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20篇
  免费   181篇
  国内免费   110篇
林业   411篇
农学   160篇
基础科学   14篇
  114篇
综合类   1151篇
农作物   90篇
水产渔业   324篇
畜牧兽医   323篇
园艺   200篇
植物保护   12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78篇
  2016年   114篇
  2015年   94篇
  2014年   98篇
  2013年   124篇
  2012年   235篇
  2011年   213篇
  2010年   180篇
  2009年   158篇
  2008年   151篇
  2007年   198篇
  2006年   148篇
  2005年   138篇
  2004年   108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通过对凤城市郊区北五味子园杂草种群分布情况的调查和实施不同覆盖措施清除杂草试验,结果表明:凤城市郊区五味子园杂草具有鲜明的季节特性和杂草分布不均匀特性,杂草滋生数量较大,对五味子植株生产影响较大;杂草主要通过草籽和串根繁殖;不同覆盖措施间控制杂草的效果差异极显著,以覆双层黑地膜取得的效果最好,杂草比对照减少99.80%。采取双层黑地膜覆盖技术是有效控制五味子园杂草滋生蔓延的最佳措施,能够达到彻底控制杂草的目的。  相似文献   
32.
The insecticidal activities of materials derived from the fruit of fennel, Foeniculum vulgare, against adults of Sitophilus oryzae, Callosobruchus chinensis and Lasioderma serricorne were examined using direct contact application and fumigation methods. The biologically active constituents of the Foeniculum fruits were characterized as the phenylpropenes (E)‐anethole and estragole, and the monoterpene (+)‐fenchone, by spectroscopic analysis. Responses varied with insect species, compound, dose and exposure time. In a filter paper diffusion test, estragole at 0.168 mg cm?2 caused 91% mortality to S oryzae adults within 1 day after treatment (DAT), whereas (+)‐fenchone and (E)‐anethole gave over 90% mortality at 2 and 4 DAT, respectively. Against C chinensis adults, all test compounds revealed potent insecticidal activities at 0.021 mg cm?2 at 2 DAT. Against L serricorne adults at 0.105 mg cm?2, (E)‐anethole gave 100% mortality at 1 DAT, whereas 90 and 60% mortality at 4 DAT was achieved with estragole and (+)‐fenchone, respectively. In a fumigation test, the test compounds were much more effective against adults of S oryzae, C chinensis and L serricorne in closed cups than in open ones, indicating that the insecticidal activity of test compounds was largely attributable to fumigant action. As naturally occurring insect‐control agents, the F vulgare fruit‐derived materials described could be useful for managing field populations of S oryzae, C chinensis and L serricorne. © 2001 Society of Chemical Industry  相似文献   
33.
节瓜蓟马的新天敌——中华微刺盲蝽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首次发现中华微刺盲蝽Campylomma chinensis Schwh捕食节瓜蓟马Thrips palmi Karny且对田间节瓜蓟马种群数量的减少起重要作用。本文研究了该虫的形态特征、捕食过程和取食范围。结果表明中华微刺盲蝽为多食性昆虫,能取食多种小型昆虫及多种昆虫的卵:在田间,中华微刺盲蝽与节瓜蓟马数量的跟随现象明显;通过释入盲蝽,能使节瓜蓟马种群数量减少。  相似文献   
34.
用不同盐分浓度的NaCl中性盐对羊草进行胁迫,探讨在土壤脱湿过程中,NaCl胁迫对羊草生长和矿质元素吸收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土壤溶液NaCl浓度小于125mmol/L(土壤总盐小于o.34%)时,盐分胁迫对羊草株高、根长、干物质积累量和相对生长率(RGR)无显著影响,且根系的钾钠吸收选择性和运输选择性随盐度处理水平的增加而增强。但当NaCl浓度超过225mmol/L(土壤总盐大于0.53%)后,其株高、根长、干物质积累量和相对生长率(RGR)随盐度增加而显著降低(P<0.05),根系的钾钠吸收选择性和运输选择性也随盐度处理水平的增加而逐渐减弱。NaCl胁迫条件下,羊草对K、Ca的比吸收率(SAR)降低,茎叶K、Ca含量随盐度的增加显著减少(P<0.05),Na、Cl含量则均随盐度的增加而显著提高,植株K/Na降低。羊草茎叶的盐分离子(Na^ 、Cl^-)含量与相对生长率(RGR)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5.
选择24只体重相近的40日龄肉兔,随机分成2组,每组12只,基础日粮相同,青饲料分别饲喂桂牧1号象草与蟛蜞菊,两组在平均日增重、平均日耗基础料量、平均日耗青料量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肉兔采食蟛蜞菊可正常生长发育。同时,两组肉兔的血液指标和内脏重量无显著差异,表明蟛蜞菊与桂牧1号的饲用价值相似,可用于肉兔生产。  相似文献   
36.
以多年生草本植物羊草和芦苇为实验材料,研究1d中不同时间(9∶00、13∶00、17∶00)刈割后含水量、气孔导度及呼吸速率的变化。结果表明:(1)羊草、芦苇刈割后水分散失均经历三个阶段:快速失水1d,缓慢失水2~3d,平稳期1d。芦苇叶片呼吸速率下降快,刈割5h后呼吸微弱,接近死亡;羊草叶片呼吸速率下降慢于芦苇,刈割7h后仍存在生理活动;(2)依据水分散失和呼吸代谢指标,三个刈割时间中,9∶00刈割能最大程度地减少干草调制过程中的养分损失,有益于制作优质干草。  相似文献   
37.
五味子的生物学作用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五味子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和抗氧化机能等作用。作者综述了五味子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应用的研究近况以及在畜牧业中应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38.
白菜病程相关蛋白1基因cDNA全长的克隆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水杨酸处理后的‘苏州青’白菜为材料, 通过RT2PCR和RACE技术, 获得了白菜病程相关蛋白PR-1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该基因与甘蓝型油菜PR-1基因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为91% , 与拟南芥的同源性为78% , 与其它植物的同源性为57%~60%。Southern杂交表明该基因在白菜基因组中的拷贝数至少为2个。半定量RT2PCR分析表明, 2 mmol/L的水杨酸处理后12 h, 该基因的表达量达到高峰。  相似文献   
39.
荔枝果皮褐变程度的数学模型研究(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明确荔枝采后果皮褐变的程度,为生产上的分级和研究中定量果皮的褐变程度提供依据,以淮枝、糯米糍、桂味为材料,研究了采后其果皮颜色变化过程中亮度(L*)、色饱和度(C*)、色度角(h)值及a*值和b*值的变化规律,探讨这些指标与褐变程度的关系,并推导出褐变与这些指标变化相关的方程式。结果表明,色度指标L*,a*,b*和C*值的变化均可用于衡量荔枝果皮的褐变程度,其中以C*值的相关性最高,并确定了3个品种荔枝C*值与褐变程度的对应关系,将荔枝果皮褐变程度数量化,建立荔枝果皮褐变程度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40.
通过溶液培养,对重金属镉(Cd)处理下不同品种的青菜和白菜地上部可食部分的生物量以及对镉的吸收和积累特点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50μmol/L的Cd处理下,青菜和白菜的生长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地上部的生物量均显著低于对照,青菜对Cd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其相对生物量均下降到对照的50%以下,白菜对Cd的耐性高于青菜;镉处理下,不同品种的青菜和白菜对镉的吸收积累具有显著性差异,青菜单位重量的Cd含量明显高于白菜;对青菜和白菜进行了镉耐性和敏感性品种筛选,为无公害蔬菜的种植及镉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