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1篇
农学   16篇
  1篇
综合类   11篇
农作物   13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2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31.
甘蔗白条病是一种检疫性细菌病害,具有危害性大,潜伏期长的特点,由白条黄单胞菌(Xanthomonas albilineans)引起,在种植甘蔗的主要国家或地区均有发生。2020年在广西宜州蔗区发现疑似感染甘蔗白条病蔗株,为明确病原及发生情况,为其科学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对不同甘蔗品种新植和宿根蔗进行发病率调查,并采集病样进行PCR检测分析。田间调查结果显示:不同品种自然发病率不同,桂糖44新植和宿根蔗均有白条病发生,且宿根蔗发病率高于新植蔗,其中新植蔗发病率为8%~18%,平均发病率为13.83%;宿根蔗发病率为18%~34%,平均发病率为24.71%。而桂糖42、桂糖55、柳城05-136等3个品种新植和宿根蔗均未发现白条病。PCR检测结果表明:有10份样品扩增出608 bp的特异性条带,阳性检出率为90.9%,所得序列与X. albilineans序列同源性高达100%,且在构建的系统发育树处于同一分支。本研究结果表明,广西宜州蔗区发现由X. albilineans引起的甘蔗白条病。  相似文献   
32.
为建立高效、快速、准确的甘蔗抗褐锈病鉴定方法,提高抗褐锈病育种效率。本研究以5个已知含抗褐锈病基因Bru1和5个高感褐锈病的甘蔗品种为试材,通过优化PCR反应体系、酶切体系和循环条件,构建了甘蔗抗褐锈病基因Bru1的分子检测体系。经反复验证,该体系能高效、稳定、准确地检测出抗褐锈病基因Bru1。22份生产品种抗褐锈病基因Bru1的PCR检测结果显示,‘闽糖69-421’、‘闽糖70-611’、‘粤糖86-368’、‘新台糖10号’、‘新台糖16号’、‘新台糖22号’、‘新台糖25号’、‘桂糖11’、‘桂糖21’、‘云蔗71-388’、‘云蔗81-173’、‘云蔗89-151’、‘云瑞99-601’、‘赣蔗95-108’等14份抗褐锈病品种含抗褐锈病基因Bru1,另8个抗褐锈病品种未检测到抗褐锈病基因Bru1。研究结果为深入开展甘蔗抗褐锈病育种,选育和推广优良抗病品种,有效防控甘蔗褐锈病提供了关键技术和优良抗源材料。  相似文献   
33.
低纬高原甘蔗白叶病植原体传播方式测定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ugarcane white leaf (SCWL) is a new destructing disease of sugarcane that has rapidly expanded in low latitude plateau of Yunnan in recent years, and it is extremely harmful to sugarcane production. In order to study and clarify the transmission mode of SCWL phytoplasma in low latitude plateau, the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Gengma sugarcane-producing area of Lincang City, Yunnan Province. This area had the most severe SCWL disease from 2018 to 2019. The nested-PCR results showed that five susceptible mainly sugarcane varieties grown from diseased-seedcane were all infected in five treatments of new planting and ratoon sugarcane, and the disease incidence were 11.7% to 72.9%. While the disease incidence in plants grown from disease-free seedcane was 0%. Moreover, the disease incidence in plants grown from disease-free seedcane + insect-proof netting was also 0%. It observed that the primary transmission mode of SCWL phytoplasma was infected seedcane in Gengma sugarcane area (having serious disease prevalence) in Lincang City, Yunnan Province, and there was no insect vector transmission.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enriched the relevant theoretical and technical foundations of sugarcane phytoplasma disease, and provided theoretical guidance and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effect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SCWL in low-latitude plateaus.  相似文献   
34.
选用70%噻虫嗪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根施进行防控甘蔗绵蚜和蓟马试验。结果表明:70%噻虫嗪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对甘蔗绵蚜和蓟马均具有良好的防控效果,是防控甘蔗绵蚜和蓟马理想的缓释长效低毒新药剂,可在蔗区大面积推广应用。70%噻虫嗪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最适宜用量为450 g/hm~2(有效成分315 g),可在2~6月,按hm~2用药量与hm~2施肥量混匀一次性施用,对甘蔗绵蚜和蓟马的防效分别达98.4%和82.9%以上。甘蔗实测产量和糖分分别较对照增加34 290 kg/hm~2和6.8%以上。  相似文献   
35.
由镰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falcatum Went)引起的甘蔗赤腐病是导致甘蔗严重损失的重要真菌病害之一,通常被称为甘蔗的"癌症",造成云南临沧、孟连、石屏多片蔗区甘蔗成片死亡,已由次要病害上升为主要病害。由于该病原菌频繁变异导致防控困难,目前对该病害药剂防控效果不理想,仍无有效、彻底的根治措施,甘蔗赤腐病菌变异研究及甘蔗抗病研究是实现病害持久可持续控制的必由之路,本文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重点从甘蔗赤腐病菌形态变异、致病性变异、分子变异分析了甘蔗赤腐病菌遗传变异,论述了甘蔗赤腐病快速分子检测技术及甘蔗品种抗病性、诱导抗病性等分子研究进展;并就深入开展甘蔗赤腐病防控、群体遗传结构和抗性基因挖掘研究进行展望,以期为我国甘蔗赤腐病的研究和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6.
 甘蔗白叶病(sugarcane white leaf, SCWL)是由植原体引起的甘蔗毁灭性病害,对甘蔗生产危害极大。为明确不同品种不同植期SCWL的发病规律,2018年对我国SCWL发病最为严重的耿马芒翁和贺派蔗区进行了SCWL田间发病情况调查和巢式PCR检测分析。田间调查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田间自然发病率不同,其中粤糖60号平均发病率最高,为73.50%,柳城05-136平均发病率最低,为13.67%;不同植期田间自然发病率也有差异,新植蔗田间发病率最低,为32.38%,3年宿根蔗的田间发病率最高,为64.33%。病原检测结果表明,所有品种的阳性检出率均在90%以上,其中盈育91-59阳性检出率最低,为90.95%,柳城05-136阳性检出率最高,为96.67%,无白叶症状样品的阳性检出率为81.53%,2年和3年宿根的阳性检出率最高,均为96.67%。本研究结果表明SCWL发病率随宿根年限增加而升高,依据白叶症状进行的田间病害调查不能准确反映SCWL的真实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37.
甘蔗白条病是由白条黄单胞菌Xanthomonas albilineans(Ashby) Dowson引起的甘蔗重要病害。2017年在云南保山、孟定和金平蔗区的甘蔗上发现疑似白条病的病害。从病株蔗茎中分离得到圆形,凸面,光滑,有光泽,黄色的细菌菌落。经柯赫氏法则验证,分离得到的细菌为该病害的病原菌。使用16S rRNA基因、gyrB基因和rpoD基因对分离得到的病原菌进行了分子鉴定,BLAST和系统发育分析表明本研究所获得的病原菌的3个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与白条黄单胞菌GPE PC73菌株(GenBank登录号:FP565176)对应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一致性均为100%,在系统发育树中处于同一分支。根据田间症状诊断、柯赫氏法则验证及分子鉴定结果,确认云南保山、孟定和金平发生的甘蔗病害为X.albilineans引起的甘蔗白条病。  相似文献   
38.
为建立简便高效、致病性稳定和规范实用的甘蔗抗白叶病鉴定方法,推动甘蔗抗白叶病育种,本文从甘蔗材料处理与种植、接种液配制、接种方式、病情调查、分级标准制定等层面对甘蔗抗白叶病鉴定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与探索,首次优化创建了简便高效、致病性稳定和规范实用的甘蔗抗白叶病鉴定方法,即种苗喷雾接种法和生长期切茎接种法。种苗喷雾接种法:直接筛选甘蔗白叶病植原体蔗茎榨汁加10倍量无菌水配制接种液,接种液喷洒蔗种,塑料薄膜保湿,接种材料桶栽置于防虫温室培养,接种种植30 d开始调查病株率,按1~5级标准进行抗病性评价。切茎接种法:直接筛选甘蔗白叶病植原体蔗茎榨汁加10倍量无菌水配制接种液,鉴定材料桶栽置于防虫温室培养,株龄6月时切茎用移液枪将100 μL接种液滴入根部切口接种,接种种植20 d开始调查病株率,按1~5级标准进行抗病性评价。两种方法与自然传播相似,接种后发病显著、灵敏度高、重现性好,抗性鉴定结果与田间自然发病相吻合。通过两种接种方法和田间自然发病调查,鉴定明确了10个主栽品种对甘蔗白叶病抗病性,其抗病性真实、可靠,可作为今后甘蔗抗白叶病鉴定标准品种。  相似文献   
39.
对中国云南和广西甘蔗主产区几个主栽甘蔗品种的宿根矮化病进行了调查和田间采样,采用PCR检测法,对田间采集的20个主栽品种的393个样本进行RSD检测.结果表明,20个主栽品种中有19个品种检测出RSD,阳性检出率9.23%~100%,393个样本中有234个样本为阳性,阳性检出率59.54%.本研究表明,云南和广西几个主产蔗区的主栽品种RSD感病严重.  相似文献   
40.
运用PCR检测技术对粤糖93-159和ROC25的不同部位进行了RSD检测,结果表明,在同一个样品的5次重复检测中,两个品种叶片的平均检出率为20%,叶鞘的平均检出率为90%,茎尖的平均检出率为40%,茎部组织和蔗汁的平均检出率均为100%.本研究表明今后可以使用甘蔗茎部组织或叶鞘代替蔗汁进行RSD的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