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8篇
林业   2篇
农学   1篇
  4篇
综合类   57篇
水产渔业   45篇
畜牧兽医   106篇
园艺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211.
研究了药浴给药和药饵给药两种方式下,诺氟沙星(NFLX)在中国对虾养殖环境中的残留、迁移、富集等动态变化规律,以期为其生态风险评价提供参考数据。结果表明,NFLX进入中国对虾养殖池塘后,水体中药物浓度迅速下降,两种给药方式下,最高浓度均不超过40μg/L。底泥表现出明显的吸附积累,而且长时间保持吸附残留。在药浴给药方式下,底泥中的药物浓度最高可达4 375.76μg/kg。  相似文献   
212.
<正>3.联合用药对柱状黄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将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对柱状黄杆菌的药敏试验结果如表3所示。由表3可以看出,将盐酸多西环素与烟酸诺氟沙星联合应用时,其MIC分别为3.13微克/毫升和3.13微克/毫升。联合应用时各种药物的MIC明显低于单药的MIC值,将表3的MIC值代入FIC指数公式,求得联合用药的FIC指数,并进行判断:FIC=3.13/50.0+3.13/25.0=0.1878。即证明盐酸多西环素与盐酸诺氟沙星联合应用于由柱状黄杆菌引起的鱼类疾病的治疗,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13.
为了确定诺氟沙星在鲟养殖中的科学使用方法,对不同剂量、不同给药次数情况下诺氟沙星在西伯利亚鲟(Acipenser baerii)体内蓄积规律及毒性进行了研究。分别以0、30 mg/kg、50 mg/kg、100 mg/kg的剂量对西伯利亚鲟连续口灌诺氟沙星3~5 d,每天1次,并于停药后24 h及240 h采集实验鱼血、肝、肾及软骨组织,对4种组织中药物蓄积量进行测定,并对肝、肾和软骨组织进行切片观察。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给药剂量增加、给药次数增多,实验鱼4种组织中诺氟沙星浓度逐渐升高,浓度由高到低依次为为:肾、软骨、肝、血清,且血清中药物浓度远远低于另外3种组织。相同给药剂量、不同给药次数时血清中药物浓度无显著差异;而肝、肾和软骨中均差异显著,停药240 h后,显著性消失。切片结果表明,50 mg/kg剂量连续给药5 d后,实验鲟肝、肾组织开始结构损伤变化,100 mg/kg剂量连续给药3~5 d后,损伤情况持续加重,停药240 h后,肝组织损伤情况有逐渐恢复趋势,而肾组织未见明显恢复趋势;而100 mg/kg连续给药3~5 d后,软骨组织出现软骨膜内层细胞减少;停药240 h后有恢复趋势。研究结果表明,诺氟沙星在鲟中使用剂量应小于50 mg/kg,连续给药次数低于5次,以避免对鲟肝组织造成损伤,引起肾不可逆损伤及影响软骨细胞发育和再生,对软骨组织造成潜在影响。  相似文献   
214.
一、喹诺酮类这类药物中的诺氟沙星、氧氟沙星、依氟沙星、环丙沙星和恩诺沙星,是目前较新的抗菌药物。它们适用于防治由细菌侵染引起的腐皮、穿孔、烂颈等鳖病。喹诺酮类药物通过阻止细胞DNA合成达到杀菌目的,  相似文献   
215.
黄芪多糖、诺氟沙星联用治疗仔猪黄白痢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仔猪黄白痢是全球难以解决猪病之一,给养猪业的发展带来极大障碍,本试验通过母猪内服黄芪多糖同时给仔猪肌注诺氟沙星的方法治疗仔猪黄白痢,结果表明疗效明显,治愈率达到93.7%,治愈率比单纯给仔猪肌注诺氟沙星组和单纯给母猪内服黄芪多糖过奶组分别高出12.2%(P〈0.01)和16.4%(P〈0.01)。  相似文献   
216.
以E. coli DH5α为出发菌株采用pKD46质粒提供λRed重组系统完成以下三步基因敲除:大肠杆菌中RND超家族多药物抗性蛋白acrAB基因并借助其与pKD3质粒的氯霉素抗性片段同源重组被敲除;大肠杆菌中MATE家族多药物抗性蛋白ydhE基因通过卡那霉素抗性筛选和蔗糖反向筛选被无痕敲除;大肠杆菌中主要负责诺氟沙星外排的MFS超家族转运蛋白mdtH基因通过与pK18mobSacB质粒中的抗性片段的同源重组被敲除。以上基因敲除不同程度导致大肠杆菌对诺氟沙星的敏感性变化,最终获得诺氟沙星敏感性为0.0125μg·mL-1的E. coli KYAH06,为大肠杆菌MdtH详细转运机制以及其他诺氟沙星外排转运蛋白鉴定和功能分析奠定试验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