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科学   11篇
  21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不同腐殖酸类对黄土坡面侵蚀和养分流失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陕西省长武县黄土高原农业生态试验站进行了在相同的上方来水量18L/min条件下3种不同腐殖酸类(NHA、BFA、FA)的黄土坡面侵蚀和养分流失的试验,分析了不同腐殖酸类及不同量的同一腐殖酸对土壤侵蚀和养分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量的NHA处理下,径流量均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NHA浓度150,300g/m~2的坡面径流量是500g/m~2的坡面径流量的1.14,1.08倍,含沙率和Br-浓度均随时间的增加而减少,累积径流量、累积泥沙量、累积流失量均随用量的增加而减少,150,300g/m~2的坡面累积泥沙量是用量500g/m~2的2.16,1.87倍,累积Br-流失量是用量500g/m~2的1.38,1.23倍,用量500g/m~2 NHA对防止土壤侵蚀和养分流失的效果最佳;不同浓度FA处理下,径流量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FA浓度为0.1%,0.03%的累积径流量是浓度0.05%的1.19,1.33倍,含沙率和Br-浓度大体随时间的增加而减少,累积径流量、累积泥沙量、累积流失量均随浓度的增加先减少后增加,浓度为0.1%,0.03%的累积泥沙流失量是浓度0.05%的3.03,4.09倍,累积Br-流失总量是0.05%Br-流失总量的1.1,1.26倍,浓度0.5%FA对防止土壤侵蚀和养分流失的效果最佳;不同浓度BFA处理下,径流量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BFA浓度为0.1%,0.05%的坡面累积径流量是浓度0.03%的1.15,1.1倍,含沙率和Br-浓度随时间的增加而减少,累积径流量、累积泥沙量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累积流失量随浓度的增加先减少后增加,浓度为0.1%,0.05%累积泥沙量是0.03%累积泥沙总量的1.36,0.49倍,Br-流失总量是0.05%Br-流失总量的4.06,3.5倍,浓度0.5%BFA对防止土壤侵蚀和养分流失的效果最佳;综合考虑3种不同腐殖酸类防止坡面侵蚀和养分流失效果为BFAFANHA。  相似文献   
32.
聚丙烯酰胺对黄土坡面水分入渗及溶质迁移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研究上方供水方式模拟降雨径流条件下,聚丙烯酰胺(PAM)对黄土坡面水分入渗及溶质(Br-)迁移的影响,结果显示:施加PAM能显著减少坡面产沙率及溶质的流失量,不施PAM(CK)的坡面累积产沙量分别是施加PAM1、PAM2、PAM3和PAM4的5.2,3.0,13.1,30.5倍;冲刷试验前期不同施量的PAM均能增加土壤水分入渗,约5~10min后与PAM施量较少的处理(<1g/1.25m2)相比,施量较大的处理(>1g/1.25m2)地表径流量较大;对于提高降雨径流的就地利用、增加地表入渗,PAM的最佳用量约为1g/1.25m2;对于集蓄和利用坡地径流、减少入渗,PAM最佳用量约为3g/1.25m2;不同PAM用量条件下,坡面溶质Br-浓度变化过程与时间存在y=axb的幂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33.
通过不同溶液浓度土壤间歇入渗实验.研究了溶液浓度对污灌和灌施条件下波涌灌溉土壤间歇入渗水分入渗特性的影响.分析了土壤间歇入渗量随溶液浓度增渗的机理,为进一步研究污灌和施肥条件下土壤间歇入渗溶质运移规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4.
充分供水条件下膜孔入渗的Philip模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室内垂直入渗和膜孔入渗试验 ,研究了充分供水条件下膜孔入渗特性 ,建立了充分供水条件下膜孔入渗的 Philip模型 ,分析了膜孔入渗与一维垂直入渗之间的关系 ,可以由一维垂直入渗资料确定充分供水条件下膜孔入渗模型。  相似文献   
35.
单膜孔肥液点源入渗水分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通过室内试验,建立了3种膜孔肥液自由入渗数学模型,并对各种肥液自由入渗数学模型做了比较分析后得出:Ph ilip模型能够较好的反映膜孔肥液自由入渗过程;通过膜孔肥液自由入渗湿润锋的运移规律,总结了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湿润锋推移表达式;结合水量平衡原理推求了湿润体内平均重量含水率。以上成果为进一步研究膜孔肥液自由入渗湿润体内重量含水率和肥料的分布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6.
通过室内土壤灌施间歇入渗试验,研究了灌施条件下波涌灌溉土壤间歇入渗硝态氮的运移与分布特性,并与灌施条件下土壤连续入渗进行了对比。肥液入渗硝态氮主要保存在浅层土壤中,间歇入渗较连续入渗硝态氮锋面运移速度慢,湿润范围内间歇入渗浅层土壤中入渗硝态氮量占总入渗量的比例较连续入渗的高,间歇入渗有利于将硝态氮保持在浅层土壤之中。研究成果为进一步研究施肥条件下波涌灌溉土壤间歇入渗盐分、养分等溶质运移规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7.
地下水埋深是影响污灌污染物在土壤-地下水系统中运移特性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过室内污水入渗试验,研究了不同地下水埋深条件下污灌污染物NO3--N在土壤中的运移特性及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地下水埋深的不同导致了土壤内水分分布和NO3--N迁移路径的差异,从而影响了NO3--N在土壤-地下水系统中的运移特性。埋深浅,高土水势能和反硝化潜势制约了污水携带NO3--N向下层土壤迁移淋失的趋势,但高土水势能和短迁移路径使下层土壤基质中的NO3--N易被挤入至地下水中,NO3--N污染地下水风险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