林适宜的造林密度应为2500~3333株/hm~2。  相似文献   
39.
固体水野外造林试验初报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为了寻找促进干旱半干旱地区植被恢复的新途径,对深圳市艾德迈尔科技有限公司发明的新型抗旱造林产品--"春之霖"固体水进行了研究.对使用固体水处理、秸杆覆盖处理、对照等措施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固体水能够提供3个月以上的水分给苗木在干旱期中生长,使用固体水的供试苗木成活情况均在90%以上,其中山杏、白榆、青杨、沙棘和火炬树的成活分别比对照提高了32.6%,26.7%,24.2%,7.4%和61.1%.同时对固体水的释水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固体水前期的释水速度约为4 g/d,后期约为5 g/d,后期快于早期,正好为苗木进入旺盛生长提供必要的水分,可以较明显地提高造林成功率.  相似文献   
40.
6种城市绿地空气PM2.5浓度变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合理安排树木的种植和配置结构,发挥绿色植物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方面的重要功能,研究6种城市绿地空气PM2.5浓度的日变化规律、月变化规律,分析不同类型绿地空气PM2.5浓度差异以及不同天气条件下PM2.5浓度.结果表明:PM2.5浓度日变化和月变化规律明显,不同季节有显著差异;6种城市绿地空气PM2.5浓度在同一季节内没有显著差异,从均值来看,春、秋、冬季有乔木的绿地内空气PM2.5浓度较低,夏季草坪内空气PM2.5浓度较低;阴天颗粒物的浓度比晴天高45%,雨后阴天颗粒物的浓度比雨后晴天高426%,降水对PM2.5的清除作用在雨后晴天发挥的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