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8篇
综合类   16篇
水产渔业   2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31.
为探究渔业资源学研究的发展历程,分析各时间段的研究热点、关注问题及其变化趋势,为我国渔业资源研究发展提供参考。本文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的文献数据,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和Citespace软件可视化功能,对其研究文献的年度分布、来源出版物、合作网络以及研究现状和热点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研究文献总体呈现稳步增长趋势,自2017年以来发文量呈现快速增长态势;美国、中国、加拿大、日本以及澳大利亚等国家的研究机构和作者占据主要地位,且形成以Mark N Maunder、Yong Chen、Andre E Punt、Xinjun Chen以及U Rashid Sumaila等为核心作者,作者和机构间合作密切;研究涉及的主要学科类别为渔业、海洋淡水生物学、海洋学、环境科学及生态学等。研究热点与前沿主要有:重视对渔业资源评估方面的研究;注重对渔业管理方法、实践以及管理对渔业的影响等方面研究;针对软骨鱼类、硬骨鱼类以及经济头足类的渔业生物学和生态学方面的研究;气候变化或人类活动对渔业资源或鱼类的影响。研究认为,未来渔业资源学研究应重点开展以下工作:1)通过学科交叉创新渔业生物学研究新技术和新方法,摸清重要经济种类的生物学特性;2)创新渔业资源评估新技术,实现对重要经济种类资源量及可捕量的准确估算;3)创新渔业资源管理与养护的新方法,实现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开发;4)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新技术在渔业资源研究中的应用。随着人们对渔业种群认识和研究的深入,以及研究手段和方法不断发展,未来渔业资源研究将会向更细、更广、更深等层次拓展,并把人与渔业资源作为一个整体系统来综合考虑,从传统的单鱼种-多鱼种-生态系统,发展到生态社会经济系统,实现人-自然系统中渔业资源的最优产出,以及渔业资源长期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32.
中国省域休闲渔业竞争力评价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奇蕾  陈新军 《水产学报》2021,45(8):1415-1429
发展休闲渔业是推进现代渔业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建设海洋经济强国的重要举措。针对当前中国省域休闲渔业竞争力评价研究的空白,且现有评价方法不能同时兼顾指标的模糊性与随机性的难题。本研究引入竞争力概念及正态云模型方法,通过构建中国省域休闲渔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对中国30个(除西藏)省级行政单位休闲渔业竞争力进行评价。结果显示:(1)中国省域休闲渔业竞争力整体水平不高且发展不平衡,2/3的省域竞争力处于Ⅰ级(弱)状态,且缺失竞争力为Ⅳ级(较强)的省份;(2)人均水资源面积、客源地市场距离指数和市场规模是多数省域单元竞争力的共性短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交通可达性指标竞争力整体较高;(3)Ⅰ级和Ⅲ级省域竞争力结果波动性较小,竞争力为Ⅱ级的省域竞争力结果波动性较大,竞争力为Ⅴ级的省域其竞争力结果最稳定。本研究可以为丰富休闲渔业评价方法、科学制定我国休闲渔业产业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3.
“十四五”上海市远洋渔业科技发展思路与重点任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响应国家提出的高质量发展远洋渔业的目标,在综合分析国内外远洋渔业科技发展的基础上,结合产业技术发展趋势,研究了"十四五"上海市远洋渔业科技发展目标、发展思路和重大任务,提出在"十四五"期间,上海市远洋渔业科技发展应通过产学研用联盟进行协同创新,重点在远洋渔业资源分布和渔场形成机制的基础研究、远洋渔业捕捞与加工的关键技术及装备体系研究、全球气候变化下的远洋渔业资源评估前沿问题研究、现代化远洋渔业专业渔船的标准化体系等若干关键技术和基础前沿领域实现重大突破,取得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标志性成果,为增强对远洋渔业资源的认知能力、开发能力、利用能力、掌控能力提供支撑,增强科技贡献率,向远洋渔业强省(市)迈进。  相似文献   
34.
运用生物量动态模型评估印度洋长鳍金枪鱼资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生物量动态模型因所需数据量少、结构较为简单,是常用的渔业资源评估模型。多年来,这类模型一直被用于评估大西洋和印度洋的金枪鱼鱼类资源。然而,这些评估均未考虑模型的重要结构即剩余产量模式和模型拟合标准对资源评估结果的影响。运用典型的非平衡生物量动态模型-ASPIC模型,以渔获量和标准化CPUE为主要数据,评估印度洋长鳍金枪鱼(Thunnus alalunga)资源,重点比较FOX与LOGSITIC两种剩余产量模式、最小残差平方和(SSE)与最小残差绝对值和(LAV)对资源评估的影响。结果显示,剩余产量模式和拟合标准的选用对渔业管理生物学参考点估计(包括MSY、FMSY、BMSY)有明显影响,且总体而言,前者的影响更大;但在资源开发状态的定性判断上(即过度捕捞与否),上述选用未有明显影响。研究表明,在生物量动态产量模型运用中,应根据鱼种和渔业特点,考虑剩余产量模式和模型拟合标准这两个不确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35.
基于灰色系统的秘鲁鳀资源量预测模型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秘鲁鳀(Engraulis ringens)是栖息于东南太平洋的小型中上层鱼类,是鱼粉的主要来源。有效预测秘鲁鳀的资源量,综合评价环境因子对秘鲁鳀资源量的影响将有利于我国鱼粉进口企业利用环境和气候变化把握秘鲁鳀的生产行情。利用2004—2013年秘鲁鳀的资源量数据,首先对影响秘鲁鳀资源量的环境和气候因子进行灰色关联分析,并基于该结果利用灰色预测模型[GM(0,N)模型]进行秘鲁鳀资源量预测模型的构建,同时通过去除某个环境因子的模型与包含所有环境因子的模型的预报精度比较,对环境因子的重要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包含所有因子(渔场水温(Fishing ground temperature,FGT)、(渔场水温距平(Fishing ground temperature anomaly,FGTA)、南方涛动指数(Southern Oscillation Index,SOI)、Nino 1+2区海表面温度和太平洋年代际振荡指数(Pacific Decadal Oscillation Index,PDOI))的模型1对拟合资源量与实际资源量的平均相对误差为0.197,两个序列间的相关系数为0.544,对验证数据的相对误差为0.434;对比去掉其中某一个因子的模型2-模型6,去掉PDO的模型4效果最好,拟合资源量与实际资源量的平均相对误差为0.187,两个序列间的相关系数为0.663,对验证数据的相对误差为0.274,该模型能够更好地提高模型精度,可作为预测秘鲁鳀资源量的最优模型。  相似文献   
36.
张硕  李莉  陈新军 《水产学报》2018,42(5):704-710
太平洋褶柔鱼是世界上重要的大洋性经济柔鱼类资源,其资源易受海洋环境因子的影响,科学预测其资源丰度有利于科学生产和管理。本实验依据2000—2010年太平洋褶柔鱼冬生群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以及产卵期间(1—3月)产卵场(28°~40°N、125°~140°E)的海表温(SST)数据,进行SST与CPUE的相关性分析,选取统计学有意义的SST作为影响资源丰度的因子,分别建立多元线性和BP神经网络的资源丰度预报模型,并利用2011和2012年的CPUE进行验证。结果显示,CPUE与产卵场1—3月SST相关系数较高的海域分别为1月的S1(30.5°N,136.5°E)和S2(31.5°N,136.5°E),2月的S3(30.5°N,137.5°E)和S4(30.5°N,135.5°E),3月的S5(37.5°N,129.5°E)和S6(37.5°N,130.5°E)。在多元线性及不同结构的BP神经网络等5种预报模型中,结构为6-4-1的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精度最高,2011—2012年CPUE预测值精度平均为98%。研究表明,30°~32°N、135°~138°E和37°~38°N、129°~131°E附近海域的6个环境因子代表着1—3月产卵场暖流(黑潮和对马海流)势力的强弱,决定着当年太平洋褶柔鱼冬生群资源丰度,所建立的BP神经网络模型可作为其资源丰度的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37.
根据厄尔尼诺年春季(2016年3—5月)我国灯光罩网渔船在中国南海中沙群岛海域生产调查期间采集的572尾鸢乌贼样本,对其渔业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初步探讨了厄尔尼诺现象对鸢乌贼渔业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厄尔尼诺年间雌性鸢乌贼胴长范围为59.5~207.5 mm,优势胴长组为90~150 mm,占样本总数的66.24%;雄性胴长范围为56.5~236.5 mm,优势胴长组为60~120 mm,占样本总数的78.81%,雌雄样本优势胴长存在显著性差异。雌性样本体质量范围为7~318 g,优势体质量组为20~140 g,占样本总数的70.18%;雄性体质量范围为7~381 g,优势体质量组为0~80 g,占样本总数的92.14%。雌性鸢乌贼净重比例范围为46.59%~86.67%,平均为70.19%;雄性为42.86%~91.11%,平均为73.12%。不同性别间鸢乌贼胴长与体质量、胴长与净重的生长关系存在显著性差异:雌性胴长与体质量、净重的生长均最适合用幂函数表示,而雄性则均适合用指数函数表示。全部鸢乌贼样本的性别比例为41.43∶58.57,雄性样本多于雌性样本;雌雄样本的性成熟度主要以Ⅰ期和Ⅱ期为主,分别占样本总数的61.7%和85.79%。样本胃饱满度以0~2级为主,胃含物主要包括头足类、中上层鱼类、软体动物以及甲壳动物等。厄尔尼诺年间中沙群岛海域的平均表温较上一年度偏低0.213°C,可能会对该海域鸢乌贼的渔业生物学特性产生影响,使其个体变小。  相似文献   
38.
桁拖网渔具刚性栅栏对虾类的分隔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刚性栅栏是实现拖网渔具种类选择性捕捞的主要装置。通过海上生产试验,结合SELECT模型分析不同栅条间距(15mm、20mm和25mm)的刚性栅栏对哈氏仿对虾( Parapenaeopsis hardwickii )和葛氏长臂虾( Palaemon graxieri )的分隔性能:试验结果显示,随着栅条间距的增大,栅栏对虾类的重量分隔率逐渐增大;个体接触分隔栅栏的慨率呵使用常数来表示,即接触慨率与个体尺寸无关;比较不同虾类对分隔栅栏的接触慨率后发现,接触慨率不存在种类间、栅栏间的显著性差异(P〉0.05);个体接触分隔栅栏的概率均大于0.9,说明大多数个体都接触到分隔栅栏,但拒绝全部接触栅栏的假设,这主要与桁拖网结构和分隔栅栏的安装有关;随着栅条间距的增大,栅栏对虾类的50%选择体长(L50)逐渐增大,但选择范围(SR)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9.
多囊桁拖网选择性研究中对照网囊网目尺寸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健  石建高  张鹏  孙满昌 《水产学报》2010,34(1):160-168
对比作业法是拖网渔具选择性研究中重要的试验方法之一,而对比试验中对照网囊网目的选择至关重要。研究利用多囊桁拖网不同网目尺寸(20、30、35和40mm)网囊捕获的哈氏仿对虾、小黄鱼和棘头梅童鱼渔获体长分布数据,应用几何相似原理,分析过滤性渔具的选择性,并按不同假设条件下(假设1:符合几何相似原理对渔获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假设2:对渔获种类没有选择性),探讨如何合理选择对照网囊网目尺寸。结果表明,对照网网囊网目尺寸为20mm,在上述2种假设下,对选择性模型的拟合、简化及对其它网囊的选择性参数没有显著的影响;在考虑了桁拖网渔具各网囊具有相同相对作业强度,以及桁拖网渔具与普通拖网渔具选择性分析方法上的差异等因素后,认为在此项研究中,将小于20mm网目尺寸的网囊视为没有选择性的对照网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0.
运用数据缺乏方法估算印度洋大青鲨可持续渔获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数据缺乏方法,即基于资源衰减的可持续渔获量估算模型(DCAC),结合Monte Carol模拟,对印度洋大青鲨(Prionace glauca)的可持续渔获量进行估计。结果表明,若大青鲨资源衰减比率(Δ)为正值,当自然死亡系数M增大或最大可持续产量对应的捕捞死亡系数(F_(MSY))与M的比值c增大时,可持续渔获量估算值(Y_(sust))增大;若Δ接近零甚至为负值,当M或c增大时,Y_(sust)呈减小趋势。资源丰度指数的选择对DCAC结果有较大影响,基于日本延绳钓渔业1998—2014年和2001—2014年两个时间序列的丰度指数得到的Y_(sust)结果可靠,且与其他模型估算的MSY值接近。2014年印度洋大青鲨的年渔获量正好处在或略高于最大可持续产量(MSY)水平,但该结果仍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本研究表明运用DCAC方法估算印度洋大青鲨可持续渔获量是可行的,但对其他鲨鱼种类的适用性仍需进一步研究,该结果可为数据缺乏方法在大洋和中国近海渔业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