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2篇
  11篇
综合类   35篇
畜牧兽医   68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31.
桑叶综合利用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桑叶是我国的传统中药之一。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桑叶的研究,介绍了桑叶的主要活性成分,桑叶在食品,药品,动物饲料,美容化工方面的开发利用。并展望了未来桑叶综合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32.
分子标记是继形态标记、细胞标记和生化标记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种比较理想的遗传标记技术。分子标记技术大大促进了白僵菌有关研究的发展。本文介绍了4种常用的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在白僵菌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33.
生物防治白僵菌与家蚕病原白僵菌的生物学特性初步比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广州市森林保护用生防白僵菌Bb2、华南农业大学保存生防用白僵菌Bb7以及收集自广东省化州蚕种场、化州市笪桥村、翁源县硝村等蚕区的3株家蚕白僵菌分离株(Bb8、Bb13、Bb14),分别用PDA培养基进行分离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并对菌株的生物学特性进行初步比较,为开展家蚕白僵病的病原溯源和防控研究,以及为评估蚕区使用白僵菌农药对养蚕生产安全的影响提供实验依据。结果表明,上述5株白僵菌的菌落形态、营养生长量、产孢量等生物学性状存在差异,生长最快的是Bb2菌株,产孢量最高的是Bb8菌株和Bb13菌株;2株僵蚕蛹来源白僵菌Bb8、Bb14的分生孢子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呈球形或近球形,二者同为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Bals.)Vuill.]。研究结果还显示部分蚕区的家蚕白僵菌与生物防治用白僵菌有一定程度的生物学特征相似性,而相同地区的家蚕病原白僵菌也存在差异,这暗示广东蚕区家蚕白僵病的病原来源复杂,对于2株生防用白僵菌菌株Bb2、Bb7是否为家蚕病原白僵菌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4.
35.
黑龙江省湿地空间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研究黑龙江省湿地分布规律与生态环境因子之间的定量关系,选择对湿地有可能影响的一些地貌因子、水文因子和气候因子,共16个变量,利用SPSS软件的逐步回归分析模型,分别建立了黑龙江省湿地率与经纬度关系的数学模型和湿地率与主要生态环境因子之间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黑龙江省湿地率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增加,东部和西部湿地率较高,而中部相对较低,地貌指数、湿度指数、5~9月份降雨量和最低气温有利于湿地的形成和发育,而≥10℃积温不利于湿地的形成和发育。  相似文献   
36.
2021年5月20日上午,广东省科技创新大会在广州市召开,大会颁发了2020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由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华南农业大学刘吉平教授团队主持申报的项目"家蚕重大检疫病害防控关键技术的创制及应用"获得2020年度广东省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相似文献   
37.
为了了解"粒粒金"产品对桑树生长的影响及在蚕桑生产上的推广应用前景,对该产品在桑树产量及家蚕饲养方面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喷施"粒粒金"对桑树伦40品种增产了29.34%,对试11品种增产了25%;使用"粒粒金"可显著提高桑树的叶面积系数;喷施"粒粒金"的桑叶对家蚕饲养没有毒性,产茧量、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及存活率与清水对照区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38.
基于微生物转化技术的桑椹食品加工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微生物产生的酶类能够将一种物质(底物)转化成另一种物质(产物)的生物催化作用,改善食品原料的质构、风味、营养价值和产品稳定性等,已成为食品加工技术的重要分支。桑椹富含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有机酸、花色苷和生物碱等化学成分,具有很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作为食品和医药产品的原料被广泛应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利用酵母菌、乳酸菌和醋酸菌等有益微生物在桑椹发酵食品中的应用技术与产品开发进展,并展望了微生物转化技术在桑椹食品加工中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9.
桑褐斑病是一种发生较为普遍的真菌性病害。从陕西安康蚕桑主产区收集桑褐斑病病样,结合科赫氏法则,采用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对桑褐斑病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使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确定桑褐斑病病原菌的主要类群;通过水合氯醛透明反应观察桑褐斑病病原菌在宿主桑树叶片中的定植状态。结果表明,侵染陕西安康桑树的桑褐斑病病原菌为桑新褐斑壳丰孢Neophloeospora maculans;病原菌在PDA培养基上呈白色,生长速度缓慢,分生孢子为透明圆柱形,两端逐渐变细,有隔膜;菌丝主要寄生在桑叶的气孔与叶脉周边;病原菌rDNA序列全长5 512 bp, GC含量51.16%。上述结果确定了侵染陕西安康蚕桑主产区桑褐斑病病原菌的种类,为桑褐斑病的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0.
在实验室原有的AdSS酶抑制剂研究工作基础上,以丝氨酸为原料设计合成了9个未见文献报道的2,4-咪唑啉二酮酯类化合物,其结构经核磁共振氢谱、红外光谱、元素分析或质谱等验证。初步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 3g 在质量浓度200 μ g/mL下对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的发芽抑制率达到70%,表现出一定的除草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