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9篇
  免费   105篇
  国内免费   231篇
林业   36篇
农学   45篇
基础科学   276篇
  787篇
综合类   233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15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10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94篇
  2016年   103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Several field studies were conducted tobetter understand the influence of culturalpractices, inflow rate and field conditionson the performance of modern surfaceirrigation systems in Egypt. Field datawere collected on wheat and cotton underEgyptian conditions in order to estimateinfiltration, roughness and performanceparameters. Tests were made with a varietyof inflow rates and a variety ofcross-section shapes (flat or furrowed andseveral furrow spacings). These studiesprovide information on expected values ofinfiltration and roughness parameterstypical of cracking clay soils in the NileDelta, as well as guidelines andrecommendations for use of long-levelbasins in Egypt.  相似文献   
32.
基于田间实测的地表水流推进过程 ,利用水量平衡法推求波涌灌溉间歇供水条件下的土壤入渗参数。在此基础上 ,利用地面灌溉模型模拟田间水流推进过程并与实测值作对比后发现 ,与单点入渗测试方法相比较 ,该法不仅具有较高的参数估值精度 ,还具备田间试验工作量相对较小、应用简便等特点 ,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3.
Infiltration characteristics for border strip irrigation at two sites with swelling clay soils were examined. Volume infiltrated was calculated from flow onto the field monitored with flow meters; depth of water in the soil estimated from soil samples taken before and after irrigation; and the advance profile which was used to calculate the volume infiltrated with time. Volume infiltrated was compared with volume of cracks before irrigation.Linear advance and observed crack closing supported the hypothesis that infiltration approached zero after about 10 min. Volume of cracks was less than 20% of the volume infiltrated. Wetting front was 3–10 times greater than depth of observed surface crack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intake opportunity time and depth of infiltration, but elevation irregularities were related to infiltration.  相似文献   
34.
不同灌溉方式下玉米节水增产效果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降雨、灌溉水量和前期土壤特性一定的情况下,对玉米在喷灌、滴灌、渗灌3种灌溉方式下的土壤水分变化特性和玉米生育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各种灌溉方式下玉米的生长特性和玉米地土壤水分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渗灌的节水增产效果最好,产量比滴灌增加1.3%,水分生产率由2.64kg/m^3提高到2.68kg/m^3;比喷灌增加6.3%,水分生产率由2.52kg/m^3提高到2.68kg/m^3。  相似文献   
35.
在米脂山地微灌枣树示范基地进行原状土涌泉根灌入渗试验,研究了多点源交汇入渗条件下涌泉根灌湿润体特征值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涌泉根灌多点源交汇入渗孔洞处和交汇面处的湿润锋运移距离与入渗时间均符合幂函数关系,交汇面处的湿润锋运移速度比孔洞处的快,最终交汇入渗湿润土体沿孔洞布置方向的剖面形状近似带状;在孔洞底部周围的中间区域...  相似文献   
36.
37.
依据土壤水分入渗参数与其相关土壤理化参数之间的相关性,从土壤学的角度用物理的方法分析应县土壤常规土壤理化参数对土壤入渗传输函数影响程度,进一步确定其土壤入渗传输函数的输入变量。并用大田耕作土壤水分入渗参数及其土壤理化参数的实测资料,建立土壤入渗传输函数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38.
分布式流域产流数学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基于流域下垫面各个因子空间分布不均匀的特点 ,开发出一个参数分布式流域产流模型 ,将流域划分为一系列网格单元 ,采用连续方程计算每一网格单元的反映。模型可与地理信息系统连结 ,以获取网格单元的地理信息 ,可视化地显示和分析各单元格的基本情况以及对降雨径流的关系。采用此模型对陕西镇巴县的黑草河小流域进行了模拟 ,模拟结果与实际的洪水过程符合良好。  相似文献   
39.
运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理论,研究了缙云山马尾松林地土壤水分、电导率和pH值的空间变异性。结果表明,各变量符合正态分布,电导率与pH值呈正相关关系(α=0.01)。行内变异性分析表明,各变量沿坡向各行变异系数的均值都大于垂直于坡向的均值。不同坡向对行间的差异分析表明,含水量在沿坡向和垂直于坡向上均无显著差异,在垂直于坡向上各行电导率和pH值存在显著差异(α=0.01)。地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含水量在沿坡向和垂直于坡向上的变异具有漂移特征,电导率在垂直于坡向方向上具有空间结构性,在沿坡向上随机变异过大,不能体现出空间自相关的特点;pH值在垂直于坡向上具有漂移特征,沿坡向上为纯块金效应。典型植被下土壤水分入渗研究表明,农耕地和阔叶林稳渗率为4.81mm/min和3.15 mm/min,分别是针叶林的14倍和9倍;1 h入渗总量分别为1365.58 mm和518.46 mm,是针叶林的37倍和14倍。  相似文献   
40.
植被恢复演替初期对模拟降雨产流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利用模拟降雨装置,研究了演替恢复初期不同植被覆盖以及不同处理下坡面降雨的产流过程和人渗率。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植被演替开始之初,由于地表土壤的土质比较疏松,土壤的人渗率比较大。随着植被演替的进行,土壤中有机质等物质的逐渐累积,土壤的理化性质发生了变化,土壤的人渗特征也随之降低。剪草降雨小区的实验研究结果说明,在降雨的初期,土壤的人渗性能相对较低,随着实验的进行,在雨滴的打击下,部分结皮被破坏,土壤的人渗率也随之增大。说明地表生物结皮的存在,降低了土壤的人渗性能。采取适当的措施破坏地表生物结皮,有利于提高土壤的人渗性能,增加干旱半干旱地区对降雨的利用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