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4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7篇
  10篇
综合类   24篇
水产渔业   2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书库清点和开架借阅的管理中最为常见的问题都是乱架,分析了书库图书乱架的根源,提出了一条从书库排架方式疏导乱架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33.
污染底泥修复技术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综述污染底泥的修复技术,探讨其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目前主要有疏浚、掩蔽等物理修复技术和生物修复技术。物理修复效果明显,但工程量大,投入大;生物修复具有投入低,处理量大,但速度慢,且难以达标。从经费投入和处理效果来看,底泥修复应发展疏浚和生物处理相结合,实现底泥的资源化再利用。在做好污染底泥处理的同时,关键要控制污染源的排放。  相似文献   
34.
模拟太湖底泥疏浚对氮磷营养物释放过程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模拟太湖底泥疏浚,研究了不同水土比与不同环境因素条件下,底泥中氮、磷等营养物的释放规律与较长时期的模拟疏浚环境效果。结果表明,底泥中细小颗粒物、较高的水温、置水和厌氧条件等是促进底泥中磷释放的主要环境因素。从模拟太湖底泥的淤积现状上看,以平均模拟疏浚深度为25cm环境效果最佳,在沉积物粒度较细的湖区,可以适当加深;底泥疏浚应在冬季等水温低的季节进行,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其中营养物向上覆水体的释放。  相似文献   
35.
疏浚对影响底泥向上覆水体释放污染物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分别在已疏浚和未疏浚河道底泥影响下,考察上覆水体的COD、TN、TP等特征值,以比较疏浚对于改善底泥对上覆水体的影响效果。实验发现,经过168h的接触释放后,疏浚与未疏浚底泥向上覆水释放的COD、TP通量均较大,严重影响了上覆水水质,而未疏浚底泥向上覆水释放的TN相对较少,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上覆水的TN特征值。  相似文献   
36.
In this study, the results of investigations of organic matter decomposition in natural and dredged areas of the inner Puck Bay (Baltic Sea) are presented. The dredging of relatively deep pits causes environmental problems. Researched post-dredging pits are sediment traps in which 3 times more organic carbon (Corg), 3.5 times more total nitrogen (Ntot), about 1.5 times more organic phosphorus (Porg) and 1.7 times more total phosphorus (Ptot) accumulate as compared to the non-dredged regions; they are also characterized by very intensive decomposition of organic matter. About 42, 44, 95 and 50% of the annual load of, respectively, Corg, Ntot, Porg and Ptot undergo decomposition in the dredged area, whereas the respective values for natural seabed are ca. 11, 44, 41 and 21%. Reduction of nitrogen in the pit occurs mainly through ammonification, while in the natural areas of seabed denitrification prevails. In non-dredged sediments, 84% of the released nitrogen comes from denitrification whereas in the pit, it is only 18%. Organic matter degradation in the pit sediments manifests itself by a 7-fold increase in the phosphate flux into near-bottom water as compared to natural seabed. The observed phosphate flux originated from the organic matter as well as from the decomposition of inorganic phosphorus compounds. Periodically, sulphate reduction in the pit sediments resulted in hydrogen sulfide occurrence.  相似文献   
37.
环保疏浚新疏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保疏浚是控制湖泊内源污染的有效方法,但由于现有工艺疏浚过程中细颗粒物的再悬浮、疏浚后新生表层泥面较短时间内的生物活化和疏浚工程区外污染物迁入等因素,一些环保疏浚工程并未取得预期效果。通过对环保疏浚理论基础的分析,针对环保疏浚技术现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善疏浚效果的新疏挖工艺。其工艺流程为:①对整个疏浚区进行一次只吸不绞操作,疏浚掉表层易悬浮的絮状沉积物层;②在工程区内沉积物积聚区疏挖出几条与主风向垂直的深沟,用于捕获易悬浮的沉积物;③对整个工程区分区疏浚,采用挖掘能力稍小于输送能力施工;④疏挖深沟内积聚的易悬浮沉积物;⑤如有必要,一段时期后,再次疏挖深沟内积聚的易悬浮沉积物。  相似文献   
38.
模拟与分析白洋淀试点区域水质改善工程前后的水质变化情况,探索水质改善效果,为白洋淀水质改善提供思路与经验。基于实测地形、气象数据、水质监测数据、现状污染源、大气沉降、风扰底泥释放等数据资料,运用MIKE软件构建了白洋淀二维水动力和水质数学模型,选取现状水量未清淤(方案一)、增加补水流量1.5倍+未清淤(方案二)、增加补水流量2.0倍+清淤0.1 m(方案三)、增加补水流量2.0倍+清淤0.2 m(方案四)4种优化方案,模拟了典型时刻下白洋淀区域内的流场分布形态和主要污染物迁移扩散规律。结果表明:白洋淀淀区内水体流动速度普遍较小,在增大补水流量和清淤的情况下,流场的改变集中于入淀河流的下游,几乎不改变主淀中的流场分布。随着清淤深度的增大,底泥的污染物释放作用进一步削弱,但削弱的幅度较小。由此确定对白洋淀底泥厚度较大、水质污染较为严重的区域开展清淤工作,建议清淤厚度0.2 m左右。在清淤的基础上,对淀区进行合理补水,入口河流选用常年水质较好的河段,建议补水体积不超过现状补水方案的2倍。  相似文献   
39.
考虑轴向间隙影响的挖泥泵轴向力数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转子所受的轴向力是关系到离心泵运行稳定性的重要问题,轴向力的大小和方向与离心泵的水力设计、结构设计中的许多参数都有相关性,其中叶轮盖板与蜗壳泵盖之间的轴向间隙是关键影响因素之一。为了量化地探究不同流量下轴向力特性与轴向间隙尺寸之间的关系,该文基于雷诺时均方程(Reynaolds-averaged Navier-Stokes equations,RANS),采用剪切应力传输(Shear Stress Transport)模型,即SST k-ω湍流模型,对一个前盖板含有后弯式副叶片的离心式挖泥泵进行了全流道数值模拟。考虑侧腔流域的多相位定常流动数值模拟得到了与试验测量结果非常吻合的外特性计算结果,各性能参数的计算误差均在5%以内。对该泵在3种轴向间隙下的外特性及轴向力变化规律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随前间隙的增大,泵的效率明显下降,扬程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轴功率变化不大;前、后盖板外表面所受轴向力随轴向间隙和流量的改变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而叶轮内流道所受轴向力则基本不变,可视为定值;后盖板所受轴向力的绝对值最大,对总轴向力的方向及变化规律起着决定性作用,叶轮内流道所受轴向力的绝对值最小。随着前间隙的增大,前后盖板上的压力分布越来越均匀,而前后盖板上的速度沿径向均匀分布,基本不受轴向间隙变化影响。因此,在离心泵的水力设计中应综合考虑外特性、轴向力及加工成本,尽量减小前轴向间隙尺寸。本研究可为离心泵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0.
本文着重讨论了头屯河水库泥沙淤积问题,详细分析了头屯河入库水沙特性和水库泥沙淤积的原因及影响因素,运用灰色动态模型对水库泥沙淤积的趋势进行预测,指出水库排沙减淤的可能性.为恢复水库库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