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5篇
农学   27篇
基础科学   5篇
  3篇
综合类   103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89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51.
基于有效积温的冬小麦返青后植株三维形态模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基于有效积温,利用三维建模技术,实现小麦生长模型与形态模型的有机结合,真实表达环境因素对小麦生长发育和形态结构的影响,最终实现小麦生长过程的三维可视化,为小麦作物生长动态预测、栽培管理调控、作物株型设计等提供重要参考。【方法】以天津地区主要推广小麦品种衡观35、济麦22和衡4399为材料,于2015—2016年冬小麦生长季内开展不同小麦品种和施氮水平的田间试验,采集各品种冬小麦在不同施氮水平下的叶长和最大叶宽等形态数据,通过分析各品种冬小麦返青后形态数据和有效积温的定量关系,用Logistic方程构建了冬小麦返青后叶片叶长、最大叶宽模拟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检验;基于该模拟模型,计算各品种冬小麦返青后每个生长日的形态数据,借助OpenGL和NURBS曲面造型技术,构建冬小麦几何形态模型,最终实现冬小麦生长模型与形态模型的结合,实现了冬小麦返青后生长过程可视化。【结果】在不同品种、不同施氮水平下,小麦叶长回归方程R2值在0.772—0.983之间,F值在10.153—340.191之间,且Sig小于显著水平0.05,最大叶宽回归方程R~2值在0.853—0.999之间,F值在17.371—4 359.236之间,且Sig小于显著水平0.05,表明上述模型拟合度和显著性均较好。经数据检验,叶长模型绝对误差在0—3.88 cm之间,根均方差(RMSE)值在0.24—1.95 cm之间,最大叶宽模型绝对误差在0—0.28 cm之间,RMSE值在0.02—0.15 cm之间,表明所建模拟模型精度较高,该模型对不同品种冬小麦返青后的叶片生长具有较好的预测性;基于所建模拟模型计算冬小麦返青后逐日形态数据,可构造不同品种、不同施氮水平下的冬小麦植株形态,可逼真模拟冬小麦返青后植株动态生长过程。【结论】基于有效积温构建的冬小麦返青后叶长和最大叶宽模拟模型,可较好预测冬小麦返青后叶片生长状态,可实现小麦生长模型和形态模型的有机结合,实现不同品种冬小麦在不同施氮水平下的叶片生长可视化。  相似文献   
252.
作物模型是农业模型的重要内容,主要分为作物生长模型和作物形态结构模型以及作物结构功能模型。本文从小麦生长模型和小麦结构功能模型及可视化两方面,较系统综述了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生长模型和小麦地上部与根系的形态模拟及可视化的研究进展。在小麦生长模型方面,对美国的CERES-Wheat模型、荷兰的作物模型、澳大利亚的APSIM-Wheat模型和中国的WCSODS四种小麦生长模型进行了概述,并对小麦生长模型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在小麦结构功能模型方面,根据研究器官的不同对根系、茎杆、叶和麦穗的形态结构模型与可视化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最后,对小麦作物模型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253.
棉花简化栽培管理技术,尤其是免整枝技术是棉花由传统栽培管理向现代栽培管理的技术变革,亦是棉花种植发展的必然趋势.河间市国欣农研会经多年试验、示范,摸索出一套成功经验,1999年6000多亩规模种植棉田亩产皮棉90kg,其中2000多亩亩产达100kg以上.  相似文献   
254.
本实验目的在于探讨不同毒株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和鸡新城疫病毒混合接种同一鸡胚尿囊腔培养时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分别将按200倍、500倍、1000倍不同浓度稀释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F3株、肾型J株、H12028/86株,H52和H120株和100倍稀释的Lasota鸡新城疫病毒联合接种到10日龄鸡胚尿囊腔,同时设单独培养作对照,96小时后收取尿囊液,用对流免疫电泳法检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效价,用血球凝集试验检测尿囊液鸡新城疫病毒效价。结果表明,鸡新城疫病毒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增殖无明显促进作用,但无抑制现象;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浓度过大时,对鸡新城疫病毒有一定抑制作用,在适当浓度时二者之间无干扰作用。以NDV100倍IBV1000倍稀释混合作用后联合接种培养对二者效价均无明显干扰,NDV血凝效价可达11log2,IBV对流免疫电泳沉淀效价可达9log2,效果最佳。联合培养省时、省力、节约鸡胚损耗。  相似文献   
255.
将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zlis)基因组DNA按5、20和80μg/kg剂量体腔注射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约0.1 mL/只),设注射等体积TE缓冲液为对照组,分别在第1、3、5、7天采样,测定该细菌DNA对中华绒螯蟹的免疫刺激作用。结果显示:注射上述3种剂量的枯草芽孢杆菌基因组DNA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中华绒螯蟹的THC、血细胞呼吸爆发活性和血清PO、ACP活性,试验组蟹的上述免疫指标的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并以20μg/kg体重剂量的刺激效果最好;但试验剂量的细菌DNA对血清ALP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256.
【目的】 借助网络药理学手段探究乌梅散加减方治疗猪传染性胃肠炎(TGE)的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Swiss TargetPrediction获取乌梅散加减方的活性成分与作用靶点,应用公共比较毒理基因组学数据库(CTD)获取TGE的相关靶点,使用STRING数据库绘制乌梅散加减方与TGE交集靶点的蛋白互作(PPI)网络图,利用DAVID对交集靶点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探究乌梅散加减方治疗TGE的作用机制。【结果】 从乌梅散加减方中共筛选到槲皮素、山柰酚、芒柄花素等125种活性成分和JUN原癌基因(JUN)、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等58个作用靶点。GO功能富集分析显示,共得到生物过程138个条目,涉及免疫反应、血管内皮因子生成、RNA聚合酶Ⅱ启动子对pri-miRNA转录的正调控等;细胞组分13个条目,涉及胞外区、细胞外空间、膜筏等;分子功能32个条目,涉及细胞因子活性、生长因子活性、白细胞介素2(IL2)受体活性等。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共得到135条信号通路,其中IL17信号通路、Th17细胞分化、TNF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是乌梅散加减方治疗TGE的主要信号通路。【结论】 乌梅散加减方主要通过槲皮素、山柰酚、芒柄花素等多个活性成分调控JUN、TNF、STAT3等靶点,通过参与IL17信号通路、Th17细胞分化等治疗TGE。  相似文献   
257.
<正>开展沙塘鳢规格鱼种全程工厂化驯养技术研究的目的是在可控条件下进行沙塘鳢鱼种培育,提高苗种培育技术,总结出一套高效的培育模式。一、系统处理本研究采用循环水养殖工艺进行沙塘鳢鱼种培育,循环水系统主要构成部分有圆形养殖池、微滤机、循环水泵、生化池、高压气泵、增氧泵、紫外灯管、进排水管道、微孔纳米曝气盘。  相似文献   
258.
为了同时检测猪伪狂犬病病毒(PRV)野毒和猪圆环病毒3型(PCV3),基于PRV gE基因和PCV3 Rep基因保守序列各合成了1对引物,在优化反应体系和扩增条件的基础上,建立了检测PRV和PCV3的双重SYBR Green Ⅰ荧光定量PCR方法。结果显示:PRV和PCV3的Tm值分别为87和81.5 ℃,能特异地检测PRV和PCV3,而对其他5种猪病原均未检测到荧光信号;PRV和PCV3的最低检测值分别为37.0和33.8 copies·μL-1;批内批间变异系数均小于2%;对2017—2019年期间采自河南地区的78份猪临床样品进行检测,PRV和PCV3的阳性率分别为19.23%(15/78)和41.03%(32/78),二者混合感染的阳性率为8.97%(7/78)。表明该方法具有高度的敏感性、特异性和稳定性,可用于监测PRV野毒和PCV3及其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259.
<正>在江浙地区,目前传统的大口黑鲈苗种培育多采用室外池塘繁殖,致使亲鱼在每年6-10月性腺退化,随着室外环境水温的逐渐升高,已不具备自然产卵条件,无法进行繁殖生产。大口黑鲈规格鱼种培育指从水花开始,长至体长3厘米以上的阶段。传统育苗方法受天气影响较大,培育成活率不稳定,在气候环境不适宜时,发塘成活率低。苏州市金澄福渔业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在全封闭的室内工厂化生产车间内开展了大口黑鲈全季节育苗及驯化技术研究,实现大口黑鲈反季节按需繁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