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综合类   37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59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正>马驽巴贝斯虫病是由梨形虫纲驽巴贝斯虫(Basia caballi)寄生于马、驴、骡的红细胞内引起的一类血液原虫病。该病主要的传播者是硬蜱。笔者于2009年诊治了1例典型病例,通过综合诊治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  相似文献   
32.
板蓝根生物碱酸性部位对新城疫病毒吸附和释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研究板蓝根生物碱酸性部位(RIAa)抗新城疫病毒(NDV)的机制,通过细胞病变抑制法和MTT比色法检测了RIAa对NDV感染鸡胚成纤维细胞(CEF)吸附和释放的影响。结果显示:药毒混合方式中当RIAa质量浓度为31.3μg·mL-1、作用60min时A570值显著高于病毒对照(P<0.05),在120min时3个浓度均显著高于病毒对照(P<0.05);先加药物方式中RIAa为62.5和31.3μg·mL-1在120min时均显著高于病毒对照(P<0.05);先加毒吸附方式中,各吸附时间的A570值与病毒对照差异均不显著(P>0.05)。RIAa+NDV的细胞上清液再次作用细胞后其A570值显著高于没有加RIAa的NDV对照(P<0.05)。空斑试验结果表明:RIAa高、中、低3个药物浓度作用孔的空斑数都显著低于病毒对照(P<0.05),以中质量浓度(7.8μg·mL-1)的空斑减少率最高,进一步证实了RIAa的抗NDV作用。结论:吸附时间、加药方式对病毒感染细胞的能力有显著影响,RIAa在一定浓度下对病毒的吸附有阻碍作用,能够保护细胞减少病毒感染,但是不能解除已经吸附的病毒;RIAa在一定浓度下能够显著抑制...  相似文献   
33.
将新促孕液的4种组分药排列成15种组合,分别用半仿生法提取,以成品药液的淫羊藿苷、小檗碱、总生物碱和干浸膏的含量以及高效液相色谱图中成分峰的总积分面积为指标综合判定提取效果.结果表明,以黄柏与淫羊藿合煎,益母草与红花合煎,然后合并的提取方式最佳.  相似文献   
34.
中药成分对传染性法氏囊病毒感染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将黄芪多糖、当归多糖、蜂胶多糖、淫羊藿多糖、板蓝根多糖、黄芪黄酮、蜂胶黄酮、淫羊藿黄酮、黄芪皂甙、人参皂甙等 1 0种中药成分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 (IBDV)以 3种顺序加入到培养 2 4h的鸡胚成纤维细胞 (CEF)中。即先加中药后接种病毒、先接种病毒后加中药、中药和病毒同时加入 ,观察细胞病变的程度 ,以评价它们对IBDV感染细胞的影响。结果表明 ,先加中药后接种病毒和中药与病毒同时加入时 ,多数中药成分处理组在病毒接种后 72h的细胞病变程度明显减轻 ,表明多数中药能抑制病毒感染细胞 ,且有一定的量效和时效关系。  相似文献   
35.
中药复方粗提物对IBDV感染细胞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将中药方1、方2、和方3的粗提物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以三种顺序(先加中药后加病毒、先加病毒后加中药、中药和病毒同时加入)加入到培养24h、已长成完整单层的鸡胚成纤维细胞(CEF)上,观察它们对病毒感染细胞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细胞安全浓度范围内,方1、方2和方3的粗提物在先于病毒或与病毒同时加入时均能抑制病毒感染,且与浓度与加药方式有关;以补气、清热凉血、滋阴为主的方3优于以补气、清热凉血为主的方1和以补气为主的方2。  相似文献   
36.
雄性SD大鼠233只,随机分成6组.组Ⅰ~组Ⅲ为富硒麦芽(SEM)处理组,日粮中添加SEM使硒含量分别为0.3、1.0、3.0 mg&#183;kg-1;组Ⅳ~组Ⅵ,分别为亚硒酸钠(SS)组、模型组、正常对照组,日粮中添加SS至硒含量分别为3.0、0.1、0.1 mg&#183;kg-1.组Ⅰ~组Ⅴ,饮水中添加二乙基亚硝胺(DEN,100mg&#183;L-1)诱癌,连续16周.18周末采血、处死所有大鼠,观察肝脏形态学、肝癌标志物、肝功能、血糖、血钙及血糖调节相关激素的变化.结果发现,某些剂量的SEM能显著地减少肝癌大鼠肝表面癌结节数目,降低肝癌标志物甲胎球蛋白、谷胱甘肽-硫-转移酶、γ-谷氨酰转肽酶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的含量,降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总胆红素水平,抑制血糖水平下降和血钙升高,提升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甲状腺素和三碘甲腺原氨酸等激素水平并改变其相对关系,且作用显著强于SS组.血糖与上述指标间均存在显著相关性.表明:SEM比SS能更有效地抑制DEN所致肝损伤,延缓肝癌进程,保护肝脏;肝癌大鼠低血糖症、高血钙症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37.
不同形式硒对大鼠生长及短期肝癌模型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D大鼠75只,体重50~60g,随机均分5组。组Ⅰ,正常对照组;组Ⅱ,试验对照组;组Ⅲ,高亚硒酸钠组;组Ⅳ,富硒麦芽组;组Ⅴ,富硒酵母组。组Ⅰ、Ⅱ、Ⅲ各组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亚硒酸钠硒,含量分别为0.1、0.1、0.3mg/kg;组Ⅳ,基础饲料中添加富硒麦芽硒0.3mg/kg;组Ⅴ,基础饲料中添加富硒酵母硒0.3mg/kg。各组饲喂基础料第32天时,除组Ⅰ大鼠外,其余4组大鼠实施“AFB1致肝癌短期实验模型程序”。记录各组大鼠体重情况,测定血清碱性磷酸酶(ALP)、甲胎蛋白(AFP)、NO和γ-谷氨酰转移酶(γ-GTase)、SOD、MDA含量,以及肝、肾组织和全血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MDA、SOD、羟脯氨酸(HyP)的活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富硒酵母硒和富硒麦芽硒能显著促进大鼠生长,提高大鼠增重率、降低料肉比,而亚硒酸钠硒作用不明显;并明显降低血清γ-GTase、HyP水平,提升全血GSH—Px活性及血清SOD水平,有效清除肾脏MDA;在降低血清ALP、AFP和快速提高全血GSH—Px活性方面,富硒麦芽硒作用优于富硒酵母硒。表明富硒酵母硒和富硒麦芽硒比亚硒酸钠硒能更有效提高大鼠生长速度,增强其抗氧化能力,从而抵抗AFB1所致肝肿瘤。  相似文献   
38.
50只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5只)、模型组(15只)、富硒麦芽组(15只)和亚硒酸钠组(15只)。对照组和模型组饲喂大鼠基础饲料,饲料含硒量为0.1mg/kg;富硒麦芽组和亚硒酸钠组分别在基础饲料中补充富硒麦芽和亚硒酸钠,饲料含硒量为3.0mg/kg。除对照组外,其余3组采用0.01%二乙基亚硝胺(DEN)诱发大鼠肝癌16周,停止诱癌后继续饲养2周再处死全部大鼠,观察富硒麦芽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LP)、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成酶(NOS)、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影响。结果显示,富硒麦芽组大鼠血浆ALT、ALP、TBII—NO、MDA和肝组织NO、NOs、MDA显著低于模型组,全血和肝组织GSH—Px活性显著高于模型组;与亚硒酸钠组相比,富硒麦芽组大鼠血浆和肝组织的NO含量和NOS活性显著降低。试验表明富硒麦芽具有减轻肝脏损伤、延缓大鼠肝癌形成的能力,其作用机制之一可能为富硒麦芽能抑制NO的产生,清除体内大量过剩的氧自由基。减轻NO等自由基所致的脂质过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39.
刚断奶SD大鼠60只,体重50~60 g,随机均分成4组,每组雌性7只,雄性8只.在组Ⅰ(正常对照组)、组Ⅱ(试验对照组)和组Ⅲ(高亚硒酸钠组)的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亚硒酸钠,使饲料硒含量分别为0.1、0.1和0.3 mg&#183;kg-1;组Ⅳ(富硒麦芽组)在基础饲料中添加富硒麦芽,使硒含量达0.3 mg&#183;kg-1.各组饲喂基础料,至体重增长到150~200 g(第32天)时,除组Ⅰ外,其余3组大鼠实施“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1,AFB1)致肝癌短期实验模型程序“,并测定肝、肾组织和血中硒含量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γ-GT酶活性、丙二醛(MDA)和一氧化氮(NO)含量.实验结果显示:富硒麦芽较亚硒酸钠能更明显地提升全血和组织中GSH-Px活性,提高SOD水平,有效清除肾脏MDA,减少γ-GT灶.表明:富硒麦芽比亚硒酸钠能更有效地提高大鼠抗氧化能力,抑制肝细胞增生,从而抵抗AFB1所致肝肿瘤.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